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ohnson行为系统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行为系统的改善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BMC Nursing》:The impact of implementing a nursing care program based on Johnson’s model on the behavioral system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BMC Nursing 1.9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行为系统失衡问题,由Ahvaz Jundishapur医科大学团队开展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基于Johnson行为系统模型的护理方案对6个子系统(成就/排泄/摄入/依赖/攻击-保护/恢复)的显著改善效果(P<0.0001),为心脏术后行为干预提供了理论框架。研究通过三周干预使恢复子系统评分从-163.59提升至198.43,证实该模型可优化护理实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作为治疗严重冠心病的关键手段,每年挽救无数生命。然而,这个看似救命的手术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困境——尽管手术技术日益精湛,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却常常不尽如人意。许多患者在经历"开胸"大手术后,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创伤,还要应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表明15-3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并发症,从伤口感染到肺栓塞,这些并发症往往与患者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

传统护理模式在应对这些复杂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医护人员发现,即使反复叮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那些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仍然难以改变。这就像要求一个人突然改变书写了几十年的字体——意识上明白应该改变,但身体却总是诚实地回归旧习。这种困境促使护理研究者开始思考:是否存在更科学的方法来系统性地重塑患者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Ahvaz Jundishapur医科大学护理团队将目光投向了护理理论家Dorothy E. Johnson提出的行为系统模型。这个诞生于上世纪的理论犹如一盏明灯,将人体视为由8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行为系统,包括从最基本的排泄功能到高级的成就需求。研究人员敏锐地意识到,CABG患者面临的问题恰恰体现了这些子系统的失衡。比如,术后疼痛影响休息(恢复子系统),饮食限制改变营养摄入(摄入子系统),活动能力下降影响独立性(依赖子系统)等。

为了验证这一设想,研究团队在2022-2023年开展了一项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招募了128名CABG患者,采用置换区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三周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该方案基于Johnson模型对患者行为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和干预。研究使用基于Johnson理论自主研发的问卷进行评估,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VI>0.7,Cronbach's α=0.86)。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置换区组法将128例CABG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基于Johnson模型的三周护理干预,内容包括8个子系统的针对性训练。主要评估工具为基于Johnson理论研发的37项问卷,覆盖成就/排泄/摄入/依赖/攻击-保护/性/亲和/恢复8个子系统,采用0-100分量表评估行为变化。数据分析使用ANCOVA控制年龄和基线评分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6个子系统获得显著改善:

  1. 恢复子系统:评分从-163.59±62.03跃升至198.43±72.28,表明患者疲劳管理和身体功能明显提升。这得益于咳嗽训练、睡眠指导和渐进式活动方案。
  2. 摄入子系统:从-135.67±89.20提高到152.75±113.58,反映营养状况改善。干预包括食欲刺激方法、饮食指导和体重监测。
  3. 依赖子系统:从-122.26±45.85变为104.60±53.42,显示独立性增强。通过活动调节训练和情感支持实现。
  4. 攻击-保护子系统:从-62.18±46.58升至52.18±53.54,表明应对能力提升。干预重点是情绪表达和安全教育。
  5. 排泄子系统:从-25.46±33.27改善为19.29±35.61,解决排便问题。措施包括液体管理和便秘预防。
  6. 成就子系统:从-98.98±75.77变为-2.5±71.55,显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通过用药指导和血压监测训练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亲和与性子系统未显示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伊朗文化背景下患者对性和社交话题的回避倾向有关,也可能是短期干预难以改变深层次人际关系模式。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证实了Johnson模型在CABG护理中的有效性,更开创性地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行为干预方案。相比传统护理,该方案具有三个突出优势:首先,它采用整体视角,同时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其次,它提供标准化评估工具,使护理问题可视化;最重要的是,它将护理重点从"疾病管理"转向"行为重塑",为改善心脏术后长期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且局限于单一地区,未来需要在更大人群中验证。此外,如何将这套方案整合到常规护理流程中,仍需进一步探索。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为护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框架,提示护理人员:要改善患者预后,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重塑行为系统。正如Johnson所说,护理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患者重建行为系统的平衡——这不仅适用于CABG患者,或许也能启发更广泛的慢性病管理实践。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