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地球做“B超”:我国启动“入地”计划

【字体: 时间:2009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陈瑜) 目前人类对火山喷发的短期形变只能进行有限观测,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科学家对地球深部深入的了解,2012年前,人们有望在一个透明三维地球模拟器里,真切感受火山的正常“呼吸”、喷发前的“胀气”。在4月22日第40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国“入地”计划正式启动。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陈瑜) 目前人类对火山喷发的短期形变只能进行有限观测,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科学家对地球深部深入的了解,2012年前,人们有望在一个透明三维地球模拟器里,真切感受火山的正常“呼吸”、喷发前的“胀气”。在4月22日第40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国“入地”计划正式启动。

  “深部探测类似给地球做‘B超’。”董树文说,如果将地球比喻为一个鸡蛋,目前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尚停留在蛋壳层面,直接钻探深度只有地下12千米,而整个地球的半径就有6000多千米。

  与此同时,迄今为止人类对深部的“蛋白”地幔和“蛋黄”地核的结构、组成、过程、状态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地震所产生的信息,以及借助电磁波场、重力场和地磁场等进行的间接研究。

  “我国对深部探测和岩石圈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这是造成我国地学研究水平、资源探测技术、灾害预报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董树文介绍,今年我国将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定为“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是因为与以往相比,科学家更渴望了解地球表层发生的一切是如何受深部所控制和影响的。而从地球科学发展角度来看,没有对地球深部的探测就没有地球科学理论的进步。

  作为《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研究计划,“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含有43个课题,包括大区域地下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的背景探测;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及实验研究;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等。专项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地球科学已进入深部探测时代。

  “作为重大的科学计划,专项最主要的科学目标是获取并加深人类对大陆结构、动力学和演化的理解,此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和集成的研究成果将具有更多社会效益。”董树文介绍,专项的数据采集网络覆盖全国,高精度深地震反射技术将给出大陆地壳和沉积盆地的精细构造,而相对“透明”的矿集区图像将为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能源等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并为深层找矿开辟新空间;对深部的了解,也有利于把握地球内部脉搏,提升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减轻灾害的威胁;此外,作为地学教育的天然工具,专项能吸引公众参与地学研究,并全面促进地球科学发展。目前,我国已有12位院士、120多位教授和研究员参加专项研究。

  董树文说,专项的实施将快速缩小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此前,国外已在深部探测方面有所行动,其中包括美国地球透镜计划,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