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牙冠预备教学方法:教学视频、现场演示与混合模式的疗效比较

《BMC Medical Education》:Exploring pedagogical approaches in crown prepar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instructional videos and live demonstration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BMC Medical Education 2.7

编辑推荐:

  在牙冠预备教学中,为比较教学视频、现场演示和混合方法的效果,研究人员对 96 名牙科大四学生开展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均有效,混合方法稍具优势。这为优化牙科教育策略提供了参考。

  在牙科教育领域,牙冠预备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口腔修复治疗的关键环节,对保障患者口腔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当前在牙冠预备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现场演示教学与新兴的教学视频教学各执一词,究竟哪种方法更能帮助临床前牙科学生有效掌握这一复杂技能,尚无定论。传统现场演示教学,能让学生与教师实时互动,获得及时反馈,但受时间、场地限制;教学视频教学虽具有灵活性、可重复性等优势,却缺乏现场互动指导。因此,为探寻更优教学方法,提升牙科教育质量,来自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深入研究 。
这项研究由 Altamash Institute of Dental Medicine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Medical Education》上。研究表明,教学视频、现场演示和混合方法在教授临床前牙科学生牙冠预备技能方面均行之有效,其中混合方法略胜一筹,暗示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或许能带来更全面的学习体验。这一结论为牙科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为临床实践做准备。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研究设计上,运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 96 名未接受过牙冠预备培训的牙科大四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教学视频、现场演示和混合教学。数据收集时,通过问卷和操作考核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与技能表现数据。分析数据时,借助统计学方法(如卡方检验、配对 t 检验),以判断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感知和表现的影响 。
下面来看研究结果。在学生分组及基本信息方面,研究初始对 197 名学生评估,96 名符合条件的学生被随机均分为三组,男女比例各占 50%,平均年龄 23.53 岁。在学生感知比较上,通过卡方检验发现,A 组(教学视频组)在牙冠预备时压力感显著高于 B 组(现场演示组);B 组对临床前培训时长满意度更高;A 组与 C 组(混合教学组)、B 组与 C 组在各方面感知差异不显著 。在技能表现比较上,经配对 t 检验,三组学生的练习成绩无显著差异,表明三种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技能表现上效果相当 。在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对学生关于牙冠预备知识的考核发现,学生在部分关键概念上存在理解偏差,如在肩台设计、牙体预备量等方面 。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教学视频、现场演示和混合方法均是有效的牙冠预备教学方式。教学视频虽能清晰呈现操作步骤,但在转化为临床实践方面存在局限;现场演示能增强学生互动与反馈,利于技能掌握,但在临床应用转化上仍有不足;混合方法综合两者优势,使学生对培训满意度更高,对临床实践更有信心 。该研究为牙科教育者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学。不过,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仅在单一机构开展、未评估技能长期保留和临床应用等局限性 。未来研究可从扩大样本量、多机构合作、跟踪长期效果等方向深入,进一步推动牙科教育发展,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