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更快更便宜的镰状细胞病检测方法

【字体: 时间:2014年09月0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美国两院院士、化学家George Whitesides教授实验室的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博士后A.J.Kumar及其同事,开发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诊断镰状细胞疾病,可在短短的12分钟内给出结果,而且成本仅为50美分,比其他检测方法更快、更便宜。他们在本周《PNAS》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这种检测方法。

  

生物通报道:在美国,每一名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分钟内,都要经历一连串旨在诊断多种疾病的检测,包括镰状细胞病。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的数千名儿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意味着,每年有很多孩子患上并死于这种疾病。

镰状细胞病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异常血红蛋白S(HbS)所致的血液病﹐因红细胞呈镰刀状而得名。最初见于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区的黑人中。HbS杂合子对恶性疟疾具有保护性﹐单核吞噬系统将镰状细胞连同疟原虫一起清除﹐疟疾不治自愈﹐使HbS杂合子患者得以生存。此病在非洲多见,目前美国也不少。

美国两院院士、化学家George Whitesides教授实验室的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博士后A.J.Kumar及其同事,开发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诊断镰状细胞疾病,可在短短的12分钟内给出结果,而且成本仅为50美分,比其他检测方法更快、更便宜。他们在本周《PNAS》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这种检测方法。

Kumar称:“我们当前使用的检测方法很好,它们有很高的灵敏度。但是运行设备成本达数万美元,而且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来运行。这不适合于乡村诊所,甚至我们在美国看到的一些医疗基础设施没有达到标准的城市。因此,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这项研究表明,这种检测方法可能做到这一点。”

Kumar说,当运行50多个临床样本时——26个阳性和26个阴性,这种新的检测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疾病灵敏度和特异性,所以早期的证据是很有希望的,但是,还需要额外的实验来确定,现场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是否真正足够精确。

Kumar所设计的检测方法看似简单,是将科学家们已经理解几十年的两种观点相结合而得出的。第一种观点是,受该疾病影响的血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密集,第二种观点是,当在水中混合时,许多聚合物会根据密度,自动分离成多层。

通过密度分离细胞的常规方法,依靠根据不同密度手动地分层液体。Charles Mace和Kumar得出结论,自我形成层可用来通过密度分离细胞,如红细胞。

他说:“当你将聚合物与水混合时,它们就像水和油一样分离。即使你搅拌它们,它们仍然将回到这些分层。”

然而,直到遇到Thomas Stossel博士,Kumar才相信这种技术可能对镰状细胞病有真正的影响。他说:“最初,我们致力于疟疾,因为我们认为,当寄生虫侵入细胞时,将会改变其密度。但是当我在哈佛医学院的一次小组讨论遇见Tom Stossel时,他说,‘你需要从事于镰状细胞。’他是一名经过训练的血液学家,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与赞比亚一家非营利组织共事,所以他已经看到了诊断工具的需要和缺乏。”

当Kumar及其同事用感染的血液运行这种检测方法时,他们获得的结果是准确无误的。健康的红血细胞在特定的水平停留在试管中,来自镰状细胞病感染血液的稠密细胞停留在一个明显更低的水平带。红细胞带用肉眼清晰可见。

然而,仅仅表明这种检测方法起作用了,是不够的。Kumar解释说:“我们想让这种检测方便变得尽可能的简单。理念是,使它仅仅通过手指血就能工作。因为这些梯度可自己聚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它们处于任何我们想要的体积中,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毛细管。”

研究小组最终选定的设计是仅仅比牙签小的管子。Kumar说,在现场,运行该检测方法就像脱帽管一样简单,采集患者的手指血,使其通过毛细作用进入管内。

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种检测方法如何准确和有效,Kumar说,哪怕只阻止几例镰状细胞相关的死亡,都将是一个胜利。他说:“每年大约有300,000名新生儿患上镰状细胞病,而且绝大多数——大约80%到90%,是在非洲或印度,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的人们不能获得当前的筛选检测。”

他继续说:“最近有研究显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50%到90%的儿童在出生时患有镰状细胞病,在5岁之前死亡。而在美国,人们在儿童时期不会死于这种疾病,他们仍然可以充分享受生命。所以,我的希望是,如果这种检测方法是有效的,那么它就能够尽量减少这些死亡数字。”

(生物通:王英)

延伸阅读:《Blood》:低水平的氧和一氧化氮使镰状细胞病恶化

生物通推荐原文:
Density-based separation in multiphase systems provides a simple method to identify sickle cell disease, PNAS,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1414739111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