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感染性疾病中的静脉血栓栓塞

《Comparative Clinical Pathology》: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infectious disease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Comparative Clinical Pathology 3.1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深入探讨了感染性疾病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关联机制,系统分析了病原体(如HIV、HCV)通过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及内皮损伤触发凝血级联的分子通路,特别强调了恶性肿瘤转移中蛋白酶激活因子X(FX)的作用。文章指出当前对感染介导血栓形成机制的认知缺口,呼吁开发新型实验体系以指导靶向治疗策略(如抗凝联合抗感染),为平衡血栓溶解与免疫稳态提供理论依据。(专业术语:VTE=静脉血栓栓塞,PE=肺栓塞,DVT=深静脉血栓)

  

感染与血栓的致命交响曲

当HIV、肝炎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们不仅直接攻击免疫系统,更悄然奏响了一曲"血栓交响乐"。最新研究表明,约25%的静脉血栓栓塞(VTE)病例与感染存在关联,这种由微生物引发的凝血风暴正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VTE的双重面孔

作为全球第三大心血管杀手,VTE包含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两种临床表现。传统认知将其归因于遗传性凝血异常或创伤,但呼吸道感染患者中DVT发生率升高3倍的流行病学数据,将微生物推向了致病因素的聚光灯下。

病原体的分子武器库

病毒如HIV通过gp120糖蛋白直接结合血小板表面受体,而细菌如肺炎衣原体则释放脂多糖(LPS)激活Toll样受体4(TLR4)。这些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诱发内皮细胞产生von Willebrand因子(vWF),形成捕获血小板的"分子渔网"。

炎症与凝血的共舞

感染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嗜天青颗粒富含组织蛋白酶G,这种丝氨酸蛋白酶能直接切割凝血因子V。更惊人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超抗原可诱导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形成,通过P-选择素介导的滚动作用促进血栓生长。

氧化应激的推波助澜

巨噬细胞在清除病原体时爆发的"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实验显示,H2O2浓度超过50μM时,可激活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3,导致纤维蛋白原交联效率提升200%。

恶性肿瘤的凝血阴谋

转移性肿瘤细胞分泌的组织因子(TF)阳性微泡与血小板融合后,能使凝血酶生成速度提高10倍。特别是胰腺癌患者的外泌体携带膜联蛋白A2,可同时激活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X(FX),形成促凝-抗纤溶的"双重锁定"效应。

诊断治疗的现代困境

当前临床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标准肝素治疗可能加重HIV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而利伐沙班等Xa因子抑制剂对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抗凝效果仅维持正常水平的60%。动物模型显示,联合使用TLR4抑制剂TAK-242可使血栓重量减少45%。

未来研究的破局之路

建立人源化小鼠感染-血栓模型成为关键突破口。最新开发的微流控芯片能实时观测疟原虫感染后血小板黏附动力学,配合质谱流式技术可同时检测17种凝血相关细胞因子,为精准治疗提供分子地图。

这场由病原体发起的"凝血政变"仍在持续演化,而破解其密码的关键,或许就藏在炎症与凝血网络那些未被发现的交叉节点之中。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