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候选者公示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2年10月18日 来源:
编辑推荐:
关于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候选者(通用领域)的公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推荐受理、分组初评等环节,现将进入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的候选者名单(通用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网站予以公布(见附件)。
自公布之日起15天内为异议期。任何法人单位和个人对总评候选者所作出重大成果的水平和创新性等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提出。
以法人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法人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发展规划局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我们将对异议提出者予以严格保密。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规划评估处(奖励办)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附件: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候选者名单(通用领域)
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化学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研究集体长期从事物理化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致力于拓宽化学热力学研究范畴,解决绿色化学与技术领域的
关键难题。研制了多台仪器装置,将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系统研究了多种绿色溶剂复杂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开辟了离子液体吸收 SO2新方向和离子液体微乳液研究新方向;发
展了一系列 CO2、生物质、废弃塑料和有机垃圾高效绿色转化制备重要化学品、燃料和有机肥料的新方法和新路线;推动了物理化学、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引领了国际化学热力学与绿色化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韩布兴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物理化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
负责 10 余套装置的研制,并利用这些装置结合其他仪器,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发现多种离子液体可大量吸收 SO2,开
辟了利用离子液体吸收 SO2新方向;发现离子液体可形成微乳液这一重要现象,开辟了离子液体型微乳液研究的新方向;
创制了一系列绿色溶剂-催化剂高效催化体系,发展了多种CO2、生物质、废弃塑料和餐厨垃圾高效绿色转化利用的新
方法、新路线、新技术。
刘志敏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催化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提出了绿色溶剂调控制备催化材料的新方法,创制了系列高效催
化材料;提出了绿色溶剂调控催化可再生/可循环碳资源高效绿色转化的新思路,发展了多种温和条件下催化 CO2转化的新反应和新路线,以及利用废弃聚酯塑料转化制备化学品的
新途径和新方法,制得了高附加值化学品和能源产品。
张建玲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化学热力学与绿色化学交叉研究。提出了用超临界CO2调控表面活性剂体系热力学性质和微观
结构的新思路,构建了多种新型有序组装体;提出了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调控合成多孔材料新方法,获得了系列高效
催化材料;发展了高效催化 CO2转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制得重要化学品和能源产品。
刘会贞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生物质转化利用研究,创制了多种绿色溶剂-催化材料体系,发展了一系列生物质绿色高效转化
制备重要化学品和燃料的新方法、新路线,揭示了催化反应机制。
钱庆利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CO2催化转化研究,创新催化体系,
发展了系列 CO2 绿色转化制备燃油、醇、羧酸等的新反应、
新路线和新方法。
朱庆宫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 CO2电催化转化研究,发展了一系
列电催化 CO2制备甲醇、乙醇、合成气等重要化学品的新方
法、新路线,揭示了催化反应机理。
孙晓甫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电催化可再生碳资源转化研究,发展了多种 CO2 转化制备 CO、烃、醇等重要化学品和燃料的
新方法、新路线。
康欣晨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绿色溶剂性质及应用研究,提出多合成催化材料的新方法,发展了一系列可再生碳资源催化转
化制备重要化学品和燃料的新方法和新路线。
孟庆磊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生物质催化转化研究,设计了多种新型催化剂,发展了一系列生物质转化制备芳香化合物的新
方法、新途径和新路线。
赵燕飞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要从事 CO2 和废弃塑料的清洁转化研究,创制了多种绿色溶剂-催化材料体系,发展了多种 CO2 和废
弃聚酯高效绿色转化制备化学品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快速射电暴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国家天文台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无线电波段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起源未知,是天文领域重大热点前沿之一。该研究集体
