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氢:菊粉抗肿瘤效应的潜在 “幕后推手”—— 开启癌症治疗新视野

《Scientific Reports》:Molecular hydrogen as a potential mediator of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inulin consump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癌症威胁日益严峻,免疫疗法虽有突破但存在局限。为探究菊粉抗肿瘤机制,研究人员开展菊粉与分子氢( )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菊粉发酵产生的 可能介导其抗肿瘤作用,这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癌症,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且预计在未来 25 年,其威胁将进一步加剧。免疫疗法虽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极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格局,改善了众多患者的预后,但它并非 “万能钥匙”,存在严重的炎症相关副作用,部分患者对其毫无反应。在此背景下,探寻新的癌症治疗策略迫在眉睫。菊粉,作为一种益生元,此前研究已证实其具有抗肿瘤特性,能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增强免疫监视,抑制肿瘤生长。然而,菊粉究竟如何发挥免疫刺激和抗肿瘤作用,其背后的机制却如同迷雾,尚未完全明晰。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Univ. Grenoble Alpe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大胆假设,菊粉发酵产生的分子氢( )或许是介导其抗肿瘤效应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一是动物实验,选用 5 - 6 周龄的雌性 C57BL/6 小鼠,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饲养和处理;二是呼出氢气评估,利用特定的临床前设备,精确监测小鼠呼出氢气的情况;三是吸入氢疗法( ),通过自行研发的设备,让小鼠吸入含有特定比例 的气体;四是细胞实验,培养表达卵清蛋白的 B16 黑色素瘤细胞(B16 - OVA);五是肿瘤植入实验,将肿瘤细胞接种到小鼠体内;六是肿瘤消化和血液样本制备,获取相关样本进行后续分析;七是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细胞的各种指标。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菊粉灌胃短暂刺激 GM 的 产生:研究人员给两组小鼠分别灌胃水或 70mg 菊粉,随后利用实验室研发的设备,监测小鼠呼出的 。结果发现,在菊粉摄入 1 小时后,氢气产生率(HPR)开始上升,2 小时后达到峰值,为 3.7 ± 0.8nmol/s,且至少持续 2 小时。虽然 3 小时后 HPR 有所下降,但 4 小时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基于此,研究人员确定让动物接受 2 小时的 ,以模拟菊粉灌胃诱导的 产生峰值。
  • 菊粉补充和 诱导相似的血液免疫刺激作用: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标准饮食(对照组)、70mg 菊粉灌胃、2 小时的 3% 吸入( 组),每周 5 次,持续 2 周。15 天后采集血液样本,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菊粉和 都能增加循环 T 淋巴细胞、 T 细胞的水平,且都能显著提高 和 γδ T 细胞分泌干扰素 - γ(IFN - γ)的比例,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免疫刺激作用。
  • 菊粉补充和 倾向于诱导相似的抗肿瘤作用:同样对小鼠进行上述三种处理 2 周后,给小鼠皮下注射 B16 OVA 黑色素瘤细胞,继续维持原处理并监测肿瘤生长。结果显示, 和菊粉补充都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且两组之间肿瘤生长无显著差异。虽然由于部分肿瘤过小,无法对所有样本进行免疫浸润分析,但结果表明,两者都倾向于增加肿瘤中产生 IFN - γ 的 和 γδ T 细胞的比例,提示它们通过刺激免疫监视发挥相似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本研究首次提出菊粉发酵产生的 可能是其免疫刺激和抗肿瘤作用的重要介导因素。研究人员开发的 吸入方案模拟了菊粉灌胃后小鼠的 产生模式,且菊粉和 在增强免疫监视、抑制黑色素瘤生长方面表现相似。然而, 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前研究表明,菊粉的抗肿瘤效果可能与 γδ T 细胞受体(γδTcR)激活有关,研究人员推测 可能通过诱导 γδTcR 分子构象变化,激活 γδ T 细胞,但这还需要更多体外实验来验证。此外,其他免疫细胞群体如自然杀伤 T 细胞(NKT)、调节性 T 细胞(Tregs)等,以及 Ifng 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这些假设尚未得到实验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菊粉发酵还会产生其他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虽然 SCFAs 与肿瘤大小的减小有关,但它们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SCFAs 可以通过激活 T 细胞抑制肿瘤进展,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血液中高水平的丁酸和丙酸与抗 CTLA - 4 免疫治疗的耐药性以及循环 Tregs 比例增加有关,且体内给予丁酸会抵消放疗和万古霉素对 B16 黑色素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菊粉发酵会产生多种代谢物,目前无法特异性阻断 产生而不影响其他代谢物,这使得难以完全确定 的介导作用。此外,治疗组小鼠肿瘤较小,样本量受限,个体差异较大,这些因素导致在分析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时无法进行有效的统计比较。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菊粉和 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联系,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无法耐受菊粉的患者,直接给予 或许是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治疗策略。未来,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深入探究 的作用机制,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推动 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为攻克癌症这一难题带来更多希望。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综述:了解猴痘的死灰复燃:非洲近期疫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及经验教训 • 非经典小非编码 RNA: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希望 —— 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