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清华大学欧光朔研究组Cell子刊发表CRISPR重要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4年08月2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日前,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RISPR-Cas9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条件性敲除的新策略。这一成果发表在Cell旗下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的欧光朔研究员。
生物通报道:条件性基因敲除,是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实现时间或者空间上可调节的基因敲除。而条件性基因敲除动物,是人们解析发育机制的一个宝贵工具。
日前,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RISPR-Cas9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条件性敲除的新策略。这一成果发表在Cell旗下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的欧光朔研究员。
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9的组合,原本是细菌抵御病毒的重要武器,现在这一组合已经成为了一个通用工具,被用于在真核生物中进行位点特异性的基因组编辑。CRISPR/Cas体系包括一个称为Cas9的DNA剪切酶,和一段与目标DNA片段匹配的引导性短RNA(gRNA)。
研究人员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操控CRISPR-Cas9的表达,对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体细胞系实现了条件性敲除。研究显示,体细胞CRISPR-Cas9技术能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多种细胞类型中进行条件性敲除,是一种既快速又有效的新途径。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技术比他们之前开发的体细胞TALEN技术更强大,能够一步生成多基因的条件性敲除。
随后,研究人员将CRISPR-Cas9条件性敲除与活细胞成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与人类神经行为功能障碍有关的胚胎基因Coronin,在线虫的神经发育过程中负责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态。(延伸阅读:南开大学陈凌懿教授发表CRISPR新成果)
这项研究表明,体细胞CRISPR-Cas9平台特别适合用于条件性基因编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生物医学研究。
作者简介:
欧光朔 博士,研究员, 博导;1994-2001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01-200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07-201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 (HHMI),博士后;2011-201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科研领域和研究方向:以线虫的Q神经前体细胞为对象,研究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蛋白如何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Q神经前体细胞发育过程包括不对称分裂、长距离迁移、细胞凋亡及神经丝的形成,最终产生触觉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我们建立了活体荧光显微成像方法,在细胞器和分子水平上实时记录Q细胞发育过程。我们发展了对线虫野生型基因组进行条件性基因突变方法,研究Q细胞发育分子机制。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
Conditional Knockouts Generated by Engineered CRISPR-Cas9 Endonuclease Reveal the Roles of Coronin in C. elegans Neur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