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学开放科学的演进:从封闭系统到协同创新的四十年变革

《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The evolution of open science in cheminformatics: a journey from closed systems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 7.1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化学信息学如何突破封闭桎梏?德国研究者Christoph Steinbeck系统梳理该领域四十年开放科学进程,揭示开源工具(如CDK/RDKit)、开放数据库(如PubChem/NMRShiftDB)及FAIR原则如何重塑研究范式,推动药物发现与材料研发的全球协作,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

  

化学信息学领域曾长期被商业软件垄断,SYBYL等专有系统的高昂成本和数据壁垒严重阻碍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化学家们不得不在封闭环境中工作,连最基本的分子结构数据都难以共享。这种局面直到互联网时代才迎来转机——正如Linux颠覆操作系统领域,化学信息学也亟需一场开放革命。

德国国家研究数据基础设施化学分部(NFDI4Chem)的Christoph Steinbeck教授在《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发表综述,系统追溯了1980s至2020s化学信息学的开放化进程。研究发现,1997年JChemPaint等首批开源工具的出现,2004年PubChem的建立,以及InChI(国际化学标识符)标准的推广,逐步构建起开放生态系统。特别是Blue Obelisk运动推动的协作文化,使RDKit等工具成为行业标准。研究强调,FAIR(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用)原则与NFDI4Chem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结合,正加速AI驱动的药物研发。

研究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梳理关键里程碑,结合案例研究(如NMRShiftDB二十年运营经验)评估开放项目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商业软件(SYBYL)与开源工具(CDK)的技术指标,验证开放模式在算法透明度方面的优势。研究还整合了语义网技术(RDF/OWL)在Linked Open Drug Data等项目的应用效果。

开放工具的崛起:1997-2003年间,JChemPaint、CDK和Open Babel等开源项目突破商业垄断,其模块化设计使学术界能自由扩展功能。RDKit的案例显示,开源工具在分子描述符计算精度上已达到商业软件水平。

数据共享革命:PubChem整合2.5亿化合物数据,与NMRShiftDB共同证明开放数据库可提升研究效率。InChI标准使跨平台检索准确率提升至98%,解决了结构标识混乱问题。

协作范式创新:Blue Obelisk运动建立开发者社区,Open Notebook Science实现实验数据实时共享。KNIME和Jupyter Notebooks使工作流复现率提高3倍。

基础设施升级:NFDI4Chem通过标准化元数据管理,将德国化学数据归档效率提升60%。Wikidata的化学条目年增长率达15%,验证众包模式的可行性。

AI融合趋势:ChEMBL等FAIR化数据库支撑的机器学习模型,使化合物活性预测准确率突破85%。

该研究证实,开放科学使化学信息学研究周期缩短40%,尤其加速了COVID-19药物研发中的虚拟筛选。尽管产业界数据共享仍存阻力,但Open Targets等联盟证明开放协作可降低研发成本。未来需完善开源项目资助机制,正如NFDI4Chem所示,机构支持是维持NMRShiftDB等数据库运行20年的关键。这项演进史不仅为化学领域提供范本,更为材料科学、环境监测等跨学科研究树立开放协作标杆。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