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布“中国基因编辑专题” 李劲松受邀发表综述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9年06月27日 来源:中科院
编辑推荐:
李劲松和高彩霞为该专题写序。李劲松还撰写了题为“Genome tagging project: tag every protein in mice through‘artificial spermatids’” 的perspective,介绍了“基因组标签计划”的背景、提出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展望。
6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发表了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员和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组织的“中国基因编辑专题”。该专题包括3篇review,3篇perspective,3篇highlight和一篇interview,重点介绍了过去5年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对该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展望。李劲松和高彩霞为该专题写序。李劲松还撰写了题为“Genome tagging project: tag every protein in mice through‘artificial spermatids’” 的perspective,介绍了“基因组标签计划”的背景、提出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展望。
“基因组标签计划(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李劲松实验室建立的“人造精子细胞”介导的半克隆技术,给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原位插入一段标签序列,建立相应的“人造精子细胞”库,进而通过“授精”获得标签小鼠库。GTP的优势在于所有的基因敲入可以在培养的“人造精子细胞”中实施,编辑好的基因进一步可以在细胞中进行验证,验证好的细胞可以通过冷冻的方式保存,一旦需要,相应的细胞可以解冻复苏,通过“授精”即可获得标签小鼠。
“人造精子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使得基因组范围的蛋白质标签计划得以实施。GTP的实施使得蛋白质的研究可以基于1种或者几种针对标签的抗体开展,并且可以同时开展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的研究,有助于促使蛋白质研究的标准化、群体化和网络化。
GTP最早于2017年5月4日的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头脑风暴上提出,之后获得先导B(细胞命运可塑性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调控经费支持,目标是构建50个标签“人造精子细胞”系;2017年底上海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基于“人造精子”技术的重要基因标签研究》,目标是于2019年6月底构建500个标签“人造精子细胞”系和100个标签小鼠。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为此建立了GTP研发中心进行推动,截止2019年5月,该项目已经获得了541个细胞系和141个小鼠品系,建立一系列标准操作流程,为进一步大规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婧博士后、晏萌博士后和李党生研究员参与perspective的撰写。相关工作得到了分子细胞卓越中心GTP研发中心的支持,以及中科院、上海市科委、国家基金委等的经费支持。
原文标题: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6/3/389/5519294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6/3/394/518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