利用 FAST 捕捉到 FRB121102 的 1652 个爆发,超过此前本领域所有已发表文献所记录的 FRB 爆发数量总和,首次发现其能量双峰结构,入选了 2021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现了世界首例持续活跃的 FRB,在所有已知重复暴源中拥有
最大的环境电子密度。基于这两项 FAST 深度观测结果,提出了解释重复暴偏振频率演化的统一机制。以上工作深入揭
示了快速射电暴的物理特征,体现了 FAST 在中低频射电灵敏度的绝对优势。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李 菂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领导了 FAST 对 FRB121102 的持续监测,发现并创新性地解释了其能量分布的双峰结构。负责 FAST 优
先重大项目“多科学目标巡天(CRAFTS)”,组织发现了FRB190520 这一世界首例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组织了包含 FAST 在内的多台国内外大型望远镜的国际合作,完成了
对 FRB190520 的定位和对多个重复暴的多波段偏振分析。
王 培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领导了 FRB121102 的流量定标和能量分析,成为对 FRB121102 这一样本集开展系统性能量分析的必要
基础,拟合了能量分布的双峰结构。完成了 FRB190520 论文
和“RM 弥散”论文中的 FAST 数据流量定标。
朱炜玮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开发了 FAST 数据处理和压缩的管线,为FAST 探测 FRB121102,发现 FRB190520 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参与组织了 FRB121102 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深度参与了重复暴信号的探测和分析。FAST 优先重大项目“快速射电
暴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为 FRB121102、FRB190520 等工作提供了 FAST 观测支持。作为该项目的联系人,参与了相关工
作的科学讨论和分析。
段 然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领导了国际合作,成功研制了 FAST 快速射电暴终端,实时捕捉并预警了 FRB121102 爆发活跃期,以天
文电报(13064)的形式率先向全世界通报了该发现。FAST及时启动对该发现的持续监测,并引发国际多个天文台跟进。
冯 毅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首次提出了解释重复快速射电暴偏振频率演化的统一机制,创新性地利用偏振频率演化关系研究快速射
电暴周边环境。完成了“RM 弥散”论文的观测和数据分析以
及另两篇代表性论文中的偏振分析。
强流质子超导直线加速器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近代物理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研究集体承担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 嬗变系统”(以下简称 ADS 先导专项),突破了强流
超导直线加速器设计、高性能超导腔等关键技术,于 2017年建成世界首台 25 兆电子伏连续波强流质子超导直线加速
器。2017~2021 年,突破了束流损失控制、负载效应、自动恢复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 10 毫安连续波质子
束的稳定运行(约是国际同类装置的 5 倍)。经专家现场测试,束流可用性达到 93.5%。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研究集体通过在超导直线加速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CiADS 和 HIAF 的建设,解决相关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何 源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ADS 先导专项近代物理所直线加速器技术负责人。提出了低频射频四极加速器(RFQ)+紧凑型半波长
腔(HWR)的技术路线和全局优化动力学设计方法。提出了HWR010 超导腔电磁机械结构耦合的优化设计和表面后处
理工艺,主导了 RFQ 的合作研制并提出了耦合器、功率加载等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主持 25 兆电子伏质子超导直线加速器集成和高功率束流调试,为高功率稳定运行提出了纵向发
射度控制、快速恢复等多项技术改进措施。
潘卫民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ADS 先导专项的专项负责人之一,项目二直线加速器的负责人之一。总体负责高能物理研究所超导直线
加速器的建设。负责协调 25 兆电子伏 sopke 加速单元及其附属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和束流测试;负责研制超导
HWR010 的高功率输入耦合器和 RFQ 备用高功率耦合器。
赵红卫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ADS 先导专项项目二直线加速器的负责人之一。总体负责近代物理所超导直线加速器的建设,组织协调
项目实施,培养并建立了项目人才队伍。制定了 25 兆电子伏强流超导直线加速器的技术路线,确定了关键技术的发展
策略,制定了超导加速器研制进度计划,并对重大技术的变更进行审核和决策。
徐瑚珊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ADS 先导专项的专项负责人之一。组织项目任务书和实施方案的规划和编写,协调各参与单位按任务、
按计划推进项目,组织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重大技术
问题。
张军辉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主导设计、加工、调试国产液氦超导恒温器,设计完成整套液氦生产、传输分配、回收纯化装置并确保其
长期稳定运行。发展了大体积、高精度氢气钎焊技术,在国内多家大科学装置上得到广泛应用。
张生虎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超导腔的研制、表面处理、垂测、多腔
集成与超导腔上线运行,主持制定了超导腔研制规范和流程,
为超导腔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完成首台超导腔水平
测试攻关和首次超导腔载束实验。
张 斌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机械总体设计,研制了测微准直望远镜的低温十字丝靶标,开展了束流位置监测器和低温螺线管联
合标定新方法的研究,完成了超导直线加速器元件的准直安装。开发了 RFQ 高精度加工和焊接装配工艺。
