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lant Biology》:Phytic acid is an available phosphorus source for maize plants in juvenile phase belonging to two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breeding backgrounds
RNA-seq 分析:通过 RNA-seq 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玉米种群对有机磷处理(Po)的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在 VA572 种群中,Po 处理诱导了大量基因的表达变化,而 P1547 杂交种中则主要表现为少量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在参与植酸利用的基因方面,研究发现紫色酸性磷酸酶(PAP)基因和参与肌醇转运的基因在 Po 处理下上调,这表明根分泌的 PAPs 水解 InsP6以及直接吸收不同磷酸化程度的肌醇可能参与了玉米对植酸的利用。此外,研究还发现 Po 处理影响了根系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磷源与其他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吸收(如 N、K、金属离子)的关系567。
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对 Po 和 Pi 处理比较产生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 GO 富集分析,发现 “对刺激的响应”“对化学物质的响应” 和 “跨膜运输” 等 GO 术语中涉及的 DEGs 数量最多。这些 DEGs 包括参与磷信号通路、根系发育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基因,表明玉米对不同磷源的响应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8。
定量实时 PCR 分析:研究人员对 13 个在 Po 和 Pi 处理中至少在一个种群中表现为 DEGs 的基因进行了定量实时 PCR(qRT-PCR)分析。结果表明,qRT-PCR 结果总体上证实了 RNA-seq 分析获得的表达模式,但在某些基因的表达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特定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有关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