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Systematic optimiz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re recombinase for precise genome editing in mice
编辑推荐:
为解决 Cre-Lox 系统在小鼠基因编辑中存在的成本高、时间长、重组不可预测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 Cre 介导重组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种因素影响重组效率,如 loxP距离等。该研究为优化 Cre 介导重组提供框架,提高实验精度,降低成本。
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广袤领域中,小鼠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编辑技术对于揭示基因功能、模拟人类疾病等方面至关重要。其中,Cre-Lox 系统堪称基因编辑的 “魔法剪刀”,自 20 世纪 80 年代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小鼠基因编辑,可实现基因的靶向删除、易位、倒位等操作,还能用于构建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在神经科学、癌症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然而,这把 “魔法剪刀” 并不完美。使用该系统成本高昂,构建条件性等位基因约需 16000 - 18000 美元,耗时长达 7 - 9 个月;重组效率也不尽人意,存在不可预测性,比如在目标组织中会出现重组嵌合现象,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此外,虽然已有研究表明 Cre 驱动菌株、lox
P位点间距离等因素可能影响重组效率,但缺乏系统性研究,不同因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为了解开这些谜团,美国杰克逊实验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 for Mammalian Genetic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为优化 Cre-Lox 系统在小鼠基因编辑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利用
Bxb1 重组酶系统,将含有不同 lox
P位点间距离的构建体整合到小鼠基因组的特定位置,成功创建了多个携带条件性等位基因的小鼠品系。其次,通过交配实验,将不同的 Cre 驱动菌株与携带条件性等位基因的小鼠杂交,获得 F1 代 offspring,运用 PCR 和探针检测等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重组效率和嵌合情况。此外,还对小鼠的组织样本进行处理,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从细胞层面研究重组效果。
研究结果如下:
- Cre 驱动菌株和 loxP间距离对重组和嵌合的影响:研究人员以 R26 位点为研究对象,评估了 Ella-cre、CMV-cre 和 Sox2-cre 三种常用 Cre 驱动菌株在不同 loxP间距离下的重组效率和嵌合情况。发现 Sox2-cre 在 loxP间距离不超过 10kb 时重组效率较高,且随着 loxP间距离增加,三种 Cre 驱动菌株的重组效率均下降。例如,在 loxP间距离为 0.8kb 时,Sox2-cre 与 R26-0.8kb flox 组合的后代中,79% 表现出重组;而当距离增加到 15kb 时,Sox2-cre 与 R26-15kb flox 组合的后代均未发生重组。这表明研究人员在设计实验时,若期望实现完全重组,应将 loxP间距离设计为小于 4kb;若想获得嵌合重组,可将距离设定为大于 8 - 10kb。
- 突变 loxP位点时的最佳重组距离:通过构建含有不同突变 loxP位点间距离的双 loxed 倒向开放阅读框(DIO)小鼠品系,研究发现使用突变 loxP位点时,loxP间距离小于 3kb 时重组效率较高。如 Sox2-cre 与 R26-DIO-1.1kb 组合的后代中,81% 表现出重组;随着距离增加到 8.1kb,重组效率降至 18%。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设计 DIO floxed 等位基因时,为提高重组效率,loxP间距离应小于 3kb;若希望获得更多嵌合个体,可将距离设为约 8kb。
- 野生型与突变型 loxP位点的比较:研究人员构建了携带不同 loxP位点(野生型或突变型 lox71/66)且 loxP间距离固定为 6.9kb 的小鼠品系,发现使用野生型 loxP位点可显著提高重组效率。例如,在与 Sox2-cre 杂交时,携带野生型 loxP位点的小鼠重组效率从 0% 提升至 42%。同时,通过对 Rhbdf1 基因的研究发现,当突变 loxP位点间距离从 6.9kb 缩短至 2.9kb 时,重组效率明显提高,这表明对于高效的 Cre 重组,突变 loxP位点间的最佳距离小于 3kb。
- 合子型对重组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杂交实验,发现杂合型 floxed 等位基因的小鼠在与 Cre 驱动菌株杂交时,重组效率高于纯合型。例如,在 Ella-cre 与 R26-2.25kb 的杂交实验中,杂合后代的重组率为 38%,而纯合后代仅为 14%。这表明在实验设计中,选择杂合型 floxed 等位基因可能更有利于提高重组效率。
- 繁殖者年龄对重组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不同年龄的 CMV-cre 和 Sox2-cre 雌性小鼠与携带不同 floxed 等位基因的雄性小鼠杂交,发现繁殖者年龄对重组效率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过年轻(小于 10 周龄)或过老(大于 25 周龄)的繁殖者,其后代的重组效率较低,最佳繁殖者年龄在 8 - 20 周龄左右。
- 不同基因组位点的重组效率:研究人员利用 Sox2-cre 与 12 种不同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品系杂交,这些品系的 floxed 等位基因位于小鼠基因组的不同区域,且 loxP间距离均小于 4kb。结果发现,无论染色体位置如何,重组效率都较高,表明条件性基因敲除等位基因在 loxP间距离小于 4kb 时,在不同基因组位置都能实现高效重组。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本研究系统地优化了小鼠中 Cre 介导的重组过程,明确了多种因素对重组效率的影响,为设计携带野生型和突变型 loxP位点的 floxed 等位基因提供了指导原则。研究发现 Sox2-cre 在重组过程中表现优异,使用野生型 loxP位点时,最佳 loxP间距离小于 4kb;使用突变型 loxP位点时,最佳距离小于 3kb。此外,研究还表明,只要 loxP间距离小于 4kb,在不同基因组位置都能实现高效重组。这些发现加深了人们对 Cre 介导重组的理解,为未来的基因编辑实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构建更好的小鼠疾病模型,例如在癌症研究中,通过控制重组效率和嵌合情况,模拟人类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总之,该研究对于推动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