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Predictors for vertebral height deterioration in fractured vertebrae operated by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编辑推荐:
为解决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后椎体高度丢失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折椎体高度恶化(VHD)预测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因素对 VHD 影响可忽略,VHD 可能源于骨折 / 骨质疏松的自然进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是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 OVCFs 的常用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然而,术后椎体高度丢失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以往研究多以术后即刻椎体高度为基线定义椎体高度丢失,这可能导致对椎体高度丢失的高估,使相关风险因素的研究结果产生偏差。为了更准确地探究影响术后椎体高度变化的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上。
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 2016 年 4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接受 PVP 治疗的 OVCFs 患者。通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 543 例患者的 681 个骨折椎体。研究中,他们定义椎体高度恶化(VHD)为随访时椎体高度相较于术前降低,并以此为核心指标,评估了临床、放射学和手术相关因素对 VHD 发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一是患者筛选,依据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从 742 例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二是数据收集,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放射学和手术数据;三是影像学评估,通过 X 线、CT 和 MRI 等多种影像学手段,获取骨折相关信息;四是统计学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影响 VHD 的独立因素。
研究结果如下:
- 患者基本情况:纳入患者中女性占 80%,平均年龄 73.2±8.1 岁,平均随访时间 28.9±13.4 个月。
- VHD 发生率:骨折椎体中 VHD 的发生率为 48.9%(333/681) 。
-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骨折年龄、骨折位置、骨折严重程度、前壁皮质破坏、侧壁皮质破坏、椎体内裂隙、椎管狭窄、骨水泥形态和 C 型渗漏等 9 个因素与 VHD 显著相关。
- 多因素分析结果:确定骨折位置、侧壁皮质破坏、椎体内裂隙为 VHD 的风险因素;骨折严重程度和骨折年龄为保护因素;而所有评估的手术因素在最终模型分析中均无显著意义。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手术因素对 VHD 的影响较小,VHD 更可能是骨折 / 骨质疏松自然进程的结果。这一结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应过度依赖手术因素来预防 VHD,而应更加关注患者的骨折和骨质疏松情况。同时,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回顾性研究设计可能存在选择偏倚、骨折年龄分类不够精确等,但总体上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究 OVCFs 治疗中椎体高度变化的相关问题。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