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英找到预防脑部疾病中脑细胞死亡的方法

    未来有望用一种药物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7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预防罹患朊病毒病的实验鼠脑细胞死亡的方法,并认为可以用来预防其他脑部疾病中大脑细胞的死亡。因此,科学家们未来有望使用单一药物来治疗诸如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一系列脑部疾病。研究成果5月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在线版上。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廷顿氏舞蹈病以及朊病毒病(如人类形式的疯牛病)等在内的很多神经变性疾病都会导致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堆积,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在最新实验中,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证明,在罹患朊病毒病的实验鼠身上,随着这种折叠错误的蛋白在实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08

  • 金花菌植入茶叶 台湾突破微生物制茶技术

       台湾发展研究院台湾茶业研究所5月4日首度对外发表将金花菌植入茶叶的发菌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制茶技术,使台湾茶产业跨足微生物制茶技术阶段,让台湾成为全球第2个能掌握有效发菌技术专业领域的地区。    5月4日日适逢台湾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庆,台湾发展研究院台湾茶业研究所也对外公布了让台湾茶引以为傲的上述茶叶发菌技术。    台湾发展研究院茶研所长陈文章及3位副所长辜文彦(结构生物学博士)、翁育萍(分子生物学博士)及左如玉(制茶师)所率领研发团队,成功突破发菌技术,并与台湾茶结合,将茶汤苦涩味去除,让茶汤颜色更漂亮、口感更柔软、甘醇。&nbs

    来源:工商时报

    时间:2012-05-08

  • 《细胞》:新一代测序技术帮助发现重复基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Human-Specific Neural SRGAP2 Genes by Incomplete Segmental Duplication”的文章,利用新型测序技术,发现了将人类与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的一种关键特征:一个基因的重复拷贝,这项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在线版上,与同期的另外一篇文章,共同揭示了这个人类独有的基因拷贝的奥秘。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Evan E. Eichler教授,这位人类遗传学家入选了刚刚公布的美国2012年科学家新增院士,他与另外一位科学家共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7

  • Nature子刊:新方法解析癌症基因组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机方法ABSOLUTE可帮助克服这些复杂因素。ABSOLUTE是通过相对测量DNA量在绝对(每个细胞)基础上计算遗传改变推断每个样本的纯度和“倍数性”(每个癌细胞中基因组数目),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癌症潜在遗传变异的更详实的图谱。这一研究发布在4月29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上接:Nature子刊:癌症基因组的全新视图 ABSOLUTE还揭示出了一些不可能被克隆,或并非存在于每个肿瘤细胞中的变异。随着肿瘤的生长,癌细胞进一步突变,有时候生成带有独特遗传变异的“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7

  • 中国利用超声电子支气管镜技术破解肺癌诊断难题

     记者日前从第三军医大学获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利用超声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不仅能准确地检测肺癌的严重程度及分期,还能在检查的同时取样活检,避免了开刀取样的痛苦,破解了肺癌诊断难题。  该院呼吸科吴国明教授介绍说,超声电子支气管镜即在支气管镜前段装一个小的超声探头,把支气管镜和超声结合在一起,这样能看到支气管壁外面有没有肿大的包块或淋巴结。肺癌如果转移,纵膈淋巴结肿大,用这种技术就可以检查出来。  据了解,超声电子支气管镜还能看到纵膈(即胸口中间)的肿瘤。以往对这类疾病的诊断通常在支气管镜下做经支气管淋巴结活检或纵隔镜检查,但这两种方式存在准确度差、取材不满意、风险高、创伤大、住院时间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07

  • 日研究人员开发出判断多发性硬化症疗效的新方法

    新华网东京5月4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大阪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血液检测方法,能够提前判断常用治疗药物培他干扰素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是否有效。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细胞会错误攻击神经元髓鞘,造成患者出现视觉障碍、肌肉无力等症状。通常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都采用注射培他干扰素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对约60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对三分之一的患者并无效果。研究人员从这些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液中检测到一种名为“Semaphorin4A”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这种蛋白质通常应附着在细胞表面,吸引周围的免疫细胞,不知为何脱离细胞大量进入血液。血液中这种蛋白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07

  • 青年科学家连发两篇Nature 获得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时松海教授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他曾于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有关谷氨酸受体的神经元突触调节研究成果入选了当年的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他当年年仅27岁,并且还由此获得了“青年科学家奖”最高奖。近年来时松海加入了纪念斯隆-卡特琳癌症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陆续发表了不少重要的成果。在Nature5月3日的在线版上,时松海研究组接连参与了发表两篇文章:Preferential electrical coupling regulates neocortical lineage-dependent microcircuit assembly和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4

