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Parkinson's Disease》: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to modulate neural activ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聚焦帕金森病(PD),探讨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技术。NIBS 包括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电刺激(TES)和超声神经调节等,虽临床应用受限,但可调节大脑和网络活动。文章梳理了其作用机制、对 PD 患者脑活动的影响,为 PD 治疗提供新思路。
帕金森病治疗现状与非侵入性脑刺激的应用前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目前,药物治疗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主要治疗手段,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药物治疗虽能缓解部分症状,却会引发运动并发症;DBS 对一些症状效果不佳,且手术存在风险。
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为 PD 治疗带来新希望。它基于增强适应性或逆转病理活动可缓解症状的原理,通过调节大脑网络活动发挥作用。NIBS 技术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和超声神经调节,这些技术可经颅骨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避免了手术风险。不过,其临床效果尚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刺激技术、位点和参数选择的不确定性。因此,深入研究 NIBS 对神经活动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及其作用机制
TMS 是一种常用的 NIBS 技术,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线圈,产生时变电磁场来刺激神经元组织。刺激频率不同,效果也不同,低频(低于 1Hz)通过长时程抑制(long - term depression,LTD)产生抑制作用,高频(高于 5Hz)则通过长时程增强(long - term potentiation,LTP)产生兴奋作用。例如,theta - burst 刺激(theta - burst stimulation,TBS),它以特定频率和间隔发放脉冲,连续应用(continuous theta - burst stimulation,cTBS)可降低兴奋性,而间歇性应用(intermittent theta - burst stimulation,iTBS)则增强兴奋性。
TES 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等。TDCS 通过恒定电流影响神经递质、胶质细胞等,调节皮质兴奋性,阳极刺激促进神经元活动,阴极刺激则抑制活动。TACS 通过正弦波函数改变电流方向,使神经元膜电位产生节律性波动,进而影响大脑振荡,不同频率的 TACS 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各异,如 gamma TACS(75Hz)可降低局部 GABA - A 抑制,beta TACS(20Hz)可消除胆碱能短潜伏期传入抑制并诱导长时程的 N - 甲基 - D - 天冬氨酸(N - methyl - D - Aspartate,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
超声神经调节是新兴的 NIBS 技术,利用低强度超声刺激调节神经元活动。其频率范围为 0.2 - 1.1MHz,可穿透颅骨,聚焦性强,能刺激到更深的皮质下结构。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激活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声孔形成、诱导跨膜电容电流和引发沿轴突传播的机械波等多种机制。
研究非侵入性脑刺激神经反应的方法
量化 NIBS 对神经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影响有多种方法。TMS 可通过测量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幅度、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ce period,CSP)等参数评估兴奋性和信号传递变化。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可记录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将原始时间序列数据转换到频率域,能量化特定频率振荡的贡献,分析不同频率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了解大脑网络的通信情况。不过,由于刺激会产生强伪影,研究刺激的即时在线效应存在方法学挑战。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通过观察与神经活动相关的血管反应(血氧水平)来推断神经活动,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在静息和任务执行期间评估 NIBS 对大脑活动的影响。
帕金森病患者的脑活动异常及非侵入性脑刺激的作用
PD 患者存在广泛的皮质兴奋性改变,如 MT 降低、MEP 幅度增大,表明静息时皮质脊髓运动输出增加;抑制性皮质通路活动减弱,表现为静息时短间隔皮质内抑制(GABAergic short - 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SICI)降低,部分情况下 CSP 缩短。
在振荡活动方面,PD 患者大脑区域内和区域间存在病理改变,最明显的是运动网络在静息和运动时 beta 频段(13 - 35Hz)过度同步化。临床 DBS 和药物治疗可降低丘脑底核 beta 功率,改善运动症状,尤其是运动迟缓(bradykinesia)和僵硬(rigidity)。此外,gamma 振荡(60 - 90Hz)在多巴胺能治疗后增加,与运动改善相关,但过高的 gamma 功率又与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levodopa induced dyskinesias,LID)有关;theta(4 - 8Hz)和 alpha(8 - 13Hz)频段也存在异常。
在神经血管活动方面,PD 患者在运动和非运动网络的局部和区域间通信存在明显改变,运动任务相关的 fMRI 研究显示,患者的壳核、初级运动皮层(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和小脑活动减少,而顶叶和运动前皮质区域活动增加。
NIBS 对 PD 症状有一定治疗效果。例如,高频 rTMS(high -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HF - rTMS)作用于 M1 或 SMA 可改善运动功能,低频 rTMS(low -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 - rTMS)作用于 SMA 或前 SMA 对 LID 可能有治疗作用;rTMS 和 TDCS 作用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可改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不过,NIBS 的效果通常比药物和 DBS 小,将行为结果与神经生理标记物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 NIBS 的疗效。
不同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
多项研究探讨了 TMS 对 PD 患者脑活动的影响。单脉冲 TMS 研究发现,刺激 M1 或 SMA 可抑制丘脑底核的 beta 功率,使感觉运动区的病理增强 beta 功率恢复正常,还能受药物和 DBS 等因素影响。rTMS 研究中,HF - rTMS 作用于 M1 可改善整体运动功能和运动迟缓,增加尾状核等区域的 fMRI 活动;HF - rTMS 作用于 SMA 可调节小脑和丘脑等区域的活动,改善运动症状;LF - rTMS 作用于 SMA 或前 SMA 可调节与运动相关区域的连接性,对 LID 和步态冻结(freezing of gait,FOG)有一定治疗效果。
TES 研究中,阳极 TDCS 作用于左侧 M1 可降低任务执行时左侧感觉运动区和右侧额顶叶区域的 beta 功率,改善运动症状;阳极 TDCS 作用于左侧 DLPFC 可改善执行功能和延迟回忆;TACS 研究发现,20Hz TACS 作用于 M1 可减少手指敲击时的幅度变化,4Hz TACS 结合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降低 beta 振荡。
超声神经调节研究较少,现有研究结果不一。部分研究发现,超声刺激可改善部分 PD 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但也有研究未发现明显效果,且研究存在设计缺陷,结论需谨慎解读。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NIBS 可调节 PD 患者大脑活动,改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但研究存在局限性。不同 NIBS 技术对不同靶点的作用效果各异,且脑活动改变与临床症状改善的关系尚不明确。未来研究应考虑患者的症状异质性和病理亚型,优化刺激技术、协议和靶点选择,深入研究 NIBS 的状态依赖性,开发闭环刺激系统,提高 NIBS 治疗 PD 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