王志军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 25 兆电子伏超导质子直线的物理设计和束流调试。负责完成基于场模型的相位标定程序和 SVD
的自动轨道校正程序;在国际上提出了“单粒子—包络—多粒子”模型三步走的高功率束流调试策略。
贾 欢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强流中能传输线、高能束流传输线及百千瓦束流阻挡器研制及运行。负责射频四极加速器束流调试。
深度参与了定时系统设计,提出了定时方案。提出了超导段场模型束流扫相方法,解决了扫相时遇到的物理问题。
詹文龙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ADS 先导专项的专项总指挥。提出了总体设想,制定了中国 ADS 发展路线图。领导制定了强流超导直
线加速器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技术路线,并参与了关键技术讨
论。
染色质结构与表观遗传调控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生物物理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研究集体聚焦染色质结构与表观遗传调控前沿科学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具体包括解析了30-nm
染色质纤维结构,揭示了染色质装配机制以及表观遗传信息的继承机制,发现了表观遗传对DNA复制位点的选择机制和
对未来状态下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等,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等高水平杂志。其中“30-nm染色质纤维结构”入选多部国外本科教科书,“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研究集体多名成员应邀担任Science、G&D等国际高水平期刊的编委。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许瑞明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组织和领导了一支有国际竞争力的“染色质结构与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团队,先后入选 2014 年度科技部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 2015 年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在组蛋白伴侣传递机理及调节组蛋白修饰酶活性、组蛋白变体
识别与装配的结构基础等方向做出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 ASF1 调控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Rtt109 酶活性的新机制。与研究集体其他成员合作,揭示了 CpG 岛结合蛋白 BEND3调控分化过程中二价基因转录的功能,解析了 30-nm 染色质纤维结构等。
朱冰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系统性研究了染色质修饰的继承机制,发现染色质修饰不以密码方式进行严格拷贝,而是通过信号反馈
以马太效应方式来维持,回答了表观遗传信息如何从亲代细胞传递到子代细胞和实现细胞命运的维持。发现了表观遗传
因子预先调控细胞在未来阶段基因表达的机制:发现了卵母细胞正确建立 DNA 甲基化谱,从而保障受精后基因正确激
活的机制;发现了信号分子诱导靶基因特异性去甲基化,从而建立记忆并调控未来对该信号响应能力的机制;发现了小
鼠胚胎发育相关基因上维持抑制性表观遗传修饰,预防这些基因在分化过程被过早激活,从而避免因“欲速则不达”而
导致细胞分化失败的机制。
李国红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针对 30-nm 染色质纤维结构与功能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解析了 30-nm 染
色质纤维结构,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左手双螺旋结构,该成果已入选多部国外著名本科生教科书;发现了“四核小体”是
30-nm 染色质纤维的一个重要中间结构单元,在基因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信息蔓延与维持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
30-nm 染色质纤维结构异常在儿童孤独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发现组蛋白变体 H2A.Z 和 H3.3 影响增强子和启动子区域染色质结构,使基因处于蓄势待发的准备状态,并揭示了 H2A.Z 通过 Suv420H1-H4K20me2-ORC1 通路调控 DNA 复
制起始的表观机制。
朱平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利用冷冻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组蛋白修饰酶和染色质纤维的结构,解析了 30-nm 染色质纤维冷冻电镜结
构,揭示了左手双螺旋结构模型。
朱明昭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系统深入研究了 T 细胞发育、增殖和应答的表观调控机制,揭示了组蛋白变体 H2A.Z 调控 T 细胞增殖过
程中 DNA 复制起始的表观遗传机制。
李颖峰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发现了卵母细胞甲基化谱正确建立的首个保障因子 Stella,Stella 蛋白通过抑制 DNA 甲基化酶 1 的活性,
保障了卵母细胞正确建立其 DNA 甲基化谱,从而确保在受精后母源基因能被正确激活。
张珠强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作为生物信息学家,与实验生物学家合作,在卵母细胞甲基化谱建立、DNA 甲基化选择性去除机制等
多项研究中起了关键作用。
张力圩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H2A.Z 通过 Suv420H1-H4K20me2-ORC1 通路调控 DNA 复制
起始的表观机制。
张彦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作为生物信息学家,与实验生物学家合作,发现了 BEND3 在干细胞中调控二价基因染色质状态,预防
分化相关基因在将来的分化过程被过早激活,从而避免因“欲速则不达”而导致细胞分化失败的机制。
吕梦捷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利用小鼠 T 细胞实验体系,在个体水平上验证了组蛋白变体 H2A.Z 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过程中 DNA 复制
