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Nature子刊:蛋白质分析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信息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该技术可帮助研究人员精确分析生物分子的折叠形状,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分子在健康细胞中的关键功能及参与致病的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蛋白质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对其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利用价值。而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确定为蛋白质功能的确定提供重要线索。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花费大量的心血来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通过了解这些复合体的结构来揭示蛋白质功能的丰富信息。X射线晶体学是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21

  • 一种预测I型糖尿病发作的方法

    本月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报道了一种预测I型糖尿病(T1D)发作的方法。T1D的研究模型采用的是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但并非所有小鼠都会最终发展成末期糖尿病症状。Diane Mathis和同事使用了一种经过反复验证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来区分这些小鼠的糖尿病病情是否都发展为临床症状。利用该技术,他们还能估计出该病临床症状的发病时间。重要的是,他们注意到糖尿病的抗性与一种名为CRIg的受体有关:该受体通过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亚群——进行表达,对小鼠体内CRIg蛋白的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应用于人体,所以下一步可在高危病人身上使用这种方法,以检验其能否作为T1D的预测工具。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2-03-21

  • Nature方法学:更快更便宜测序

    生物通报道:纳米技术无处不在,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nanopore sensing platform with sub-microsecond temporal resolution”的文章,利用一种新技术,研发更小,更快,更便宜的医学诊断方法,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电气工程教授Kenneth L Shepard,他与来自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一道,通过纳米孔——一种薄膜上的小孔,可以用于检测单个生物分子,比如DNA和蛋白,研发出一种比目前市面上仪器精确度更高的分析方法。并且研究人员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20

  • 我国首个重大癌症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平台落户天津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亚太生物信号研究中心3月15日在天津揭牌。200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国际生物信号研究权威利兰·哈特韦尔教授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重大传染病与肿瘤早期诊断专家朱托夫任中心主任。 据介绍,生物学界近年来已发现众多与重大疾病相关的生物信号,将生物信号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可以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全面的生物信号检测方法。建立联合研究院亚太生物信号研究中心,开展肺癌等癌症的早期诊断研究。哈特韦尔表示将力争在3-5内将中心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生物信号研究基地。 中心建成后将在中国建立第一个重大癌症(肝癌,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和传染病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和平台,建立肿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2-03-19

  • 新手术方法可摘除超大型肝肿瘤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学院3月13日发表声明说,该院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可用于疑难肝肿瘤治疗,以摘除通常被认为无法手术摘除的超大型肝肿瘤或分散的肿瘤结节。 肝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单独或较小的肿瘤一般可安全切除,但出现很大的肿瘤或多个肿瘤结节时,手术通常较难完成,因为如果切除所有肿瘤组织,剩下的肝脏可能不足以正常运转,进而出现肝衰竭并导致患者死亡。 雷根斯堡大学医学院外科主任汉斯·J·施利特博士说,他的研究小组在过去两年中发明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利用肝脏可再生能力强的特点,解决疑难肝肿瘤治疗问题。 手术分两步。首先,将肝脏中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切开,并部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2-03-19

  • 我科学家以单细胞测序技术突破癌症研究

    深圳华大基因在肿瘤研究上获得突破性进展,研发了一种解析单细胞基因组的新方法,应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种血癌)和肾透明细胞癌(一种肾癌)的肿瘤内部遗传特征研究,解决了之前在用组织样本测序时无法解决的肿瘤高异质性难题,为从单核苷酸水平深入研究癌症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诊断、治疗开辟了新方向。近日,相关研究论文在《细胞》杂志上发表。 由于多细胞组织中广泛存在细胞异质性,研究人员难以通过组织样品测序来揭示一些复杂的生物现象,如在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使得研究人员难以分析肿瘤内细胞的遗传结构并识别在肿瘤演化中的重要变化,除非进行额外的细胞分选实验,否则研究人员很难鉴定出癌症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遗传突变。为了攻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3-19

  • Science医学周刊:预测药物副作用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数学方法,通过检索大量的药物互作信息揭示了联合用药可能导致的成千上万的从前未知的副作用。这一研究工作在线发表在3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每年报告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药物“不良事件”成千上万,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清千头万绪的途径。“它标志朝建立完整药物间相互作用目录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家Russ Altman说。尽管研究人员常常会设计临床试验来检测药物的效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然而即便是药物审批开展的后期大规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6

