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Gouty finger flexor tenosynovitis with urate milk remarkably similar to infection: a case-based review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介绍了一例罕见的手指痛风性屈肌腱腱鞘炎病例,患者有痛风发作史、高尿酸血症(血尿酸 666μmol/L),症状类似化脓性腱鞘炎。经手术及检查确诊,提示在类似感染症状且 MRI 呈高 T2 信号时,应考虑痛风性腱鞘炎伴尿酸盐乳的可能。
痛风性手指屈肌腱腱鞘炎伴尿酸盐乳:与感染极为相似的病例回顾
痛风,作为一种因高尿酸血症引发的常见疾病,其发作和痛风石形成较为普遍,然而在关节外的屈肌腱处发病却极为罕见。在痛风患者体内,含有尿酸盐晶体的乳白色液体,即尿酸盐乳(urate milk),有时会偶然积聚在关节腔和痛风石中。本文报道了一例极为罕见的手指痛风性屈肌腱腱鞘炎病例,该病例以尿酸盐乳为特征,临床表现与化脓性腱鞘炎极为相似。
病例详情
患者为一名 54 岁男性,有着多年的痛风发作病史。自 30 岁起,他每年都会出现一次双脚痛风发作,但未形成痛风石。在本次发病前,患者因高尿酸血症仅服用了一个月的降尿酸药物,之后便停止门诊治疗,仅在痛风发作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此次,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无名指疼痛,同时伴有明显的红斑、肿胀,近端指间关节(PIP)掌侧活动范围受限。在进行检查时,X 线片未发现明显异常,而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在 PIP 关节水平,从屈肌腱上方至皮下存在 T1 低信号和 T2 极高信号区域。血液检查结果显示,C 反应蛋白水平为 2.5mg/L,白细胞计数为 8.1×109/L,尿酸水平高达 666μmol/L(正常范围≤360μmol/L) 。
诊断与治疗过程
由于患者的症状高度疑似化脓性屈肌腱腱鞘炎,因此医生为其安排了手术。手术过程中,皮下有乳白色液体溢出,同时在腱鞘上观察到多个痛风石。通过细菌培养未发现细菌,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尿酸晶体,最终确诊为痛风性屈肌腱腱鞘炎。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具有痛风石特征的无定形沉积物周围,有大量多核巨细胞积聚。
病例启示
该病例提示,当患者具有痛风发作病史、高尿酸血症,且 MRI 显示高 T2 信号强度,临床表现类似感染(如皮下积脓)时,临床医生应考虑到痛风性腱鞘炎伴尿酸盐乳的可能性。这一病例不仅丰富了临床对痛风性屈肌腱腱鞘炎的认识,也为今后类似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避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在面对复杂的临床表现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借助先进的检查手段,做出准确的诊断,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