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学考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4年03月11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大气与海洋科学快报》发表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研究进展综述。具体来说,本文报道了与大峡谷水汽输送有关的强降雨过程的研究进展。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STEP)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科学考察队。5年来,考察队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周围进行了水汽输送和强降水观测研究。 考察队利用观测数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近日,《大气与海洋科学快报》发表了一篇关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具体来说,本文报道了与大峡谷水汽输送有关的强降雨过程的研究进展。
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陈学龙教授解释说,他的团队在大峡谷建立的降雨观测网可以代表地形对该地区逐时降水的空间影响。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的微物理特征与低海拔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证实了当前降水数值模式中云微物理参数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不适宜性。
卫星测量的降水数据可能为山地降水的空间分布提供新的见解,但调查小组的结果表明,大峡谷地区的GPM卫星降水数据存在干偏的问题,并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汽来源,其对青藏高原降水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因此,本文也对经过大峡谷的经向水汽输送对青藏高原降水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减少可能是由于经过大峡谷的经向水汽通量减少所致。
山地强降水的模拟一直是降水预报界的难题。因此,考察队的研究人员利用数值模型和已建立的观测网络数据,对不同云降水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只有使用特定云降水和地形阻力参数化方案的1公里分辨率数值模式才能捕获大峡谷的风场和水汽输送。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该地区夜间强降水,为山区降水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