建立“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刻不容缓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2年12月23日
来源:
[AD340X300]在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而森林的过度采伐,以及毁林开垦、乱捕滥猎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无序的资源利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其直接与间接的后果,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使人类社会面临资源匮乏和可持续发展受阻的艰难境地。
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及与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蕴藏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里。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有机体的复杂多样化,包括全世界的生物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栖息地差异和生态学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生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中对人类具有现实和潜在价值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和,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多样性的生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需的食物、药品、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生物资源可以科学地管理和保护,可以被消耗或补充。生物资源的有效管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众所周知,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往往导致链上10-30个与之相关的物种的消亡。最近400多年来,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快。目前,全球每天至少有一个物种灭绝。科学家们预测,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地球上将有近1/4的物种在未来20-30年的时间走向灭绝。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一百年来,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特别是现代农业和林业的飞速发展,盲目利用自然资源,大面积砍伐森林和扩大农业耕地等一系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致使我国至今已有近千种野生动植物正濒临灭绝的边缘,而另有若干物种正在走向濒危。因此,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已成为我国全社会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近年来,以国家林业局为首的我国野生动植物各级主管部门,先后于不同形式和在不同的层次上,制定了一系列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保护策略,建立了一大批自然保护区,实施了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圈养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物种保护计划。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保护区内岛状生境的形成和基因流的中断,很多濒危物种至今仍然未能摆脱灭绝的命运。不言而喻,如果某一物种一旦灭绝,其基因资源,即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巨大财富将会永久性的消失。
濒危野生动物资源蕴藏巨大经济价值
生物经济时代的竞争,一是技术,二是资源。生物经济时代的竞争,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随着人类对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所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的不断认识,各国特有物种的基因资源,已成为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为此,许多国家已经将基因资源库的建设列为未来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打赢未来经济竞争战役的战略建设工程。同时,有条件的国家正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科学家,参与抢占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的竞争战役,且首选的竞争战场,即是那些具有特有物种资源,且其功能基因潜在着巨大经济价值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建立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的种质基因库,以及功能基因开发与利用的国家材料平台,是确保我国能够赢得未来世界经济竞争胜利的必备物质条件之一,也是加入
WTO后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应对策略。
来源:科技日报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