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融合手术中寰枢椎融合与枕颈融合延迟骨融合的差异研究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Higher incidence of delayed bone fusion for atlantoaxial fusion versus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with navigation system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2

编辑推荐:

  为解决上颈椎融合手术中骨融合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对 84 例接受上颈椎融合手术患者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约 20% 患者出现延迟骨融合,寰枢椎融合(AAS)与该并发症关联更强。这为手术方案选择及术后监测提供参考。

  上颈椎区域连接着颅骨和脊柱,是人体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十分 “脆弱” 的部位。它由枕骨、寰椎和枢椎组成,作为颅骨与可活动脊柱的连接点,承受着巨大的负荷。一旦这个区域出现问题,像是因为创伤、先天性畸形或者肿瘤导致的枕颈(O-C)不稳定,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进行脊柱融合手术来解决问题。然而,尽管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术后骨融合情况却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目前关于上颈椎融合手术中骨融合的相关研究较少,医生们对于如何提高骨融合率、哪些因素会影响骨融合等问题,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骨科的研究人员 Masashi Uehara 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上颈椎融合手术中的骨融合情况,并寻找导致融合失败的因素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杂志上。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他们收集了 2000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上颈椎融合手术的 90 例患者资料,经过筛选,最终对 84 例患者(38 名男性和 46 名女性,平均年龄 68.7 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中包含多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A)颈椎病变、寰枢椎半脱位、创伤等。手术方式分为枕颈融合(O-C fusion)和寰枢椎融合(atlantoaxial fusion),分别有 45 例和 39 例。研究人员通过术后 6 个月及以上的 CT 来评估骨融合情况,将骨融合定义为异体移植物的皮质结合和中央小梁连续,延迟骨融合则指术后 6 个月 CT 显示无明显骨融合。同时,运用逻辑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延迟骨融合的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及融合率:总体骨融合率为 79.8%。O-C 融合组和寰枢椎融合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DM)、类固醇使用方面无显著差异,但 O-C 融合组中 RA 的发病率显著更高(span data-custom-copy-text="\(p0.001\)")。O-C 融合组的骨融合率(86.6%)高于寰枢椎融合组(71.7%),不过差异并不显著(1
  2. 延迟骨融合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 10 岁)、女性、类固醇使用、RA、C1椎板切除术与延迟骨融合有关,但关联并不显著。其中,寰枢椎融合与延迟骨融合的关联最为突出(优势比 [OR]:2.55,95% 置信区间 [95% CI]:0.84 - 7.72,)。多因素分析表明,寰枢椎融合与延迟骨融合的关联相对更高(OR:2.57,95% CI:0.84 - 7.84,)。在 39 例接受寰枢椎融合的患者中,11 例出现延迟骨融合,其中 9 例(81.8%)是与 C1后弓的骨融合失败12

研究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约 20% 接受上颈椎融合手术的患者出现延迟骨融合,寰枢椎融合与该并发症关联紧密(OR 值为 2.6)。这提示在进行寰枢椎融合手术时,需要额外加强监测,以改善手术效果并预防术后问题。O-C 融合在骨融合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对于高度不稳定或需要牢固骨融合的病例,可考虑选择 O-C 融合。
研究还发现,虽然 RA 在 O-C 融合组更为常见,但在该组患者中骨愈合情况反而较好,且在逻辑分析中 RA 与骨愈合延长无关,这表明其影响可能并不突出。此外,患者年龄较大可能也是导致骨融合延长率约 20% 的原因之一。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研究设计为回顾性以及无法排除治疗选择对结果的影响等。尽管如此,该研究首次对 84 例上颈椎融合手术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延迟骨融合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脊柱外科领域对上颈椎融合手术骨融合问题的深入探索,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