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生物技术剽窃者的机会?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9年07月13日
来源:人民网
编辑推荐:
能够承受环境压力的转基因作物也许是对抗气候变化的途径之一,但一股强大的游说力量正在形成,反对为相关技术核发专利,尤其是那些由传统农民创新衍生而来的技术。
能够承受环境压力的转基因作物也许是对抗气候变化的途径之一,但一股强大的游说力量正在形成,反对为相关技术核发专利,尤其是那些由传统农民创新衍生而来的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巨头当初申请过专利的那些(粮食的)抗恶劣气候的特质在经过农民数个世纪的种植培育之后已经发生了演变。”印度学者、世界知名的粮食安全斗士范达娜·席瓦(Vandana Shiva)说。
席瓦说,转基因巨头将气候变化看作一种商机,在“一个灾难之上”堆积“又一个灾难”。“在这种新型生物剽窃的基础上,生物技术工业将自己置于气候救世主的地位,并让政府和公众对此深信不疑,但在它们而言,是不会有复原气候的种子的。”席瓦说,“(生物技术)工业针对所有的作物及所有的特质提出了广泛的所有权声明,从而断绝了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选择权。”
席瓦指出,德国巴斯夫拜耳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以及美国孟山都公司和杜邦公司都是这场试图将“气候适应性”基因逼到绝境的游戏的带头人,而这些基因以能够帮助农作物抗涝抗旱,抵御海水侵入、高温、强紫外线辐射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其它影响而为人熟知。
据国际新闻社报道,2001年,席瓦的激进组织Navdanya成功挑战了美国稻米科技公司(RiceTec)对巴斯马蒂白香米专利权的主张。美国专利和商标局证实了稻米科技公司的香米中含有从农民的香米种质发展而来的遗传物质后,随即驳回了其专利申请。
2004年10月,Navdanya还与绿色和平组织、印度农民组织Bharat Krishak Samaj一起挑战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孟山都公司,最终宣告了其对印度Nap Hal小麦的专利权无效。
孟山都公司的一则广告语称:“90亿人需要养活。气候在不断变化。现在怎么办?”接下来的画面中描述的答案就是转基因作物。
很多发展中国家抵制转基因种子和农作物,为了支持传统农业,它们在每个收获季节过后将种子保存下来,而不是向公司购买转基因种子。
上个月,Navdanya在名为《抗气候作物剽窃行为》的报告中公布了一份名单,列举了由印度几个邦的一些团体所保留的几百种抗恶劣气候的农作物中有哪些已经被大的转基因公司获取了专利。
该组织称,公布这份名单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刺激印度政策制定者将农民的创新和供人分享的育种成果纳入关注生物技术的《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中。
在6月1日至12日举行的波恩气候变化会谈上,77国集团和中国等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撤销气候友好型技术专利的重要性,这让席瓦看到了希望。
中国和77国集团提出,应该“立即采取所有必要的相关举措,强制性拒绝附件二国家就其拥有的、可用于适应或者减轻气候变化的气候友好型技术提出的申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二国家包括24个具有提供资金支持义务的发达国家。这项“无专利”建议是发展中国家针对可减缓或者适应气候变化的环境无害技术在转让和获取过程中所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而提出的几大对策之一。
其中,保加利亚提议,所有缔约方都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强制性拒绝可用于适应或者减轻气候变化的环境无害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专利申请,包括那些由政府资助或者国际机构开发的技术。”,同时还应“撤销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所有可用于适应或者减轻气候变化的基本/紧急环境无害技术专利”。
保加利亚还提议,立即建立或者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援助,而且(这些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卓越技术合作中心来说是充足的、可预知的、可持续发展的,以保证这些国家的实体机构能够开展特别针对(气候)适应性以及缓和性技术的研发活动”。
这些提议已经提交给了“加强技术开发和转移行动”, 该行动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缔约国于2007年12月达成的《巴厘岛行动计划》的5大基石之一。
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美国,一直坚持实施强硬的知识产权制度,甚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所允许的强制许可制度也遭到其反对。
去年,加拿大渥太华的激进组织ETC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将气候变化作为撬动种子市场的杠杆。报告中记录了大约530种与气候有关的植物基因专利申请。
在波恩气候会谈上,主席团提议成立一个委员会或者顾问小组或者指定机构来“积极处理专利和知识产权事务,以确保创新不断增多的同时,更易获取(气候)缓和性及适应性技术。”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