起始的表观遗传机制。
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
协同调控机制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研究集体瞄准“植物生长与代谢协同调控”前沿领域,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在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同机制
研究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突破:揭示了 G 蛋白信号途径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新机制,获 2020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破译了“绿色革命”矮秆品种氮肥利用效率下降的分子密码,提出了“减肥增效”的育种新策略,入选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 2020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该集体在养分高效利用研究领域成绩显著,多次应邀在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等杂志撰写综
述。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傅向东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目标实现,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论证、技术路线的选择与运用、研究方案
的确立与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以及论文写作等。主要贡献包括:解析了绿色革命矮化育种导致氮肥利用效率下
降的分子机制;揭示了 G 蛋白信号途径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网络;提出了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育种新策略。
钱 前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长期从事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与傅向东研究员合作发现了 DEP1 协同调控水稻高产和氮高效
的新功能,创制了水稻理想株型遗传群体。
吴 昆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参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揭示了赤霉素信号途径表观调控的新机制,参与 DEP1 和 NPT1 基因
功能研究。
刘 倩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协助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发现了水稻 G 蛋白作用的新机制,揭示了 DEP1-LGY3 协同改良产量
和品质的遗传调控网络。
李 姗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揭示了 GRF4 协同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的分子机制,参与挖掘优异等位基因 GRF4 并
应用于育种。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研究集体将国际生态学研究前沿与国家碳中和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率先建立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研
究的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碳-氮-水耦合循环观测技术体系与平台,定量揭示了全球变化下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响应机
制及环境效应,拓展了植物功能性状及流域过程调控碳-氮水耦合循环的新思路,评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区
和增汇潜力,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研究集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升了
我国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研究实力,推动了我国生态系统生态学学科发展。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于贵瑞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在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方面,率先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前沿领域研究,并建立了
碳-氮-水耦合循环及环境影响的理论体系,推动了生态系统生态学学科发展;通过集成创新,发展了碳-氮-水耦合循环
观测技术体系与平台,构建了国家层次的野外观测-数据传输-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系统,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过程的生物地理学、水文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生态学机制。在植物-微生物功能性状网络、流域碳-氮-水耦合循环等研究方向上引领了学科发展。
首次定量刻画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区,定量评估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现状与潜力,支撑了国家碳中和路线制
定。
何洪林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应用多模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近 30 年碳汇的变化趋势与变异,论证了增温趋
缓和东亚季风增强对碳汇功能的促进机制;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生态系统碳水过程、遥感驱动的生态系统服
务评估模型(CEVSA-ES),构建了非平衡态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和系统,揭示了传统的平衡态方法低估生态系统碳周转时间和碳汇功能,减少了我国陆地碳循环模拟不确定性;参与了“中国氮沉降总量及沉降模式转型变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被《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
