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WHIM综合征患者浅表真菌感染风险:一项揭示免疫缺陷新标志的原创研究
《Dermatology and Therapy》:Risk of 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s in WHIM Syndrom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Dermatology and Therapy 3.5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WHIM综合征作为一种罕见的CXCR4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的免疫缺陷病,其与浅表真菌感染的关联尚未明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团队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n=45)发现,40%患者存在皮肤癣菌病(78%)、花斑糠疹(33%)等感染,且病程迁延(中位缓解时间171.5天),提示顽固性真菌感染可能成为该病新的诊断线索,尤其对伴HPV疣体或反复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纳入2007-2024年间45例基因确诊的WHIM综合征患者(中位诊断年龄17岁)。通过电子病历提取人口统计学、基因型、感染史及实验室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关键发现包括:1)40%患者(18/45)发生浅表真菌感染,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皮肤癣菌病占比最高(78%),其中头癣患者需中位5.7个月才能缓解,远长于标准疗程;3)花斑糠疹患病率(13%)超普通人群3倍;4)感染风险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或IgG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在"Risk of 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s"部分,数据显示皮肤癣菌感染中位起病年龄仅10岁,5例头癣患者需≥8周强化治疗(标准为4周)。"Pityriasis Versicolor Characteristics"揭示6例患者皮损主要分布于躯干,2例经KOH镜检确诊。"Treatment Outcomes"显示4例皮肤癣菌病患者需反复治疗,1例头癣病程长达10年。
讨论部分提出创新性机制假说:CXCR4过度激活可能通过抑制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的淋巴结迁移,削弱皮肤真菌免疫监视。这一发现扩展了WHIM综合征的临床谱系,将顽固性真菌感染列为新的警示征象。研究局限性包括样本量小和缺乏匹配对照组,但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启示:对于反复真菌感染伴多发疣体的患者,应考虑WHIM综合征筛查。该成果为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如CXCR4拮抗剂mavorixafor)的应用时机提供了新依据。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