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2016,新年科学新展望(生物类)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5年12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随着新年的来临,各大媒体竞相上演年度盘点和来年预测。国际科学权威杂志《自然》(Nature)在12月22日发表了“2016,科学新展望”,让我们看看新的一年生命科学领域有可能发生的重要科技发现和热点事件吧。
生物通报道 随着新年的来临,各大媒体竞相上演年度盘点和来年预测。国际科学权威杂志《自然》(Nature)在12月22日发表了“2016,科学新展望”,让我们看看新的一年生命科学领域有可能发生的重要科技发现和热点事件吧。
回收CO2
瑞士的一家公司将会成为全球第一个从空气中捕获CO2,并以商业规模售卖它的公司,作为踏脚石为建立将来某天可以帮助对抗全球变暖的、更大型的设施机构铺路。大约在明年7月,Climeworks公司将会在靠近苏黎世的工厂启动每月捕获大约75公吨的CO2,然后将这些气体售卖给附近的花房以促进作物生长。另一家公司——加拿大的碳工程公司(Carbon Engineering)自今年10月以来一直在捕获CO2,不过还没有将其推向市场。碳工程公司希望证实它可以将这种气体转变为液体燃料。全球还有一些机构已经在从发电厂废气中捕获CO2,但直到2015年仅有一些小型的示范项目从空气中回收CO2。
剪切和粘贴基因
一些利用DNA编辑技术来治疗疾病的人类试验将付诸实施。生物科学公司Sangamo Biosciences将测试利用锌指核酸酶来纠正一种引起血友病的基因缺陷。与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巨擘Biogen合作,它还将启动一项试验调查这一技术是否能够增加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功能性血红蛋白。科学家们和伦理学家希望能够2016年末就在人类中进行基因编辑达成广泛的安全和伦理指导准则。并且2016年有可能会看到第一批基因编辑猴的诞生,它们将表现出设计模拟的人类疾病的症状(延伸阅读:NEJM头条:艾滋病基因治疗传捷报 )。
风险研究
科学家们将很快听到是否会恢复对一些研究的资金资助——这类研究会让一些病毒变得更具危险性。在2014年10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暂停对一些“功能获得性”研究的资金支持。这些实验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某些病毒是如何进化的以及如何能够破坏它们,但批评人士说这类研究工作也会提高致命病毒意外泄漏的风险。一项风险利益分析在2015年12月完成,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 NSABB)将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就是否恢复资金资助提出一些建议——有可能会对这类研究设立严格的限制。
商业获益
一个幸运的研究小组将从互联网巨头Google和美国心脏学会获得5000万的资金用于心脏病研究。Google的疾病研究投资正在不断增长,一些神经科学家迫切盼望看到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前主任Thomas Insel在这家公司将做些什么,自今年11月起Insel一直在领导一项心理健康工作。
揭露微生命
一个旨在分析全球微生物群落的野心勃勃的项目,预期将在2016年获得它的第一批研究成果。这一于2010年启动的地球微生物组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目的在于测序从科摩多巨蜥舌头到西伯利亚土壤来自一切事物的至少20万份微生物DNA样本并确定它们的特征。这一计划有望揭示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梦基因
神经科学家们希望能最终发现对于调控睡眠时刻和持续时间至关重要的基因,但一直很难梳理出它们,有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大脑中还发挥了其他功能。精确地找到这些基因有可能阐明睡眠疾患和一些精神疾病,科学家们现在认识到它们与高度扰乱的睡眠模式有关联。
让那里有光
在2016年底SESAME(中东实验科学和应用同步辐射光)设施将在约旦启动。这一环形粒子加速器将生成强光在原子水平上探测材料与生物结构。这是约旦首个重要的国际研究机构,是包括伊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在内的政府间一次罕见的合作。并有可能加快步伐支持在非洲建立一家相似的机构。明年,科学家们将可以利用瑞典隆德的MAX IV——世界上第一个四代同步加速器的明亮X射线光束。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The science to look out for in 2016
Sucking up CO2
A Swiss company is set to become the first firm to capture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ir and sell it on a commercial scale, a stepping stone to larger facilities that could one day help to combat global warming. Around July, Climeworks will start capturing some 75 tonnes of CO2 per month at its plant near Zurich, then selling the gas to nearby greenhouses to boost crop growth. Another company — Carbon Engineering in Calgary, Canada, which has been capturing CO2 since October but is yet to bring it to market — hopes to show that it can convert the gas into liquid fuel. Facilities worldwide already capture the gas from power-plant exhausts, but until 2015 only smal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sucked it up from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