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肿瘤的领域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让人头疼的疾病,它是由单克隆浆细胞癌变增殖引发的。在美国,MM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已攀升至 18.7%。MM 骨病(MM bone disease,MBD)作为 MM 的显著特征,在 80% 新诊断的 MM 患者中出现。MBD 患者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骼相关事件(skeleton-related events,SREs),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预示着不良预后。然而,其发病机制如同迷雾,至今尚未完全明晰。
江苏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他们通过整合 GEO 数据集、分析临床数据并结合体外实验,发现 MM 骨相关预后基因 LY6E 在 MM 进展、不良预后以及 MBD 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为 MM 的研究和治疗开辟了新道路。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收集了 5 个独立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包括 GSE2658、GSE24080 等,这些数据集包含了大量 MM 患者的样本信息;接着,利用 R 语言的 “limma” 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然后,运用 “clusterProfiler” 包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还构建了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进行模块分析;最后,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验、细胞转染、细胞活力检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 - PCR)等体外实验验证相关结论。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LY6E 作为 Ly6/uPAR 家族成员,参与了 MM 和 MBD 的生物学过程。其高表达不仅推动 MM 疾病进展,还导致患者生存期恶化。虽然研究初步揭示了 LY6E 的作用,但关于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信号网络、基因表达调控以及上下游靶点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为 MM 的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也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望在未来为 MM 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