  • 悬浮技术可大规模制造鼠干细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5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悬浮干细胞培育新技术,可大规模、低成本地制造出足够多的干细胞,用于医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尽管干细胞广泛地用于新药测试中,但科学家们一直很难通过一次培养制造出足够多的可用干细胞。一般而言,干细胞在培养物表面生长,而表面必须被剔除,接着,其他类型的细胞分化出培养物的表面以防止干细胞死亡。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获得干细胞的方法,因为这一过程无法廉价制造出足够多的干细胞供研究人员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5-04

  • 科学家发现直接克隆大片段DNA方法

    众所周知,微生物能够产生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比如抗生素(红霉素),抗癌药物(埃博霉素)以及杀虫剂(阿维菌素)等等。近年来盛行的细菌基因组测序工程表明,细菌染色体上存在着大量未鉴定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又称为“孤儿基因簇”。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是由聚酮合成酶(PKS)和非核糖体多肽合酶(NRPS)等大型复合酶合成的。但是由于一些细菌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生长,或者这些“孤儿基因簇”在实验室条件下是沉默的。因此,将这些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到大肠杆菌的载体上,通过修饰或者替换启动子,然后在一些生长快,易培养和遗传操作简单的异源宿主中表达,是一种发现这些沉默天然产物的有效方法。而且,这些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2-05-04

  • 学者称我国重科学轻技术 亟需去除职称歧视

    2012年2月,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包含500万元人民币)分别授予90岁的建筑学家吴良镛和92岁的物理学家谢家麟,以表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但是,自从2000以来,中国的国家科技一等奖在今年已经是第八次轮空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缺少长久且有影响的科技成果诞生。一种可能的解释认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只关注发表科研论文而忽视了论文本身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极不平衡,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常常忽略他们科研论文对技术发展的意义,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也常并不被重视。 论对科研项目的贡献上,技术人员(如工程师等)应该得到与科研

    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时间:2012-05-04

  • 讲座: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您是否拥有珍贵的肿瘤等样本而希望充分利用它们?您是否正在评估精准测序与成熟芯片对您研究的价值?来参加我们的讲座吧,让Affymetrix带您迈出解析奥秘的第一步!基因芯片技术正深入到人类遗传和疾病研究的各个方面。随着多年来在探针设计、标准化方法、严密的统计学方法及数据分析方面的经验,这个技术趋于稳定成熟。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鉴定疾病相关基因,鉴定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和关键分子,为疾病分子诊断筛选标志分子,为疾病治疗筛选靶分子及用于预后分析等等。这里有疾病研究的典型案例,期待与您一起分享!第一部分:基因芯片与深度测序比肩起舞基因芯片与测序技术合力破译癌症基因组第二部分:从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3

  • 华大基因参与“百个人类腺病毒测序项目”,探索腺病毒的预防治疗新方法

    2012年5月2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眼耳科医院、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达成一致共识,将联合开展“百个人类腺病毒测序项目”。该项目旨在揭示腺病毒进化的分子基础,从基因水平上深入了解其致病机理及新病原体出现的内在因素,为腺病毒的预防及治疗奠定重要的遗传学基础。据协议,这100个腺病毒样本将由全球的科研人员提供,主要包括一些引起呼吸道疾病、胃肠疾病和眼部疾病的腺病毒。人类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Ad)是一种D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最初,腺病毒被认为是一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而目前已知它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眼部疾病、消化道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2-05-03

  • 厦门大学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细胞自噬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机制。但是这种自噬“信号”如何传递给细胞从而使其“执行”自噬过程,则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近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课题组成功找到高等动物细胞在生长因子缺失条件下,启动自噬的部分“密码”,从而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今天,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文章的形式刊发了这项研究成果,并配发专门评述。 所谓自噬,是指细胞消化自身蛋白质或细胞内的结构(细胞器)的一种自食现象。通过这种现象,细胞可以降解、消除和消化受损、变性、衰老和失去功能的细胞器和变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细胞的生存和修复提供必须的能量。有关实验表明,包括肥胖症、糖尿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5-03