报告》采纳。
牛书丽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定量评估了气候变暖、干旱、氮沉降等全球变化因子对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
发现了水分调控生态系统碳收支响应气候变暖的普遍模式;率先提出了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基质调控假说,揭示了全球变
化背景下的碳-氮-水耦合机制并构建了理论框架;阐明了氮循环过程的宏观模式及微生物调控机制,突破了传统小尺度
氮循环过程的经典范式难以推广到宏观尺度的困境。系列研究成果为完善和发展全球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奠定了
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入选 2019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组织的专刊(COP25 special collection),为政府间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提供了指导。
何念鹏 主要完成人
主要贡献:发展了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生态系统功能性状、基于植物功能性状预测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多功能的理论
体系、参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多个案例,为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温学发 主要完成人
主要贡献:协助发展了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观测技术体系与平台,重点研发了水碳稳定同位素通量的原位观
测系统、CO2-CH4-N2O 多种温室气体通量的同步观测系统等核心专利技术。
王秋凤 主要完成人
主要贡献:参与了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观测平台建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协助构建了大气湿氮沉降
观测研究网络并开展数据集成与分析,为“中国氮沉降总量及沉降模式转型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张心昱 主要完成人
主要贡献:利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定量分析了典型森林土壤碳、氮、磷水解酶活性计量特征及影响机制,揭示了氮磷添加对典型森林土壤碳、氮、磷循环微生物功能的
影响机制。
陈智 主要完成人
主要贡献:定量刻画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区的地理格局,并揭示了其生物地理学机制;发现了长期被忽视的“东
亚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区”,证实了我国森林碳汇的全球意
义。
地磁场变化的生物效应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地磁场是维持地球宜居性的重要地球物理场。地磁场变化如何影响生物圈是当代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的重大研究课
题。“地磁场变化的生物效应研究集体”在过去二十年聚焦地磁场变化影响生物圈的作用过程及规律研究,在地磁场极
端变化、动物地磁导航行为和机制、生物趋磁性起源与演化、生物响应极端弱磁场机制、生物源磁性纳米矿物及其古地磁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开拓并引领国内生物地磁学新方向,是地球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典型范例。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潘永信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创建了国内首个生物地磁学实验室,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中-法生物矿化与纳米结构联合实验室”和交叉
研究团队。带领集体设计并建成了生物地磁学专用平台和方法体系,提出了生物与地磁环境协同演化的观点,建立了地
磁场-宇宙辐射(气候)-生物圈的多系统、多尺度研究体系,揭示了地磁场变化对生物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拓展了生物地磁学研究的新思路。带领集体成功仿生合成了磁性铁蛋白纳米颗粒,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合成磁性铁蛋白新方法,开拓了磁性纳米颗粒仿生制备新途径,成为国际上掌握该材料合成方法的少数团队之一,拓展了生物地磁学在医学和地学的应用研究。
田兰香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针对哺乳动物感磁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建立了动物感磁研究平台,为哺乳动物感磁和磁颗粒应
用拓展研究提供了支撑。首次发现了迁徙性山蝠能感知10-100 μT 强度的磁场极性变化,并在其脑部检测到磁铁矿颗
粒,提出了蝙蝠利用磁极性罗盘定向的新认识;发现了地磁场变化能够影响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发育,并首次阐
明了亚磁场通过影响活性氧(ROS)水平来调控哺乳动物成体海马神经发生的分子机制,为航天医学的亚磁生物效应医
学干预提供了参考。
林巍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围绕生物感磁的起源与演化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研发了趋磁细菌高效富集纯化装置,开展了全球范围的
趋磁细菌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将趋磁细菌的系统分类从 3个细菌门类拓展到 14 个门类,提出了感磁微生物古老单起源和扩展适应演化的模型,揭示出中太古代海洋的部分区域已经存在稳定的氧化-还原过渡带,提出了细胞内磁小体颗粒有助于生命更好地适应早期地球极端环境的新认识,获得了太古宙地球具有磁场的关键生物学证据,提升了对地球早期环
境和生命演化的认识。
