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正在多个领域酝酿“变革性技术”

【字体: 时间:2016年03月25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推荐:

  记者从香山科学会议第S31次学术讨论会上获悉,中国科学家正在煤转化、外尔费米子、液态金属、纳米绿色印刷、类脑认知计算等多个基础科学领域酝酿变革性技术。

  

我国多个领域科学研究有望率先突破

 

(记者甘晓)3月21日,记者从香山科学会议第S31次学术讨论会上获悉,中国科学家正在煤转化、外尔费米子、液态金属、纳米绿色印刷、类脑认知计算等多个基础科学领域酝酿变革性技术。

中科院院士、会议执行主席于渌指出:“变革性(颠覆性)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对已有传统或主流的技术、产品、工艺流程、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突变式进步。”

同时,专家们认为,变革性技术源自基础科学的新发现,我国当前在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让变革性技术曙光初现,有望率先实现突破。

最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包信和团队创造了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实现了煤合成气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包信和在会议上介绍,研究团队正在探索全碳参与的煤转化过程,走出一条真正的清洁煤化工道路。

去年,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翁红明所在的团队因为发现外尔费米子而入选英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世界》公布的“2015年十大突破”。翁红明在会议上表示,外尔半金属的特殊性质有望被用作实现低能耗、高主频电子器件以及拓扑超导和高容错的拓扑量子计算等。

经过十多年积累,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刘静带领团队研发了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刘静期待,如将金属机器单元予以三维组装并分组编程,可为柔性智能机器人的研制建立技术途径,可能一改传统机器人的面貌。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宋延林带领团队对基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功能墨滴图案化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突破了绿色制版等关键技术以及打印技术在图形精度、维度等方面的局限。宋延林指出,科研成果将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印刷行业面临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徐波带领研究人员正在开展类脑认知模型与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徐波介绍,类脑认知模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大脑结构、功能和处理机制的启发,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创新源泉,实现推力、学习、规划和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解放人类的智力。

此外,仿生复合材料在交通技术领域的应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于精准伴随诊断的恶性肿瘤溶瘤病毒疗法等研究方向,均被与会专家认为有可能成为变革性技术的生长点。

与会专家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好变革性技术科学基础发展的方向,按照科学研究规律进行提前部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此次会议由科技部发起,并由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各推荐15名专家联合召开。

《中国科学报》 (2016-03-24 第1版 要闻)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