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增强 CT 与双对比增强超声对胃癌术前 T 分期诊断准确性的比较:一项荟萃分析

《Cancer Imaging》: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nhanced-CT and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for preoperative T-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a meta-analysi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Cancer Imaging 3.5

编辑推荐:

  本文通过荟萃分析,对比增强 CT(enhanced-CT)与双对比增强超声(DCEUS)对胃癌(GC)术前 T 分期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显示,DCEUS 在 T1-T2 期的敏感性更高,T3-T4 期与增强 CT 疗效相当,但整体证据质量需提升,值得关注。

  ### 胃癌术前 T 分期诊断方法的研究背景
胃癌(Gastric Cancer,G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准确的术前 T 分期对胃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它能为疾病严重程度分层、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关键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内镜超声(EUS)、增强 CT、磁共振成像(MRI)和双对比增强超声(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DCEUS)是临床 T 分期的主要方法。
增强 CT 因设备普及成为常用的术前分期工具,但它在软组织分辨上存在局限,对胃壁分层的准确区分有时会受到影响,且注射碘对比剂对有肾脏代谢障碍的患者有挑战,同时还存在电离辐射的潜在风险。DCEUS 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诊断方式,结合了多种超声技术优势,能基于病变血供模式和周围组织浸润特征鉴别良恶性病变,在亚洲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胃癌评估方面表现出潜力,但也存在受气体干扰、诊断准确性依赖操作者经验等问题。因此,研究对比增强 CT 和 DCEUS 对胃癌术前 T 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系统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 2023 年 12 月 29 日,检索词涵盖 “胃癌”“断层扫描”“X 线计算机”“双对比增强超声” 等相关词汇,无语言和出版物类型限制。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包括患者经术前内镜活检或病理确诊为胃癌、接受胃癌切除术且无放化疗等癌症相关治疗史;检查方法为术前采用 DCEUS 或增强 CT 进行胃癌分期;参考标准为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研究需评估筛查工具对 T 分期的准确性;研究设计包括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涵盖同时使用 DCEUS 和增强 CT 的比较诊断试验准确性(Comparative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CDTA)研究以及单独使用 DCEUS 或增强 CT 的单诊断试验准确性(Single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SDTA)研究 。排除标准有术前评估发现有转移的不可切除病变、手术禁忌患者、特定形式的出版物(如信件、病例报告等)以及未使用标准化 TNM 分类系统的研究。
  3. 数据提取与分析:由两名 reviewers 独立提取数据,内容包括研究特征、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性能指标等,利用特定软件构建 2x2 列联表并计算相关统计指标。采用 QUADAS-C 和 QUADAS-2 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 GRADE 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当纳入研究超过 10 项时,用 Deek 漏斗图不对称检验检测发表偏倚。使用 RevMan 5.3、Meta-Disc 1.4 和 STATA 16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敏感性(Sensitivity,SE)、特异性(Specificity,SP)等指标,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等。

研究结果


  1. 文献筛选结果:共检索到 5491 篇文献,经去重、筛选后,最终纳入 39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涉及 6374 例患者。其中 3 项研究(319 例患者)直接比较 DCEUS 和增强 CT,31 项研究(5180 例患者)评估增强 CT,5 项研究(875 例患者)评估 DCEUS。
  2. 纳入研究特征:纳入研究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一,患者年龄 17 - 87 岁,以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研究设计上,11 项为前瞻性研究,28 项为回顾性研究。多数研究基于亚洲人群,部分基于非洲和欧洲人群。使用的 TNM 分期标准多样,以 AJCC 第 7 版较为常见。
  3. 质量评估与证据确定性:CDTA 研究质量评估显示,患者选择方面无偏倚风险,索引测试有 2 项低风险、1 项风险不明,参考标准无偏倚风险,流程和时间无偏倚风险,临床适用性均为低风险。SDTA 研究中,增强 CT 的 31 项研究在患者选择、索引测试、参考标准、流程和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DCEUS 的 5 项研究在各方面也有相应风险。基于 GRADE 评估,直接比较研究证据水平为低到中等,间接比较研究证据水平为非常低,总体证据水平为低到中等。
  4. Meta 分析结果
    • T1 分期:直接比较研究中,DCEUS 的敏感性(91%)显著高于增强 CT(53%),特异性相当,DOR、PLR 更高,NLR 更低,AUC 值也更高;间接比较研究中,DCEUS 和增强 CT 的证据确定性均为非常低,且 DCEUS 的 AUC 值低于增强 CT。
    • T2 分期:直接比较时,DCEUS 敏感性(81%)高于增强 CT(58%),特异性略高,DOR、PLR 更高,NLR 更低,AUC 值更高;间接比较中,两者证据确定性低,DCEUS 的 AUC 值略低于增强 CT。
    • T3 分期:直接比较下,DCEUS 敏感性(82%)略高于增强 CT(71%),特异性略低,DOR、PLR 略高,NLR 略低,AUC 值稍高;间接比较时,DCEUS 各项指标表现优于增强 CT,AUC 值更高,但两者证据确定性都低。
    • T4 分期:直接比较中,DCEUS 敏感性(78%)高于增强 CT(64%),特异性相当,DOR、PLR 更高,NLR 更低,AUC 值更高;间接比较时,DCEUS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增强 CT,AUC 值略高,证据确定性均为非常低。


