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Oral Health》:The effects of combined dynamic navigation system and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 on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fiber post removal: an in vitro study
准确性参数:DNS - DOM 组和 FH - DOM 组在偏差体积、偏差体积百分比、最大偏差距离、偏差角度和最大偏差位置等准确性相关因素上结果相近。按牙齿类型分析,切牙中 DNS - DOM 组的偏差体积和偏差体积百分比虽无统计学差异,但高于 FH - DOM 组;而磨牙中 FH - DOM 组的这些参数更高,表明在视野更好时,徒手技术可能导致更小的偏差。此外,所有牙齿类型中,DNS - DOM 组的偏差角度均高于 FH - DOM 组,且磨牙的偏差角度大于前磨牙和切牙,磨牙中最大偏差点与初始钻孔点的距离比切牙和前磨牙更小 。
效率参数:DNS - DOM 组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长于 FH - DOM 组,在切牙和磨牙中差异显著。且两组中纤维桩取出效率趋势一致,磨牙最快,前磨牙次之,切牙最慢 。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由经验丰富的牙髓病医生操作时,DNS - DOM 技术在纤维桩取出中的准确性与 FH - DOM 相当,但操作时间更长,可能会降低效率。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同,可能是由于钻孔器械尖端尺寸和切割效率的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后牙牙髓腔较大,虽利于超声尖多角度进入,但也使超声尖更早偏离桩轴,导致磨牙的偏差角度更大,最大偏差位置更接近初始钻孔点 。 该研究意义重大,它在模拟临床环境下对 DNS 和 DOM 联合技术进行研究,为临床医生在纤维桩取出技术选择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仅使用了单名操作人员,未充分考虑现实中操作人员经验差异、解剖结构差异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未来还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评估这些因素,以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