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药物性肝损伤(DILI)后再挑战的最佳实践:临床试验中的关键指引与突破

《Drug Safety》:IQ DILI Consensus Opinion: Best Practices for Rechallenge Following Suspected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Clinical Trial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Drug Safety 4

编辑推荐:

  在药物研发中,疑似药物性肝损伤(DILI)后再挑战的决策缺乏统一共识和指导。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DILI 后再挑战最佳实践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决策和管理再挑战过程的一致结构化方法,这有助于规范再挑战流程,指导药物开发者科学决策。

  在药物研发的漫长征程中,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药物研发的进程。当疑似 DILI 发生后,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再挑战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目前,这一决策过程缺乏通用的共识和社会准则,已发表的文献也存在诸多问题,偏向于报道再挑战阳性(复发性 DILI)且常伴有不良后果的案例,导致人们对再挑战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使得该话题在科学界颇具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关于疑似 DILI 后再挑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它关乎着药物研发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药品创新与质量联盟(IQ Consortium)旗下的 IQ DILI 因果评估工作组(CAWG)联合学术和监管专家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们通过全面的文献回顾、对药物开发者、学术专家和监管机构的实践与意见调查,以及 IQ DILI 成员之间的结构化讨论,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为药物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再挑战决策方法,对推动药物研发进程、保障患者安全意义重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rug Safety》杂志上。
研究人员开展此项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在 PubMed 和 Google Scholar 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与药物再挑战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二是问卷调查法,设计包含 23 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向 IQ DILI 成员公司、美国 FDA、学术界及其他组织发放,收集各方对于药物再挑战的实践和看法。
下面来详细了解研究结果:
  • 文献综述
    • 肿瘤学临床试验中的再挑战:肿瘤学领域因治疗方式复杂、患者情况多样,肝脏事件因果关系评估困难。但由于肿瘤疾病的严重性,再挑战在该领域常被考虑。目前已有的关于肿瘤学领域再挑战的数据有限,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肝损伤(ILICI)后的再挑战数据相对丰富。同时,肝脏活检在评估 ILICI 时有用,但在指导再挑战决策方面数据有限12
    • 慢性肝病(CLD)患者临床试验中的再挑战:近年来,CLD 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增多,其肝脏生化测试结果易波动,导致研究药物过早停用。目前缺乏 CLD 患者再挑战的临床数据,现有案例报告结果不一。例如,他汀类药物在 CLD 患者中的再挑战多数未导致肝酶升高复发或仅出现轻微无症状升高,但也有药物如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因导致肝失代偿而退市34
    • 其他治疗领域的再挑战:非肿瘤学领域疑似 DILI 后药物再挑战的结果数据有限。回顾性研究发现,再挑战阳性发生率在不同研究中有所差异,且药物再挑战相关的死亡案例也有报道。一些药物标签包含减轻肝毒性风险的指导56
    • 总体观察:文献综述表明,复发性 DILI 比初次肝损伤发生更快;多数报道再挑战阳性的文献伴有不良后果;关于再挑战无不良后果和阴性再挑战的文献有限;潜在预测复发性 DILI 的因素报道较少;应逐药评估肝脏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CLD 患者再挑战的数据不足;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急性肝衰竭患者不应再挑战78
  • 肝脏活检
    • 价值:肝脏活检并非再挑战决策的常规操作,但可提供血清和影像学无法获取的信息,影响再挑战决策。不过,活检过程可能延迟再挑战时间,需谨慎考虑9
    • 考虑因素:进行活检前,需仔细审查研究药物特征,患者需签署专门同意书。同时,活检存在风险,如出血、疼痛等,且有一定局限性,如标本可能不充分、结果解释存在变异性等1011
    • 益处:在非侵入性检测无法诊断时,活检有助于降低再挑战不良后果风险。其可支持 DILI 诊断、提示其他病因、影响再挑战决策并提供预后信息12
  • 调查
    • 过程:CAWG 设计了全面的调查问卷,向多方发放,涵盖再挑战标准、流程、阳性再挑战定义、外部专家作用及肝脏活检在决策中的作用等主题1314
    • 结果:调查发现,在某些明确情况下再挑战可能比文献报道更易被接受和实践,但不同学术和行业受访者的再挑战实践差异大。在一些问题上,如阳性再挑战定义、监测持续时间、外部专家作用、肝脏活检作用及胆红素阈值等,未达成共识1516
    • 结论:再挑战在临床试验特定情况下接受度较高,但无法得出统一决策算法。同时,调查结果存在局限性,因回应数量较少1718
  • 再挑战的共识专家意见
    • 风险 - 获益评估:再挑战应基于个案进行风险 - 获益评估,当继续治疗的益处大于风险时可考虑。存在过敏、黄疸、肝失代偿等风险因素时不应再挑战;CLD 无肝硬化患者需个案评估;癌症或罕见病患者再挑战评估应同样严格1920
    • 过程:需向患者充分沟通再挑战风险并获得同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方案,包括监测频率、停药标准等,最终决策通过内部治理流程确定2122
    • 结果:研究方案应明确阳性再挑战阈值,对于基线肝测试正常的参与者,ALT 升高至≥3×ULN 通常被视为阳性再挑战;基线肝测试异常的参与者,ALT 升高至≥2× 基线值可作为阳性再挑战标准2324
  • 知识差距
    • 再挑战过程:缺乏阳性再挑战及严重后果的风险因素、监测算法、肝脏活检作用等方面的研究2526
    • 特定人群:CLD 对再挑战决策的影响、CLD 患者再挑战情况及风险等尚不明确;肿瘤或罕见病群体再挑战考虑因素与其他群体的差异也有待研究2728
    • 再挑战结果:肝脏组织学对再挑战结果的影响不明确,阴性再挑战结果报道较少2930
    • 数据共享:文献中再挑战数据匮乏,建立再挑战登记处虽有意义但困难重重3132
  • 再挑战数据收集和发布:标准化收集再挑战数据并发布,有助于评估再挑战的益处和风险,支持循证建议的完善,减少临床试验中药物永久停用的频率3334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强调,该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调查和专家反馈,深入了解了疑似 DILI 后再挑战的现状,明确了当前实践中的问题、挑战及知识差距。提出的共识专家意见为药物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再挑战决策方法,对规范药物研发流程、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填补知识差距,推动药物研发中再挑战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让药物研发在保障患者安全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