李金华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提出了趋磁细菌利用地磁场在水体上下穿梭的主动趋磁新模型,发现细菌利用地磁场导向作用驱动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机制,为认识趋磁细菌参与及磁小体化石记录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邓成龙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揭示了亚洲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全新世暖期气候环境变化的生物磁学响应精细过程,提出了磁小体化石及
其磁学性质可作为反映地史时期增温事件期间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有效物理指标。
郭伟翔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基于在神经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基础,提供了亚磁场暴露对海马神经发生影响的实验设计,指导并合作揭
示了亚磁场神经生物学效应及机理。
曹长乾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仿生合成了能靶向肿瘤和跨血脑屏障的磁性铁蛋白,作为磁共振造影剂实现小鼠 1-2 mm 微小肿瘤早期
诊断;应用磁性铁蛋白制备了磁热和光热疏水海绵,为实现漏油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生物源磁性纳米颗粒的地
学应用。
蔡书慧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重建了全新世东亚地磁场高分辨率变化参考曲线,揭示了地磁场极端变化事件——千年内地磁场强度变
化范围为现今地磁场的~1/3 至 2 倍,为讨论地磁场变化的生物效应提供了阈值约束。
张同伟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发展了材料内核元素掺杂方法和蛋白外壳生物修饰方法,显著提高了材料性能;建立了磁性铁蛋白 20 L
稳定合成工艺,为材料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秦华峰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研制出高性能热退磁炉,与合作者利用该设备获得了 P/T 生物灭绝时期的可靠古地磁数据。建设了低本
底磁屏蔽室,为生物弱磁实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土壤资源调查与信息获取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研究集体长期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和信息获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制定了土壤调查的系列标准和规范,首次开展了
我国土系调查并主持编撰完成《中国土系志》30 卷,研究成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突破了关键土壤信息获取的技术瓶颈,建立了基于原位实时和星地一体的大范围土壤信息快速获取方法。发展了复杂环境与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资源时空演变量化表征的新理论,研发了土壤信息空间预测方法体系,实现了从区域到全国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制图并生产了系列土壤数据产品。构建了我国土壤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和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核心数据支撑。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张甘霖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研究集体主要负责人。主要贡献包括:定量表征了典型人为土壤、热带地区土壤等我国重要土壤资源的
形成演变特征,制定的人为土分类标准被国际采用,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
奖;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内同行,主持制定了我国土系调查规范与土系分类标准,首次开展了我国土系调查研究,
主持编撰完成了 1760 万字的《中国土系志》30 卷,更新了我国土壤资源清单;与国际同行共同提出了全球数字土壤制图框架,并制定了其技术规范。建立了复杂环境和人为作用强烈地区的数字土壤制图新模型,实现大区域、多尺度高分辨率数字土壤制图,形成了系列高精度土壤数据产品,推动了我国土壤制图研究向定量化、数字化发展。
张佳宝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研究集体核心科学家。主要贡献包括:创建了多通道高频雷达算法,快速准确探测三维土体结构、含水
量和水力参数的空间分布。基于驻波比水盐温复合传感器、低功耗传感器、NB-IoT 网络等技术,创建了新型驻波比水盐温复合传感器及其智能墒情监测系统,并以手机 APP 联网,在苏、粤、皖等多地推广应用;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创新土壤氨挥发算法,首创了我国大尺度(>100m)土壤氨挥发激光快速检测系统,灵敏度达5ppm/m,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基于我国土壤资源特点,针对中低产田面临的土壤障碍因子多、地力水平低两大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创建了土壤障碍因子分类消减、激发式快速培肥地力、易涝渍农田水土联治等理论与技术体系。
潘贤章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主持建立了土壤科学数据库和土壤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土壤学科数据中心。
数据库集成了全国及区域的土壤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及辅助数据库等,囊括国内土壤资源、肥力、一带一路等方向
核心数据资源,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土壤图和土壤属性数据为特色的土壤科学数据库。主持制定土壤样品保存指南等
国家标准,以及土壤数据整合等规范。自主研发了一站式土壤数据综合服务系统,集成了土壤数据、相关模型工具、时
空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向社会提供了土壤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应用服务。
赵永存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系统解析了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因子,证实了近 30 年来中国农田有机碳呈现
总体增加,解析了近 30 年来中国农田有机碳累积的重要原因。