  • 新方法无需标记即可检测蛋白分子

    详细了解蛋白质动力学过程是在分子水平理解相关生物过程的必要条件,至今,已经可以通过给蛋白标记荧光物质实现此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会改变目标蛋白从而影响所观察的生物过程。 如今,德国美因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观测单个蛋白分子。“我们的方法不需标记蛋白就可进行实时追踪。”该研究的领导者Carsten Sönnichsen说。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日的《纳米快报》上。 该方法利用可以发光的纳米天线,当它们检测到未标记的蛋白时,频率就会发生细微改变,也就是颜色会发生细微变化;这种颜色的改变能够被进一步检测到。如此,就能精准地观测到蛋白分子的动力学过程。 该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2-03-16

  • Nature Methods:一种全新的单分子测序方法

    生物通报道 高通量、低成本的DNA测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挑战之一。而单分子测序正承载着人们的殷切期望。近日,来自法国、西班牙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发表了机械法单分子测序平台的原理论证文章。Sanger测序技术在DNA测序领域统治了近20年。人们对更快速更廉价测序方法的需求催生了其他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新一代测序技术蓬勃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它们大规模并行监控DNA聚合酶或连接酶介导的荧光标记核苷酸的掺入。然而,由于读长有限,且预扩增步骤复杂,易引入偏向,第三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直接监控荧光标记核苷酸在单分子链上的掺入,第三代测序平台摒弃了预扩增,并实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5

  • 研究建立绿茶饮料活性成分萃取新方法

    绿茶饮料作为一种日常生活饮品,其富含多酚类活性物质,如黄酮和酚酸。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等黄酮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并具有降低血压、抗癌和抗氧化性等作用。壳聚糖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聚合物,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还可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和酸性染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师彦平研究员带领的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组利用磁性载体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磁性回收壳聚糖固相萃取模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成功建立了检测绿茶饮料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兼净化和富集于一体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该固相萃取模式的优点是:壳聚糖作为吸附剂,直接对绿茶饮

    来源:中国科学院

    时间:2012-03-15

  • 中国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遥遥领先’

    2月号的《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杂志说,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纳米技术参与者,但是印度仍然在追赶——而两国在希望占据全世界的纳米期刊和论文引用的时候都要解决一些问题。由新德里的国立科学技术与发展研究所(NISTADS)的Sujit Bhattacharya领导的这项研究用4种指标——论文发表、专利、标准以及研究带来的工艺和产品——衡量了中国和印度取得的进展。中国发表的纳米技术论文的份额从2000年的不到全球10%激增到了2009年的将近1/4——这取代了美国。相比之下,印度占据了第7的位置。然而,这两国在3个顶级的纳米技术科研期刊上都没有良好的表现,尽管中国在高质量期刊

    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时间:2012-03-15

  • Nature:iPS技术,扭转细胞的命运(下)

    生物通报道  就像胚胎干细胞一样,iPS细胞能够无限分裂并分化形成三个胚层。不同于胚胎干细胞的是,iPS细胞曾经是分化细胞。那么它们有可能会保留作为皮肤细胞或肌肉细胞过往生命的一些遗传或细胞“记忆”吗?近期的研究表明它们确实会以DNA上表观遗传学标记的形式形成记忆。这些标记是指将甲基、乙酰基或其他的化学基团添加到DNA上,导致一些基因关闭,而另一些开启。细胞分化时它们会获得一些表观遗传学标记,而当它们去分化形成iPS细胞时则会保留其中的一些标记。iPS细胞保留了一些记忆,是科学家们偶然发现的。来自哈佛大学的George Daley注意到相比于皮肤细胞生成的iPS细胞,利用血细胞生成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4

  • PNAS:首次发现RNA纠正线粒体突变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David Geffen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rrecting human mitochondrial mutations with targeted RNA import”的文章,首次识别了一种能纠正人类线粒体突变的遗传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靶定纠正RNAs实现的,这将有助于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治疗。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ichael A. Teitell和Carla M. Koehler,其中Teitell教授表示,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中的突变包括神经肌肉疾病,代谢缺陷,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4