  • Science:准确定位5hmC的新方法

    作为第六种碱基,5-羟甲基胞嘧啶(5hmC)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这种碱基的确切功能仍在研究中,但普遍认为它参与了DNA去甲基化或基因表达调控。若要了解5-hmC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人员必须清楚它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为此,剑桥大学和Babraham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定位基因组中单个位点上的5mC和5hmC。该成果于4月26日发表在《Science》在线版上。5-hmC是5-mC的羟基化形式,1952年在噬菌体DNA中首次发现。几十年来,羟甲基胞嘧啶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它对于噬菌体DNA的保护作用。直至近两年,研究人员才发现它在人和小鼠大脑以及胚胎干细胞中广泛存在,可通过TET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2

  • 新方法合成二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

    二苯并呋喃是许多活性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核心结构单元。但是传统的合成方法存在合成路线长,原子利用率低等诸多缺点。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博士研究组利用铜催化的C−H键活化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的二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有机快报》上。 该方法以邻芳基苯酚为底物,利用溴化亚铜为催化剂,通过C−H键活化的方法一步关环醚化反应得到二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该反应具备合成效率高、原子经济性好等诸多优点,为今后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将该方法有望拓展到其它杂环体系的合成中。 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2190)和中

    来源: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12-05-02

  • PNAS:新技术,实现高分辨率3D组织成像

    生物通报道  实时、三维显微组织成像有可能为医学领域例如癌症诊断、微创手术及眼科带来一场变革。近期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通过计算校正光学断层扫描(optical tomography)偏差的新技术,将在未来使医疗成像成为焦点。这一计算技术可为更广泛的用户群提供更快、更廉价及更高分辨率的组织成像。研究人员在本周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网络版上介绍了这一技术。伊利诺伊大学贝克曼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Steven Adie说:“计算技术可使你超越光学系统能做到的,最终获得最佳质量的图像和三维数据集。它对于实时成像应用例如图像引导手术很有帮助。”散光或失真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6

  • 赛默飞代谢组学新技术新方法交流会成功召开

    代谢组学新技术新方法交流会于2012年4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一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共同举办。约五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谢组学研究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代谢组学仪器分析技术及在脂组学、中医药等研究中的应用。会议现场 王勇为博士会议开始由大化所许国旺研究员和赛默飞生命科学质谱市场经理王勇为博士致欢迎辞。许国旺研究员介绍了我国代谢组学发展历史及化物所为促进国内代谢组学发展所做的诸多努力,并以肝癌、卵巢癌等代谢组学实例研究介绍代谢组学方法流程。 许国旺研究员 韩贤林教授随后,来自

    来源:赛默飞世尔

    时间:2012-04-26

  • 京天成: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世界领先

    抗体是动物,包括人类抵抗外来病原的免疫武器。当细菌或病毒进入我们的体内,我们的免疫系统的B细胞就会产生细菌或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给这些细菌或病毒贴上标签,诱导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来把他们杀掉。中间的这个图是抗体分子的结构图。如果你在中间上下画一条线,线的左右两边的结构刚好是对称的。抗体分子上面那两部份就象人的两个手,上面的蓝色部分的尖端就是抗体连接抗原的结合点,就象钥匙的头端。这些结合点非常专一。 如果药物能够“精确制导”,能够精确地铲除病原体,那世界将多么美好!而这种药物已经成为现实,一些用于治疗晚期癌症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药已经上市,遗憾的是中国还不能大规模生产。 2004年,42岁的孙乐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2-04-26

  • Nature子刊:一种可定制化学反应装置的3D打印技术

    近日,《自然—化学》杂志介绍了一种可用于设计制造化学反应定制容器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通过数码方式控制定制实验室设备的设计、建造和操作过程并可让研究人员快速获得他们能想到的各种化学容器。Leroy Cronin等人使用一种相对低成本并配备有开源设计软件的商用3D打印平台制造出一系列被他们称为“反应器皿”的装备。所使用的基本材料只是一种浴室密封胶,这是一种快速凝结的聚合物。而在打印过程中,一些额外的部件诸如观察窗或电极等可以加入其中。催化剂也可以被打印在反应器皿壁中以制造出可积极参与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装置,这一点是传统反应设备无法做到的。R. Daniel Johnson在评论文章中表示,“该研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2-04-26

  • Nature methods:单细胞成像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大大提高科学家们获得运动中的单细胞结构清晰图谱的能力。利用压缩传感鉴别分子,这项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可能比以前更快的时间分辨率。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4月22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超分辨率显微镜领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需要高时间分辨率活细胞成像仍是一个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来自乔治亚州理工学院George W. Woodruff机械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朱磊(Lei Zhu,生物通音译)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5


页次:251/494  共9870篇文章  
分页:[<<][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