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它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但术后复发难以避免,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和靶向治疗等辅助手段也只能有限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对 CCA 的治疗至关重要。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可能是治疗 CCA 的有效药物。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iscover Oncology》上,为 CCA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从多个数据库筛选 Iso 治疗 CCA 的潜在靶点;接着,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与 Iso 的结合稳定性;随后,进行体外实验,使用人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 和 RBE),开展 CCK-8、集落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 侵袭等实验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指标;最后,构建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并通过苏木精 - 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析肿瘤组织。
Iso 和疾病靶点数据库及 “Iso - CCA - Target” 网络图:经数据库搜索,确定 Iso 有 103 个潜在靶点,CCA 相关靶点共 3199 个,二者交集有 50 个潜在靶点,构建出 “Iso - CCA - Target” 网络图。
GO 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揭示 Iso 治疗 CCA 的机制:对 50 个潜在靶点进行 GO 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对化学刺激的反应、细胞死亡等功能。KEGG 富集分析表明,Iso 对 CCA 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 PI3K/AKT 信号通路调节。
核心靶点筛选和分子对接结果:经分析,确定 AKT1 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其与 Iso 结合稳定,结合能为 - 9.9 kcal/mol。
Iso 抑制 CCA 细胞增殖:CCK-8 实验表明 Iso 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 CCA 细胞增殖,克隆实验也证实其抑制作用,且 Iso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 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
Iso 抑制 CCA 细胞的侵袭和上皮 - 间质转化(EMT):划痕愈合实验和 Transwell 侵袭实验显示 Iso 有效抑制 CCA 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 检测发现 Iso 可调节 EMT 相关蛋白(N-cadherin 和 E-cadherin)表达。
Iso 抑制体内肿瘤生长:构建裸鼠皮下 CCA 肿瘤模型,给药后发现 Iso 可抑制肿瘤生长,对小鼠体重无影响,HE 染色见肿瘤组织坏死,免疫组化分析显示 Iso 下调 Ki67、CD31 和 p-AKT 表达。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首次揭示 Iso 可通过 PI3K/AKT 通路抑制 CCA 进展,AKT1 可能是 Iso 治疗 CCA 的靶点。虽然目前尚未用抑制剂证实 AKT1 是 Iso 的直接靶点,且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为 CCA 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和治疗靶点,推动胆管癌治疗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