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细胞外 pH 值:肿瘤细胞抵御氨毒性的 “隐藏护盾”—— 肿瘤微环境中 pH 与氨平衡的关键作用

《Cell Death Discovery》:Low extracellular pH protects cancer cells from ammonia toxicity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Cell Death Discovery 6.1

编辑推荐:

  为探究癌细胞如何应对肿瘤微环境中升高的氨水平,研究人员开展了 “低细胞外 pH 保护癌细胞免受氨毒性” 的研究。结果发现,氨抑制癌细胞生长,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抑制溶酶体介导的蛋白水解,低细胞外 pH 可抵消氨的这些影响,这对未来癌症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肿瘤的世界里,癌细胞就像一群 “疯狂生长的侵略者”,它们所处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十分复杂。一直以来,缺氧(Hypoxia)和酸中毒(Acidosis)被视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目光。然而,近年来,氨(Ammonia)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角色逐渐受到关注。肿瘤细胞旺盛的代谢活动使得氨在肿瘤间质液中不断积累,其浓度可达 1 - 10 mM。可目前,人们对癌细胞如何应对这一高氨环境知之甚少,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方向。为了揭开这个谜团,来自挪威北极大学(UiT The Arctic University of Norway)的研究人员踏上了探索之旅。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Death Discovery》上,为我们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细胞实验方面,培养了 A549、A431、HT29 和 HCT116 等多种癌细胞系;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analysis)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分析细胞周期、细胞死亡情况等;借助质谱(Mass spectrometry)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全面分析氨处理后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氨抑制癌细胞生长(Ammonia inhibits cell growth at tumour - relevant concentrations):研究人员在含有不同浓度(0、4、10 和 40 mM)的培养基中培养多种癌细胞系。结果显示,4 mM 能适度抑制多数癌细胞系生长,10 mM 抑制作用更强,40 mM 处理 24 小时后,癌细胞停止生长,数量甚至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氨可使细胞周期分布改变,抑制 DNA 合成,减缓细胞进入 M 期的进程。
  • 氨不触发特定检查点,也不引起细胞凋亡(Ammonia does not trigger the ATR/ATM - mediated checkpoint, nor does it cause apoptosis):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内颗粒增多,细胞死亡增多,但这种死亡并非由凋亡相关蛋白 PARP 或 Caspase 3 的切割引起,而是坏死(Necrosis)。同时,氨暴露也未激活 ATR/ATM 介导的 DNA 损伤检查点,高浓度氨(40 mM )最终会通过 CDK4/6 - Rb 信号通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 G1 期。
  • 氨导致内溶酶体系统多种成分表达增加(Ammonia cause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endolysosomal system):对 A549 细胞进行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后发现,暴露于 4 mM 24 小时后,内溶酶体系统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变化。如溶酶体标记蛋白 LAMP1 和内体标记蛋白 CD63 阳性囊泡的数量和大小都有所增加,这表明氨主要影响内溶酶体系统,导致相关蛋白积累。
  • 氨抑制溶酶体介导的自噬标记物 LC3B 的降解(Ammonia inhibits lysosome - mediated degradation of the autophagic marker LC3B):研究发现,随着浓度增加,LC3B 表达显著上升。但这并非由于自噬增强,而是因为溶酶体介导的 LC3B 降解受到抑制。当细胞外浓度达到 10 mM 及以上时,溶酶体介导的 LC3B 降解基本停止。
  • 低细胞外 pH 抵消细胞外氨的溶酶体促渗效应(Low extracellular pH counteracts the lysosomotropic effect of extracellular ammonia):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外 pH 对氨的作用影响巨大。在低 pH(pH 6.8)环境下,氨对自噬底物降解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对溶酶体蛋白酶 Cathepsin D 成熟的抑制也减轻。这表明低细胞外 pH 可抵消氨的溶酶体促渗效应,减少氨对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碱化作用。
  • 低细胞外 pH 抵消细胞外氨的影响(Low extracellular pH counteracts the effects of extracellular ammonia):在低 pH(pH 6.8)培养基中培养癌细胞时,4 - 10 mM 对 A549、A431 和 HT29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减轻。这说明低细胞外 pH 能有效抵消氨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细胞外 pH 与氨浓度的平衡对癌细胞的生长和命运至关重要。

综合上述研究,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肿瘤微环境中氨的毒性高度依赖细胞外 pH。这一发现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 pH 与氨之间此前未被重视的关系,强调了研究多种病理生理条件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癌症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可以考虑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 pH 和氨浓度来抑制癌细胞生长,或者针对氨代谢相关靶点进行药物研发,为攻克癌症带来了新的希望。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