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发获突破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学与抗病毒策略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刘庆伟等在黄忠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发针对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这是国际上首次尝试开发CA16基因工程疫苗,结果显示,基于VLP(病毒样颗粒)的CA16疫苗策略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开发兼抗EV71(肠道病毒71型)和CA16的双价手足口病疫苗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疫苗》杂志上。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EV71和CA16是主要致病原,两种病毒均可导致儿童神经症状甚至死亡,前者造成重症的比例要高于后者;有一小部分患者甚至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201
-
复旦大学新方法实现无创诊断肝纤维化
由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教授王吉耀带领的肝纤维化研究小组,经过十余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靶向于整合素αvβ3受体的分子影像可识别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肝脏病学》上。 据了解,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等进展至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因此,早期识别肝纤维化的存在,在慢性肝病的诊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在决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时,除了参考肝脏炎症情况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是否存在纤维化以及纤维化的程度。 目前,临床上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但由于它们是有创检查,可引起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不适合用于进行慢性肝病患者的筛查
-
同济大学Cell Res提高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利用高渗透压可提高体细胞的重编程效率,并揭示了其分子作用机制。相关论文“Stress-mediated p38 activation promotes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发表在重要核心期刊《Cell Research 》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现任职于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谢欣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与重大疾病相关性研究及新药发现以及小分子化合物调控干细胞命运的研究及新药发现。2
-
Nature重大突破:最复杂的环路
生物通报道 利用基因作为互换元件,合成生物学家曾成功地设计出能够执行如感知环境条件等新功能的细胞环路(cellular circuits)。然而由于一个关键的瓶颈,难于组装彼此互不干扰的遗传组分,使得这些回路的复杂性受到限制。不同于硅芯片上的电子电路,细胞内的生物环路无法在物理上相互隔离。“细胞可以说像一个墨西哥玉米煎饼,它将所有的东西混合在一起,”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副教授Christopher Voigt说。因为所有阅读基因和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机器被混杂在一起,研究人员必须小心对待控制他们合成环路每个部分的蛋白质,避免阻碍环路的其他部分。Voigt和他的学生们现在开发出了互不干
-
我学者开发出高效药物合成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原始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技术。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化学》上,并得到审稿专家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创新药物包括化学药和生物药两类。近20年,全球每年审批的新药仍以新化学实体药为主,约占70%以上。美日欧为全球主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市场,其中美国约占全球上市新药总销售额的61%。而我国医药产业生产的化学药品97%以上为仿制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以及制药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同时,近十年来,尽管新药研发投入在增长,全球产出的新化学实体分子数却在逐年
-
“将干细胞技术带到病床边”
“我毕生的目标便是将这种干细胞技术带到病床边,带到病患前,带到诊所中……”50岁的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得知自己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在电话里向采访他的记者这样说道。 因为“发现成熟细胞能够通过再编程而具有多能性”,山中伸弥与79岁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爵士分享了这一生物及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对于二人获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科学家John Hardy就表示:“我相信从事发育生物学以及疾病机理研究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都会为诺贝尔奖的这一杰出而明智的选择叫好。无数实验室的工作都构建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基础之上。” 其实,专能细胞功能的不可逆性曾一度被当成是教条,而戈登向它发出了挑战,
-
2012诺奖得主:得奖技术是什么
生物通报道:昨日传来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最新消息: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奖,获奖理由是“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恢复多能性”。那么具体来说这是一种什么技术呢? 获得此次殊荣的技术是指“能将成熟细胞重编程回到干细胞状态,从而能分化成体内任何其它类型的细胞。”其中Gurdon教授利用了肠道样品克隆出了蛙,而山中伸弥教授则是改变了基因,令细胞重新编程。诺贝尔委员会表示,“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完全革新了我们对于发育和细胞分工的看法,现在我们知道了成熟细胞并不是永远局限于其专职状态”。“教科书已被改写,新的研究领域出现
