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对 HIV 进行治疗,它就会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尤其是 CD4+ T 细胞(也叫 T4 细胞)。当 CD4+ T 细胞的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人体就会进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体的免疫系统变得非常脆弱,各种机会性感染(OIs)就会趁虚而入,比如结核病、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菌肺炎等,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神经认知障碍、消瘦综合征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
HIV 的 “对抗之路”:治疗与肥胖副作用
1987 年,第一种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齐多夫定(AZT)获批上市,这开启了人类对抗 HIV 的征程。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抗 HIV 药物被研发出来,目前 FDA 已经批准了 33 种 ART 药物,这些药物被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等,它们作用于 HIV 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抑制病毒的复制 。
不过,ART 在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其中肥胖就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研究发现,接受 ART 治疗的 HIV 患者中,肥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比如在一项涉及 14000 多名 HIV 阳性个体的研究中,开始 ART 治疗后,患者的中位体重指数(BMI)总体增加了约 4%,肥胖个体的比例从 9% 上升到了 18% 。这是因为 ART 药物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
另外,研究 miRNA 多态性与 ART 和肥胖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 miRNA 的表达、成熟或与 mRNA 的识别,进而影响 HIV 患者对 ART 的反应和疾病的进展 。未来,深入研究这些关系,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miRNA 在 ART 诱导肥胖中的生物学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
总之,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诱导的肥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难题,而微小 RNA 作为其中的关键调节因子,为我们探索疾病机制和开发新疗法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为 HIV 患者带来更健康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