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找到治疗昏睡病新方法

【字体: 时间:2010年04月06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加拿大和英国的科学家在4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宣称,他们找到了对付非洲锥虫病(俗称非洲昏睡病)的新方法,这将有助于研发安全、有效的药物。

    加拿大和英国的科学家在4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宣称,他们找到了对付非洲锥虫病(俗称非洲昏睡病)的新方法,这将有助于研发安全、有效的药物。  

  这种疾病由锥体虫属寄生虫所致,通过采采蝇叮咬传播。它威胁着非洲36个国家的数百万人口,估计每年新增5万到7万名病例。

  英国邓迪大学热带病药品研发小组组长保罗·怀亚特领导了该研究,成员来自英国敦提大学和加拿大结构基因组公司等机构。怀亚特表示,他的团队发现,一种化合物能够破坏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这种酶对因采采蝇叮咬而传给人的寄生虫的存活和生长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该抑制NMT的药物能够快速杀死锥虫病,并且治愈实验鼠的锥虫病。但用于人体临床试验的口服药物可能还需18个月才能研发出来。

  昏睡病的普遍症状包括发烧、头痛、极度疲倦、肌肉和关节疼痛。这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为许多感染疾病的病人不会立即表现出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寄生虫将入侵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睡眠障碍、精神错乱、人格障碍、语言问题、突发疾病和昏迷等。如果不进行治疗,昏睡病会致命。

  目前有两种治疗昏睡病的药物,一种是硫胂密胺,一般使用硫胂密胺对昏睡病晚期病人进行治疗,但是这种药物要求病人每天接受多次痛苦的注射,一般要持续几周,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患者使用后死亡率达5%。另一种是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抗昏睡病药物依氟鸟氨酸,这种药物需要患者长期住院治疗,而且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另外,有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这些药物的疗效并不明显。

  怀亚特希望他的团队能够改变目前这种情况。非洲昏睡病是很多“被忽略的热带病”中的一种,这些疾病很难吸引大的制药公司注意,因为公司担心其研发投入会得不偿失。不过,最近,葛兰素史克公司、默克公司以及辉瑞公司宣布,将携手研发药物以治疗被忽视的疾病。(刘霞)



新华网伦敦3月31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31日说,他们在治疗非洲昏睡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有望将新进展应用于开发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来自英国敦提大学和加拿大结构基因组公司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进展,其突破之处在于用一种化合物破坏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后者是昏睡病病原体——锥体寄生虫生长所必需的物质,破坏这种酶会导致锥体寄生虫死亡。



研究人员已在小鼠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疗法安全有效,而人体临床试验还要等待18个月,估计届时用于人体的口服药物才能开发完成。



参与研究的英国敦提大学教授保罗·怀亚特说,新进展意义重大,因为非洲昏睡病的研究不受重视,近些年相关药物开发较少。



非洲昏睡病是非洲锥虫病的俗称,由采采蝇(舌蝇属)传播。这种昆虫叮咬人时,会将携带的锥体寄生虫注入人体内,感染患者大脑,使其出现嗜睡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非洲每年新增5万到7万名昏睡病患者。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药物可治非洲昏睡病,但均存在问题,其中一种药物含砷,具有严重副作用,患者使用后死亡率达5%,另一种药物名为依氟鸟氨酸,需患者长期住院治疗,费用昂贵,且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