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Cancer Cell发现来自我们体内的癌症的新原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3年06月21日 来源:Flinders University
编辑推荐:
癌症研究人员在一个人的癌症风险和环状RNA的活动之间建立了重要的新联系,环状rna是存在于体内的一种鲜为人知的基因片段家族。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我们许多人体内的特定环状rna可以附着在细胞中的DNA上,导致DNA突变,从而导致癌症——即所谓的癌基因。
澳大利亚癌症研究人员在一个人的癌症风险与环状rna的功能之间建立了重要的新联系,环状rna是最近发现的存在于我们细胞中的基因片段家族。
弗林德斯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表在世界顶级癌症期刊之一的《癌细胞》上,该研究发现,我们许多人体内的特定环状rna可以附着在细胞中的DNA上,导致DNA突变,从而导致癌症。
“虽然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癌症的主要原因,但这一革命性的发现——我们称之为'ER3D'(来自'内源性RNA定向DNA损伤')——开创了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弗林德斯大学教授西蒙·康恩说,他是弗林德斯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癌症实验室环状RNA的负责人。
“这是我们许多人体内存在的基因分子的第一个例子,它有能力使我们自己的DNA发生突变,并从内部驱动癌症。
“这为在早期阶段使用这些分子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和疾病标记打开了大门,在这个阶段,治愈癌症的可能性要高得多。”
该研究将患有急性白血病的婴儿的新生儿血液测试或格思里卡与没有任何血液疾病的婴儿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白血病症状出现之前,一种特定的环状RNA在出生时的水平要高得多。
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个体细胞中环状RNA分子的丰度是它们产生这些特定致癌基因或致癌基因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其他细胞则不会。
“环状rna可以在一系列细胞的许多不同位置与DNA结合。通过在特定位点与DNA结合,这些环状rna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DNA断裂,而细胞为了生存必须修复DNA,”康恩教授说。
“这种修复并不总是完美的,这可能会导致小的突变,比如一本书里的一个拼写错误的单词,或者更糟糕的是,非常非常大的、毁灭性的突变。
“环状rna还能够改变细胞核内断裂DNA的物理位置,在修复过程中,DNA的两个不同区域可以粘在一起——就像撕开两本不同的书并将它们粘在一起一样。”
主要作者凡妮莎·康恩博士说,多个环状rna似乎协同作用,导致DNA的多个位点断裂。
她说:“这个过程被称为染色体易位,是细胞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它导致基因融合,实际上可以将细胞从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这在两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中得到了证明,并发现这导致了侵袭性白血病的快速发作。”
由这些环状rna的作用产生的基因融合是血癌白血病中众所周知的突变“热点”。这在澳大利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目前约有35,000名澳大利亚人患有这种疾病。
研究人员说,这些基因融合多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医生用于指导治疗方案,因为已知它们会恶化携带它们的患者的预后。
然而,直到现在还不清楚这些突变是如何产生的,尽管在患者身上发现了100多种已知的融合。
“毫不奇怪,不仅仅是白血病发生ER3D过程,”Conn博士说。
她说:“我们现在有证据表明,ER3D不仅局限于白血病,还适用于其他癌症和人类疾病。”
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继续研究环状rna在癌症和其他疾病中的作用。
Journal Reference:
Vanessa M. Conn, Marta Gabryelska, John Toubia, Kirsty Kirk, Laura Gantley, Jason A. Powell, Gökhan Cildir, Shashikanth Marri, Ryan Liu, Brett W. Stringer, Scott Townley, Stuart T. Webb, He Lin, Saumya E. Samaraweera, Sheree Bailey, Andrew S. Moore, Mellissa Maybury, Dawei Liu, Alex D. Colella, Timothy Chataway, Craig T. Wallington-Gates, Lucie Walters, Jane Sibbons, Luke A. Selth, Vinay Tergaonkar, Richard J. D’Andrea, Stuart M. Pitson, Gregory J. Goodall, Simon J. Conn. Circular RNAs drive oncogenic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 within the MLL recombinome in leukemia. Cancer Cell, 2023; DOI: 10.1016/j.ccell.2023.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