-
Cell子刊细胞转分化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在大脑中生成新神经元或许并没有原来认为的那样困难。仅利用两种蛋白质,无需细胞分裂,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在来自人类和小鼠的培养细胞中将称作周细胞的脑细胞重编程为了神经元。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4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对于患有退行性脑部疾病的患者有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主要作者、慕尼黑大学的Benedikt Berninger说:“我们还没有到达那一步,但有希望的是我们能够最终通过原位编程治疗如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自2011年以来,包括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家Marius Wernig在内的科学家们均利用三至
-
山中伸弥:毕生目标是将干细胞技术带到病床边
记者 赵路 “我毕生的目标便是将这种干细胞技术带到病床边,带到病患前,带到诊所中……”50岁的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得知自己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在电话里向采访他的记者这样说道。 因为“发现成熟细胞能够通过再编程而具有多能性”,山中伸弥与79岁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爵士分享了这一生物及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对于二人获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科学家John Hardy就表示:“我相信从事发育生物学以及疾病机理研究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都会为诺贝尔奖的这一杰出而明智的选择叫好。无数实验室的工作都构建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基础之上。” 其实,专能细胞功能
-
中科院Nature文章干细胞研究突破性进展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研究所院与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ndr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produce live transgenic mice”的文章,获得了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成功建立了来自孤雄囊胚单倍体胚胎细胞系,并进一步验证将这些细胞注入到卵母细胞后产生了健康的小鼠。相关成果发布在9月3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周琪研究员、赵小阳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周琪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化与去分化机制、体细胞重编程、干细胞可塑性和全能性及体细胞可塑性方面的研究,并
-
analytica China2012展示监测甲醛、PM2.5污染的创新技术
本报 (讯) 工业和科学技术在帮助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低碳、绿色、环保”等词汇和理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当今一些热议的如地板甲醛超标、水污染、PM2.5空气污染等生活环境问题,慕尼黑上海生化分析展(analytica China)将在其今年10月16-1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期间展出来自世界各国先进的生化环境检测技术及尖端仪器设备,更好地解决环境检测问题。地板甲醛含量检测:还业主一个绿色空间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是人造板制造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它们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残留的或未参与反应的甲醛,最长释放期可
-
两篇Nature技术文章介绍基因组组织
生物通报道:染色体构象捕获(3C)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对于基因组空间组织构架的理解。然而目前推测染色质相互作用,却受限于两个方面的困难:其一是生成高分辨率信号,其二是从多个背景来源中分辨信号。 近期两项最新的研究报道了这些方面的技术进展,第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种高分辨率4C-seq 新型工作流程和计算通道,第二篇则报告一种新策略,能同时消除Hi-C数据中多个背景来源。虽然十年前我们就获得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线性图谱,但是对于其空间组织的破译,还才刚刚起步。最近的研究表明,远程基因组元件,如增强子和启动子,能通过染色质相互作用被带入其它区域,调控临近位置的基因转录。这打破了我们之前对于基因调控的理解,也指
-
Nature重要论文:糖尿病治疗的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卡罗林斯卡学院、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和澳大利亚生物制药公司CSL Limited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在小鼠和大鼠的实验中阻止了II型糖尿病形成,并逆转了已建立疾病的进展。这项研究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被描述为糖尿病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系Ulf Eriksson教授说:“呈送这些研究结果的感觉真好。我们在1995年就发现了VEGF-B,自那时以来VEGF-B项目长期滞留在荒野之中,现在我们获得了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发现。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VEGF-B抑制可用于预防和治疗II型糖尿病,这用一种候选药物就能做
-
抑制疾病提高诊疗效率 基因测序技术亮相analytica China
