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与跪俯卧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分娩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关键依据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Lateral recumbent position versus kneeling prone position combined with unprotected perineal delivery in natural childbirth: implication for clinical care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8

编辑推荐:

  为探究不同体位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人员开展 “侧卧位与跪俯卧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分娩在自然分娩中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侧卧位能减轻产妇疼痛和焦虑、降低会阴创伤。该研究为临床产妇护理和体位管理提供了循证支持123

  在女性的生育旅程中,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剖宫产虽然能解决部分分娩难题,但它并非毫无风险,像肠道粘连、产后疼痛加剧等并发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负担。相比之下,自然分娩的产妇并发症较少,新生儿结局也更理想,因此,倡导自然分娩成为产科领域的重要趋势。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体位选择和会阴保护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分娩体位和会阴保护方式,会对分娩过程和母婴健康产生不同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自然分娩中最佳体位和会阴保护方式的选择,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为了给临床提供更科学的指导,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其成果发表在《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上。

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时采用的体位不同,将产妇分为侧卧位组和跪俯卧位组。在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伦理原则,确保产妇的隐私和安全。

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详细收集产妇的基本信息,如年龄、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等;记录分娩过程中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各产程的时长、会阴侧切情况、会阴裂伤程度、会阴水肿情况等;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分娩前后的疼痛程度,用自评焦虑量表(SAS)评估产妇的焦虑水平;运用 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 产妇基本特征:侧卧位组和跪俯卧位组在年龄、体重、BMI、孕周、分娩次数和初产妇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这表明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减少了因产妇个体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2. 产程时间:两组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说明侧卧位和跪俯卧位对产程时长没有显著影响,为产妇在分娩体位选择上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
  3. 疼痛和焦虑情况:分娩前,两组的 VAS 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后,侧卧位组的 VAS 和 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跪俯卧位组()。这表明侧卧位有利于减轻产妇分娩后的疼痛和焦虑,提升产妇的分娩体验。
  4. 会阴相关指标:侧卧位组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严重程度和会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跪俯卧位组(所有span data-custom-copy-text="\(P0.05\)")。说明侧卧位能有效降低会阴创伤的风险,促进产后会阴的恢复。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该研究表明侧卧位在自然分娩中具有诸多优势。它不仅不会延长产程,还能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焦虑,降低会阴侧切率,缓解会阴裂伤的严重程度,减少会阴水肿的发生。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产妇护理和体位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循证支持,有助于医护人员为产妇制定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分娩方案,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可能存在记录不准确或未控制的混杂因素,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研究为单中心设计,样本量较小,可能导致统计效能不足,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大样本量,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更全面地评估侧卧位与跪俯卧位在无保护会阴分娩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坚实的依据。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综述:了解猴痘的死灰复燃:非洲近期疫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及经验教训 • 非经典小非编码 RNA: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希望 —— 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