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严重牙列拥挤不对称拔牙矫治:固定矫治器与微种植体支抗联合应用的成效与意义

《BMC Oral Health》:Treatment of an adult patient with severe dental crowding by applying asymmetric extraction, fixed appliance, and micro-implant anchorage: a case report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BMC Oral Health 2.6

编辑推荐:

  在正畸治疗中,严重牙列拥挤伴个别牙预后不良时,对称拔牙并非唯一选择。研究人员针对此开展 “成人严重牙列拥挤不对称拔牙、固定矫治器及微种植体支抗治疗” 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改善牙列状况,为特定患者正畸治疗提供新方案。

  在口腔正畸领域,牙列拥挤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许多患者因牙列拥挤影响美观和口腔功能,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严重牙列拥挤和前突的情况,传统上常采用对称拔牙进行矫正。然而,当患者存在个别牙齿预后不良的情况时,对称拔牙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不对称拔牙虽具有挑战性,但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但目前对于不对称拔牙的可行性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其潜在风险如美学效果不佳、中线不齐、两侧牙齿视觉不平衡以及治疗后复发风险增加等,也让医生和患者有所顾虑。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不对称拔牙在成人严重牙列拥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患者进行三维成像,精确测量牙齿和颌骨的位置及形态变化。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固定矫治器(fixed appliance)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同时借助微种植体支抗(micro-implant anchorage)增强支抗效果,实现更精准的牙齿移动控制。
研究结果如下:
  1. 诊断与病因:研究对象为一位 31 岁女性,她存在严重牙列拥挤、上颌和下颌中线偏移等问题。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上颌牙弓间隙差为 12.4mm,下颌牙弓间隙差为 10.2mm 。CBCT 显示上下牙列中线分别向右偏移 1.5mm 和 2.5mm 。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还有第三磨牙阻生、下颌右犬牙周状况不佳等情况。最终诊断为凸面型、Ⅰ 类骨面型、下颌平面角高角、恒牙列严重牙列拥挤等。
  2. 治疗方案选择:研究人员考虑了两种治疗方案。方案一是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左第一前磨牙和右犬牙,借助微种植体实现垂直控制和前牙的差异整体内收;方案二则是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综合评估患者下颌右犬牙的牙周状况后,选择了方案一。
  3. 治疗过程:治疗过程中,先拔除相应牙齿,随后依次使用镍钛圆丝、镍钛方丝进行牙弓排齐整平。为了关闭拔牙间隙、调整中线和控制牙齿移动,还采用了结扎丝、玻璃离子水门汀、微种植体、牵引链、多曲方丝弓(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等多种工具和技术,并配合垂直牵引来优化咬合关系。经过 44 个月的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之后为患者佩戴了前牙舌侧固定保持器和透明塑料保持器。
  4. 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牙列排列整齐,咬合紧密,牙列中线与面部中线一致,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完全 Ⅰ 类,面部软组织轮廓更加协调,下唇前突减轻,面部不对称也有所改善。治疗后 21 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面部轮廓和牙齿位置保持良好,微笑线持续改善。
    在结论与讨论部分,研究表明不对称拔牙在特定患者的正畸治疗中是可行的。通过合理运用微种植体支抗、调整牙齿形态以及采用多种保持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对称拔牙带来的问题,维持治疗效果的稳定性。此外,研究还发现微种植体支抗在中线矫正、垂直控制以及改善面部轮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研究为存在类似情况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丰富了口腔正畸领域的治疗手段,对推动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综述:了解猴痘的死灰复燃:非洲近期疫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及经验教训 • 非经典小非编码 RNA: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希望 —— 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