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丁玉强课题组发现Med23参与小鼠海马齿状回发育并影响ADHD样行为的相关机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编辑推荐:
2025 年 3 月 20 日,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丁玉强教授课题组在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发表“ Central Med23 deficiency leads to malformation of dentate gyrus and ADHD-like behaviors in mice” ,揭示了中枢 Med23 缺陷导致小鼠齿状回( DG )畸形和 ADHD 样行为的相关机制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全球患病率约为5%,其主要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行为。ADHD的病因多样,其中遗传因素导致的脑结构和功能缺陷扮演着重要角色,众多研究发现ADHD病人中海马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025年3月20日,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丁玉强教授课题组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发表“Central Med23 deficiency leads to malformation of dentate gyrus and ADHD-like behaviors in mice”,揭示了中枢Med23缺陷导致小鼠齿状回(DG)畸形和ADHD样行为的相关机制。
Med23是中介体复合物 (Mediator )尾部的一个亚基,通过连接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II来调节基因的时空表达。临床研究报道Med23突变与多种脑部疾病相关,包括小头畸形、癫痫和智力障碍,但其在脑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可能的行为后果尚未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Emx1-Cre小鼠进行繁育获得了在神经系统发育早期皮层和海马区域条件性敲除Med23的小鼠,这些小鼠表现出齿状回的严重发育不全并伴有短期突触可塑性的损伤。有趣的是,Med23 CKO小鼠表现出ADHD样的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同时感觉门控和工作记忆也受到损害。重要的是,治疗ADHD的常用药物哌甲酯(MPH)能明显改善Med23 CKO小鼠的ADHD样行为缺陷。此外,还发现MPH以NMDA受体依赖的方式部分恢复了受损的突触可塑性。由此表明,Med23是齿状回形态发生和ADHD发病中的关键遗传因素,为理解ADHD的遗传和病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周冰瑶博士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实验动物中心丁玉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徐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实验中得到了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胡玲青年副研究员、宋宁宁副研究员和昆明动物所李津南老师的大力支持,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张江实验室等资助。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热搜: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