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恶性肿瘤的分子成像技术取得长足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9年04月09日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辑推荐:
今后,当恶性肿瘤出现临床症状前,人们有望在分子水平就可以确定有无癌症的发生。最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博士生导师申宝忠教授完成的一项科技攻关项目《恶性肿瘤的分子成像》,在国内首次揭示了乳腺癌等肿瘤发生时细胞、亚细胞、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和奥秘。其中,将抑癌基因与分子影像探针构建成“共表达载体”,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其自行研制的光学分子成像仪亦属开国内先河。此项成果日前获得了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今后,当恶性肿瘤出现临床症状前,人们有望在分子水平就可以确定有无癌症的发生。最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博士生导师申宝忠教授完成的一项科技攻关项目《恶性肿瘤的分子成像》,在国内首次揭示了乳腺癌等肿瘤发生时细胞、亚细胞、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和奥秘。其中,将抑癌基因与分子影像探针构建成“共表达载体”,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其自行研制的光学分子成像仪亦属开国内先河。此项成果日前获得了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很多癌肿发病隐秘,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同时对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实时监控目前尚缺少特异性的医学手段。上世纪90年代末起诞生于美国的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生命或体内部的生理、病理过程进行的无创性实时成像,可在机体尚未出现形态学变化之前即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在项目实施中,申宝忠教授课题组选取对女性危害甚烈的乳腺癌,应用光学分子成像技术揭示了其早期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度表达,EGFr表达水平和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课题组利用近红外线荧光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分子探针,对乳腺癌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成像并“曝光”,大大提前了乳腺癌的诊断时间,使之尚未形成肿块前就被发现。
实践表明,波长在700纳米~1000纳米的近红外光,可以穿透数厘米厚的机体组织。申宝忠教授利用近红外线分子探针对肿瘤组织的高度特异性,对早期不被现有的检查手段发现或高度怀疑的淋巴结进行活体成像,可及时锁定肉眼无法判断的小病灶。研究显示,EGF-Gy5.5荧光探针可以“盯住”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特异性显像,通过活体光学分子成像仪这一“火眼金睛”,捕捉乳腺癌的“蛛丝马迹”,并为EGFr的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监测方法。
与此同时,课题组的大量动物试验证实,如果没有新生血管形成并供应营养,乳腺癌在达到1~2毫米的直径或厚度将不再增大。只要早期截断肿瘤的供应血管,乳腺癌病灶将被活活饿死。因此,评价肿瘤血管新生并采取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此基础上,申宝忠教授课题组又已立项并开展了“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肿瘤的活体分子成像研究”,旨在“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阻断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