本报 (讯) 基因测序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从1977年第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在如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随着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与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自身研究的探索欲望在不断地加强。而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加大对基因测序仪器和技术的需求,记者从慕尼黑上海生化分析展处了解到,此次由analytica China 2012 举办的生化分析展会上将展出来自各企业的先进基因测序仪器设备及相关技术,使人们对基因测序的应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截至目前已有60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参与到这场生化分析盛宴当中来。 基因预测有效提高癌症等疾病诊疗 以
-
轻松掌握细胞培养秘诀 Gibco推出最新技术讲座
免费在线讲座,与您分享秘诀和技巧,助您改善细胞培养立即注册参加我们免费的在线讲座-细胞培养最佳实践&改善培养结果的秘诀,由美国马里兰生物技术研究所(BioTechnical Institute of Maryland)主任Timothy Fawcett博士主讲。在线讲座议程:•体外培养系统和影响细胞培养的因素•培养基的组分和配方•血清的性能特点•细胞培养生产力以及细胞生长周期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复苏细胞的秘诀和技巧* 在线讲座注册及观看时间: 即日起 至 2012年12月30日立即注
-
以神经炎症为突破口研究老年痴呆获进展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朱丹萍)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研究员胡文辉领衔的课题组在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快报》上报道称,氨基哒嗪类化合物作为神经炎症抑制剂,能有效缓解模型动物认知和记忆能力的减退,从而标志着课题组在治疗老年痴呆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介绍,阿尔茨海默氏症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的致死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目前,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现有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却不能逆转疾病的进程。 当前,随着潜在的重磅药物semagacestat(Eli Lilly)、bapineuzuma
-
Nature子刊突破性研究:破译胶原的密码
生物通报道:胶原是连接细胞形成组织和器官的纤维状蛋白,人体是生产胶原的专家,而科学家们也一直希望能在实验室中合成这一物质。美国Rice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胶原合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将有望帮助人们进行新药设计和研发。Rice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成功合成胶原之后,展开了深入研究来分析胶原的结构和形成及其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Rice大学的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副教授Jeffrey Hartgerink及其学生Jorge Fallas开发了一个新计算机程序,能够预测纳米级胶原的最稳定结构。在自然界中,正是这些微小的胶原结构结合成链组成了机体的结缔组织。Hartgerink和Fallas根据他们的软件合成并测
-
新技术可将数据保存3亿年
日本日立公司日前宣布发明一项数据存储新技术,以石英玻璃作为记录载体,数据存储的年限可超过3亿年,适用于长期保存重要的资料档案等。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站9月25日报道,日立公司瞄准市场上对数据长久保存的需求,联合京都大学科研人员投入此项技术研发。新技术是用激光在厚2毫米、边长2厘米的方形石英玻璃板上刻录数据,数据记录层共分4层,提高了存储容量。 目前一张石英玻璃板可保存数据40MB,日立公司计划将其容量提升到750MB,并用它记录人类基因组的数据。 实验中,石英玻璃载体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加热2个小时,它保存的数据依然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完整读取,耐久性非常高。
-
德研究发现预防心衰的方法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 综合我社驻伦敦记者黄堃、驻柏林记者郭洋报道,新一期英国《自然·通信》杂志刊登报告说,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抑制两种分子的功能,可以防止实验鼠心肌肥大和由此引发的心力衰竭。这一发现有助开发出治疗人类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药物。心肌肥大是心脏在面临无法输出足够血液等情况时,心肌为应对压力而过度生长的情况。如果肥大的心肌不能恢复正常,它往往会导致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小核糖核酸212和小核糖核酸132两种分子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心肌肥大的实验鼠体内,这两种分子的含量会较高。如果人为把实验鼠体内这两种分子
-
科学家开发出新的癌症检验方法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个由巴西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查癌症患者染色体变化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这种方法较之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更加敏感和快速。 这项科研成果的论文刊登在《血液》周刊上,参与该科研项目的科学家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巴西里维拉?布莱多细胞治疗中心的科学家。 论文称,检查染色体异常可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因此,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使用传统的检查染色体变化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检验人员需在显微镜下对细胞一个一个地进行检测,往往要延迟几天才能提供结果,并且只能对20个肿瘤细胞进行化验,这种细胞数量上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