讨论


  1. 与以往研究的比较:本研究结果与之前胃癌 T 分期成像模态的荟萃分析相符且有所拓展。DCEUS 在早期 T1 - T2 期敏感性高于增强 CT,但在 T3 - T4 期两者准确性存在差异。如 T1 期 DCEUS 敏感性显著高于增强 CT,与前人研究一致;T2 期 DCEUS 也更具优势;T3 期 DCEUS 敏感性和特异性与部分研究有差异;T4 期两者敏感性均降低,凸显多模态诊断的必要性。同时,DCEUS 在 T1 期敏感性低于 EUS。
  2. 证据质量与研究局限性:本研究综合直接和间接比较的证据质量为低到中等。直接证据因偏倚风险和不一致性导致等级降低,间接证据质量普遍更低,尤其是 T2 期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存在局限性,直接证据的 CDTA 试验数量有限,间接比较中增强 CT 和 DCEUS 研究样本量差异大可能引入选择偏倚,文献中的分期标准和医疗设备不一致,临床异质性(如超声医师专业水平差异)也影响结果,这些都需要未来研究改进。
  3. DCEUS 的优势与临床应用挑战:DCEUS 在胃癌术前 T 分期中具有优势,尤其在 T1 - T2 期,其高敏感性归因于能实时可视化胃壁层、进行微泡造影剂动态灌注成像以及无电离辐射伪影。但 DCEUS 在临床推广中面临挑战,如高端超声系统前期成本高,限制了其在低资源地区的使用;DCEUS 专业知识集中在三级中心,可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改善;同时还需进一步研究其成本效益。
  4. 亚组分析结果:对增强 CT 间接比较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地理区域方面,亚洲人群在 T1 期敏感性高于欧洲 / 非洲人群,T3 期亚洲研究诊断优势明显,T4 期地理区域差异不显著;CT 技术参数上,高分辨率 CT 在早期诊断优势有限,晚期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异质性;样本量方面,小样本研究在 T1 - T2 期敏感性更高,大样本研究在晚期敏感性更稳定但异质性高;研究设计上,前瞻性研究在 T3 期准确性更高,回顾性研究在 T4 期表现相当但异质性更高。这表明地理差异和研究设计对 T1 - T3 期分期影响较大,技术参数和样本量主要影响晚期分期的可重复性,且各亚组均存在未解决的混杂因素,需标准化研究。
  5. 提高 DCEUS 可重复性的策略:为减少 DCEUS 操作依赖的变异性,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遵循标准化培训方案,如 EFSUMB Level 2 认证,可降低诊断差异;二是严格规范对比剂给药和成像采集窗口;三是利用新兴技术,如 AI 驱动的病变边界检测算法,实现图像解释标准化,促进 DCEUS 在胃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结论


本荟萃分析表明 DCEUS 用于胃癌术前肿瘤分期具有可行性,在 T1 - T2 期诊断准确性优于增强 CT,T3 - T4 期与增强 CT 相当,有望成为临床胃癌 T 分期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对比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DCEUS 在临床常规应用中的价值。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