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腹部脂肪、腰大肌脂肪与腰椎骨密度的关联:定量CT成像揭示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Associations between abdominal fat, psoas muscle fat, and lumbar spine bone density: insights from quantitative CT imaging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2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通过QCT技术对861名20-79岁受试者进行横断面分析,揭示内脏脂肪组织(VAT)和腰大肌脂肪含量(Fp)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并与腰椎骨密度(BMD)呈负相关(男性R=-0.336/-0.422,女性R=-0.509/-0.469)。首次证实腹部肥胖与肌肉脂肪浸润协同影响骨质疏松风险,为代谢性骨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天津医院放射科团队在《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发表的研究,通过定量CT(QCT)这种能同步测量骨密度、脂肪分布和肌肉成分的创新技术,对861名20-79岁中国人群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发现:在60-69岁和70-79岁年龄段,女性BMD显著低于男性(P<0.001);内脏脂肪(VAT)在男性中普遍更高,而皮下脂肪(SAT)在女性中更突出;腰大肌脂肪含量(Fp)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在肥胖组达到峰值(5.45±3.50%)。最关键的发现是:VAT和Fp如同"代谢双煞",共同与BMD呈负相关,这种关联在女性中更显著(VAT:R=-0.509,Fp:R=-0.469)。
研究采用三大关键技术:1)使用GE 750 CT扫描仪配合QCT校准模体,实现L1-L3椎体vBMD(体积骨密度)精确测量;2)通过半自动分割在L3层面同步获取VAT和SAT面积(cm2);3)创新性采用150-200mm2 ROI测量腰大肌脂肪含量(Fp),ICC(组内相关系数)达0.941-0.979验证可靠性。
结果部分显示:1)年龄差异:男性BMD峰值在20-29岁(164.16±30.61 mg/cm3),70-79岁降至78.56±29.28 mg/cm3,女性下降幅度更大(174.68→56.69 mg/cm3);2)性别对比:60岁以上女性BMD显著低于同龄男性(P<0.001),但Fp无性别差异;3)肥胖影响:从低体重组到肥胖组,BMD递减(146.72→112.41 mg/cm3),而VAT和Fp递增;4)相关性:VAT与Fp呈强正相关(男性R=0.405,女性R=0.521),二者协同加速骨量流失。
讨论部分指出三大机制:1)VAT分泌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激活破骨细胞;2)肌肉脂肪浸润削弱腰椎机械负荷刺激;3)绝经后女性SAT失去雌激素转化功能。该研究首次建立"腹部脂肪-肌肉脂肪-骨密度"三联征模型,提示临床需关注:中老年女性BMI≥24时,SAT的保护作用可能被代谢危害抵消。局限性在于未纳入80岁以上人群,未来需扩大样本验证。
这项研究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新思路:通过QCT早期识别高VAT和高Fp人群,采取抗炎饮食联合阻抗训练,可能同时改善肥胖和骨健康。正如研究者强调:"腰大肌脂肪浸润程度可能成为比BMI更精准的骨质疏松预警指标。"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