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肿瘤分子诊断的挑战与整合策略:从基因融合异质性到AI辅助形态学分析

《Die Pathologie》:Besonderheiten in der Erforschung und Diagnostik seltener Erkrankungen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Die Pathologie 0.9

编辑推荐:

  本研究聚焦罕见肿瘤诊断困境,揭示分子技术(如基因融合检测)虽提升诊断精度,却存在"跨界"表达现象。研究者通过整合形态学-分子诊断学方法,证实部分基因融合可跨越组织学差异定义肿瘤实体,但罕见肿瘤模型匮乏制约了单细胞测序和AI辅助形态分析的应用。该研究为胸腺、睾丸、唾液腺及软组织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范式。

  分子诊断技术虽革新了罕见肿瘤(如胸腺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唾液腺癌及软组织肉瘤)的检测手段,却也暴露了基因融合(gene fusion)的"滥交"特性——这些原本被视为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竟在生物学特性迥异的上皮性和间叶性肿瘤中交叉出现。这凸显了整合传统形态学与分子检测(如FISH/NGS)的必要性。有趣的是,某些共享相似肿瘤生物学特征的罕见亚型(尽管验证难度高于常见肿瘤),支持"基因融合定义疾病实体"假说,即使它们形态学表现各异。然而,约15-20%的罕见肿瘤仍缺乏诊断/预后相关分子标签,其低发病率与真实肿瘤模型缺失,严重阻碍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人工智能(AI)驱动的病理图像分析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应用。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