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Evaluating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six plasma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ementias in a large Chinese cohort
【字体:
大中小
】
时间:2025年04月04日来源: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8
编辑推荐:
为解决痴呆诊断生物标志物受种族差异和检测方法影响,且缺乏中国人群相关系统研究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评估六种血浆生物标志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的诊断性能” 的研究。结果发现 p-tau217诊断 AD 最有效,多种 p-tau 在鉴别诊断中表现良好。该研究为 AD 诊断提供了新依据。
与此同时,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出现,为 AD 的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之光。多项研究表明,血浆中的 p-tau 异构体,如 p-tau181、p-tau217和 p-tau231等,在欧美人群中对 PET 证实的 Aβ 和 tau 病理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被视为检测 AD 最具潜力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此外,血浆 p-tau 在鉴别 AD 与其他类型痴呆,如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和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不同种族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且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系统研究,这些生物标志物在中国人群中的诊断效能尚不明确。
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空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杂志上,为 AD 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力依据。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大规模人群中使用新型单分子免疫检测方法,验证了血浆生物标志物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实用性。p-tau217在 AD 诊断中最为有效,p-tau217、p-tau231和 p-tau181在鉴别 AD 与其他痴呆方面各有优势,GFAP 与 AD 病理及额叶和颞叶灰质体积减少密切相关,p-tau181能较好反映 AD 的动态进展。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部分参与者缺乏 CSF 或 PET 确诊,未对所有指标进行 SIMOA 测试等。尽管如此,该研究仍为 AD 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推动 AD 诊断领域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