  • 华东理工大在细胞内分子过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细胞内的分子过程与新陈代谢进行成像与控制的技术,可为复杂生物学问题的解析提供重要的工具,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然而,该领域大部分的原创性技术研究都始于西方发达国家。  华东理工大学杨弋教授课题组近年来致力于利用化学生物学理念,发展可原位、实时、动态地控制与监测细胞内分子过程与新陈代谢的新方法。在前期的研究中,他们建立了针对二硫键、相邻巯基等蛋白质巯基氧化还原形式的荧光探针及原位与活细胞成像技术,并揭示了线粒体活性氧对这些巯基修饰形式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为心血管、炎症等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Angew. Chem. 2011, 123, 7693);针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时间:2012-03-14

  • ESI Q-TOF质谱分析PEG化蛋白药物方法简介

    贾伟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实验中心PEG修饰蛋白及多肽类药物后,可在不产生毒性、不损害药效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蛋白类药物的溶解性、减少免疫原性、增加稳定性、延长体内药物半衰期等功效增强大分子药物的疗效。PEG的这种功效在1970年代后期被发现,到了1990年PEG化修饰的Adagen被美国FDA批准,至今已有若干个PEG修饰的大分子药物上市销售,这些药物在癌症、肝炎、痛风、糖尿病等疾病治疗中为患者带来了福音。更多ESI Q-TOF质谱分析系统技术资料>> >> 明确PEG修饰位点、确定修饰位点的数量、以及表征PEG的聚合度分布性是PEG化大分子药物运用于临床前以及药品

    来源:Waters

    时间:2012-03-14

  • 突破性成果:耐盐小麦新品种

    生物通报道: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西澳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Wheat grain yield on saline soils is improved by an ancestral”的文章,成功提升了各种硬粒小麦(durum wheat)的耐盐胁迫能力,将盐碱地的产量提高了25%,这项重要的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阿德莱德大学Matthew Gilliham博士,第一作者分别是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植物产业部(CSIRO Plant Industry)Rana Munns博士,Richard James博士,以及阿德莱德大学Bo X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3

  • Nature:iPS技术,扭转细胞的命运(上)

    生物通报道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科学家们都认为一旦细胞发生分化,它就永远无法恢复其全能性。他们猜想必定是由于大量基因以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方式开启和关闭,由此决定了干细胞的特性。直至2006年,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高桥和敏(Kazutoshi Takahashi)和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证明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将小鼠皮肤细胞——具体地说,是成纤维细胞——转变为了干细胞。这就是第一批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Thermo Scientific 分子生物学产品免费试用装申请!如何能够重编程细胞的发育?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他们能够驱动细胞开启那些干细胞中的活性基因,关闭其他的基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3

  • Science新技术:革新活细胞代谢组学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Fluorescence Imaging of Cellular Metabolites with RNA”的文章,通过一种修饰过的RNA:Spinach,对核小体中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了成像,从而能实时观测这些代谢产物的变化。这项技术克服了常见GFP方法的缺点,将有可能革新目前代谢组的研究面貌,相关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Weill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Samie R. Jaffrey,他表示,“了解代谢产物活动情况将能帮助我们更新,更有效的分析这些产物在疾病中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到能恢复病患代谢的新治疗方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12

  • “第四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Key Tech'2012)”召开在即

    4月的上海春光明媚,花团锦簇。值此美好时节,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产业技术促进联盟联袂GE(中国)医疗集团于2012年4月14~16日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Key Tech'2012)”即将隆重召开。近期,科技部、工信部等相继颁布了我国《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统领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

    来源:通用电气

    时间:2012-03-12

  • 凯杰与金域检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华扩大先进HPV筛查技术的普及

    2012年3月8日,来自上海和广州的消息 - 凯杰公司(QIAGEN; NASDAQ: QGEN; Frankfurt Prime Standard: QIA) 今天宣布,它将与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金域检验签订合作协议,扩大其digene HPV检测的普及。通过这项协议,金域检验将作为一个集中的实验室,让规模较小的医院和人口较少地区的医院也可以开展digene HPV筛查,将样本送至金棫检验进行处理和检测。该协议也是凯杰在中国开展的妇女健康事业的又一里程碑,表明公司重点是推动新兴市场的增长。digene HPV检测于2000年在中国首次注册,如今已被许多三甲医院和私人实验室广泛

    来源:QIAGEN

    时间:2012-03-12


页次:255/494  共9871篇文章  
分页:[<<][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