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蜱传脑炎病毒E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多肽中和策略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Peptides developed against receptor binding sites of the E glycoprotein neutralize 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蜱传脑炎病毒(TBEV)缺乏特效疗法的难题,斯洛伐克研究团队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能特异性结合E蛋白DIII结构域受体结合位点(RBS-1/RBS-2)的环状多肽CP2/CP20。实验证实这两种非细胞毒性多肽可阻断病毒与hBMECs结合,在1.7μM浓度下即实现95%感染抑制率,为开发新型抗TBEV细胞进入抑制剂提供了候选分子。

  蜱传脑炎病毒(TBEV)每年导致约1万例神经系统感染,其中30%患者会出现脑炎等严重症状。尽管疫苗可提供暂时防护,但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病毒通过E糖蛋白的DIII结构域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实现入侵,这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靶点。斯洛伐克兽医大学与斯洛伐克科学院联合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研究,首次系统鉴定了TBEV DIII上两个关键受体结合位点(RBS-1: 300SGLTYTMCDK309和RBS-2: 317APTDSGHDTVVMEVTFSGTKPCR339),并开发出能阻断病毒入侵的中和性多肽。

研究采用噬菌体展示筛选、重组蛋白表达、竞争性ELISA、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通过有限胰蛋白酶消化结合MALDI-TOF-MS鉴定了hBMECs结合的关键RBS序列;利用镍板固相化重组DIII(rDIII)进行三轮噬菌体文库筛选,通过RBS竞争洗脱获得特异性结合克隆;采用E.coli Shuffle表达系统生产含二硫键的环状肽;通过XTT法和溶血实验评估安全性;最终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验证抗病毒活性。

研究结果显示:1)rDIII与hBMECs相互作用验证: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证实重组DIII能结合内皮细胞蛋白和完整细胞。2)RBS定位:质谱鉴定出两个RBS区域,晶体结构分析显示RBS-1完全暴露而RBS-2部分暴露,共同构成结合口袋。3)多肽筛选:从C7C和12-mer文库中获得6种阻断肽,其中环状肽CP2(CNSSKLHMC)和CP20(CDGRPDRAC)对rDIII的ELISA结合值A450>2.2。4)功能验证:10倍摩尔过量的CP2/CP20可完全阻断rDIII与hBMECs结合,免疫荧光显示其抑制效果优于线性肽。5)安全性:6μM浓度下细胞存活率>95%,溶血率<0.14%。6)抗病毒效应:1μg剂量即可完全中和Hypr毒株,在hBMECs感染模型中,0.8 nM CP2和1.7μM CP20分别实现95%和88%的感染抑制。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RBS定位与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开发的环状多肽具有三大优势:1)靶向性明确,直接作用于病毒入侵的关键位点;2)安全性优异,无细胞毒性和溶血效应;3)高效性突出,纳摩尔级浓度即可阻断感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P2/CP20能穿透血脑屏障模型抑制神经侵袭,这为治疗TBEV中枢感染提供了新思路。相比传统抗体药物,这些小分子多肽更易规模化生产且稳定性更好。研究者建议将CP2作为临床前研究候选分子,其作用机制也为其他黄病毒属病毒抑制剂开发提供了范式。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