李德成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参与制定了我国土系调查与鉴定的方法和规范。负责多个区域的土系调查,主持编制了《中国土系志·安
徽卷》和《中国土系志·青海卷》。
赵玉国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参与制定了我国土系调查与鉴定的方法和规范。负责多个区域的土系调查,主持编制了《中国土系志·山
东卷》和《中国土系志·西藏卷》。
杨金玲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参与制定了我国土系调查与鉴定的方法和规范。负责多个区域的土系调查,主持编制《中国土系志·甘
肃卷》和《中国土系志·上海卷》。
于东升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建立了多比例尺中国土壤数据库及多类型区土壤有机碳库本底清单,揭示了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及组
分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壤属性空间变异景观尺度效应及定量表征机制,提出了土壤调查样点布设方法论和碳循环研究粒
度效应策略。
刘峰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提出了地表动态反馈方法,解决了平缓地区难以进行土壤推测的难题,提高了这类地区数字土壤制图的
准确性和效率。实现了全国尺度的高精度三维数字土壤制图,生产了高精度土壤数据系列产品,在多个领域行业得到了广
泛应用。
宋效东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提出了土壤时空预测模型,量化了土壤地表过程对土壤属性时空变异特征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土壤属性
的时空推测精度。提出了面向复杂地区土壤预测的选举-集成学习土壤制图方法,实现了多尺度高精度数字土壤制图。
相变存储器研究集体
推荐单位: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研究集体科技贡献
相变存储器(PCM)研究集体自 2003 年起,专注于相变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开辟了我国该领域研究方向,创新
性地提出了八面体基元与三维限定可逆相变理论,开发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Sc-Sb-Te 材料,创新提出了晶态-液态新原理单质 Te 开关器件,为三维高密度 PCM 提供了新方案。在芯片材料、器件、工艺、设计和应用全环节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面向信息安全与国家战略需求,与中芯国际等合作研制出 4-128Mb PCM 芯片,并用于电网和小卫星,量产业界首款嵌入式 PCM 芯片,正在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大规模推广应用,为先进存储产业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研究集体成员及贡献情况
宋志棠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研究集体总负责人。开辟和引领了我国相变存储器研究方向,全面负责相变存储器材料、器件、工艺、
芯片应用验证与产业合作等工作。创立了八面体基元与三维限定相变理论,指导开发出速度最快的相变材料与最稳定的
开关材料等核心相变存储芯片材料,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华为、长江存储等密切合作,组建了产学研团队,推动了我国 PCM 芯片研究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实现了 PCM 芯片、电子级 SiO2 磨料与 IC 抛光液的成果转化与批量销售。
李 喜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负责相变存储器芯片与产品开发。与中芯国际、华虹合作推进 PCM 芯片制造,与华为、艾派克等公司
合作开发 PCM 应用芯片。发明了十纳秒级芯片随机读出技术、高可靠写入技术、失效检测与自优化方法,形成了核心
优势,提出了相变存储器全集成芯片设计方法,并服务于产品开发。设计了全球首款嵌入式量产 PCM 芯片,并实现了
销售,设计了容量最大的 128Mb 通用新型存储芯片,并用于电网等领域。
宋三年 突出贡献者
主要贡献:开发出性能最优的 InGST 材料,并应用于产品,开发出高可靠性 Ta-Sb-Te、Ta-GST 材料。开发出相变材
料化学沉积工艺和刻蚀工艺。研制出最小尺寸最低功耗的相变存储单元,证实了 PCM 的高密度潜质。阐明了相变材料
高热稳定性物理机制和选通管开关机理。负责 PCM 研发平台管理,负责与长江存储、爱发科集团、华创等公司的合作,推动相变存储器产业化进程。
朱 敏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开发出 Te 单质新原理开关器件,解决了商用 3D PCM OTS 开关器件组分复杂易分相导致寿命低的问
题。开发出 TiSbTe、GeS 等新型相变材料与开关材料。
刘卫丽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研制相变存储芯片制备的核心工艺-CMP工艺及其关键抛光耗材,研制成功电子级二氧化硅纳米磨料
和相变材料抛光液,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和应用,是相变材料抛光液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陈后鹏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相变存储器的电路设计工作。布局了PCM 电路及版图专利,形成了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PCM
电路与版图。主持设计了多款 PCM 芯片,推动了 PCM 芯片研制与产业化发展。
陈小刚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负责建立相变存储器件电性能测试平台和量产测试平台,支撑材料器件基础研究和芯片工程化。负责相
变存储器芯片的应用研究,面向高能效物联网应用,提出了包含内外存融合、存储内计算和对等网访问的计算存储融合
方案。
雷 宇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提出了 3D PCM 漏电补偿和多项式关联读取电路,提升了读取速度的同时降低了误读取。成果发表在
TCAS II,是国际上首篇 3D PCM 电路设计领域论文。Intel公司引用并进行了正面评价。设计了多款 PCM 芯片,协助
PCM 产业化。
周夕淋 主要完成者
主要贡献:最先在国际上发现了具有高热稳定性、高密度存储潜力的 CGeSbTe 相变材料体系,该材料作为存储介质,
用于多款 40 纳米工艺高性能相变存储器芯片。负责相变存储器产业化平台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