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在酝酿
与水变黑、天变灰这样肉眼可见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隐蔽性。在日前上海财经大学举行的中法环境高级研讨会上,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教授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在酝酿,不久将出台。 身为这部法律的首席专家,王树义表示,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已经影响到耕地质量、食品安全甚至人的身体健康。土壤污染面积不断增加,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污染面积只有几百万公顷,而现在已经超过一千万公顷。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化,其中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根据中科院生态所研究,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
-
德智库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占全球73%
德国智库慕尼黑经济研究所19日发表公报说,1990年至2005年间,全球森林总面积缩减3%,巴西、印度尼西亚和苏丹等国家砍伐森林状况严重,而中国的森林面积却在增加,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占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73%。 公报说,1990年至2005年间,全球森林总面积平均每天减少两万公顷。其中,巴西和苏丹两国每年砍伐森林的面积就占全球的47%,而印度尼西亚每年森林面积减少近2%。 公报说,中国等国家则在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2002年启动了10年植树造林计划。过去几年里,中国年均造林育林面
-
喊得少 做得更少--保护生物多样性现状不容乐观
新华网布鲁塞尔1月26日电 科技随笔:喊得少 做得更少——保护生物多样性现状不容乐观 新华社记者 姜岩 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是去年国际社会流行的两大关键词,而生物多样性则是一个被冷落的话题。回想起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时,各国除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还签署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环保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今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近半个月来,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话题也出现升温趋势:先是1
-
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启动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 在过去50年,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物种正以比自然灭绝快1000倍的速度消失,而气候变化使该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和四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启动仪式上指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等,85%的陆地自然
-
120万年前人类曾属濒危物种
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犹他大学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大约120万年当人类祖先开始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等地繁衍时,总共大约只有18500人拥有繁殖能力,至多不超过26000人。因此,他们也成为当时的较小种群,属于濒危物种之一。人类祖先的这种濒危状态甚至一直持续了大约100万年。 据科学家介绍,当时的人类生存状况和人口数量与如今的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些相似。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如今的人口数量极为庞大,比其他灵长类动物要多得多。但是,事实上人类的遗传变异要比其他灵长类动物少得多。 对于这个奇怪的现象,一些专门研究具体基因系统问题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种解释,比如最近提出的
-
南海珊瑚灰度记录反映人类引起气候变化
日前,《科学通报》2010年第一期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研究论文“南海珊瑚灰度记录中反映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信息”,该研究工作由南海海洋王东晓气候研究团队与孙东怀珊瑚记录团队协作完成。 20世纪全球地表温度增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标志。生长热带海洋珊瑚包含很好的气候记录的代用指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变化影响的研究中。过去的珊瑚古气候研究主要是分析珊瑚骨骼化学元素同位素或地球化学的代用指标,大都只能重构一种环境与气候变量信息。比较而言,珊瑚生长密度带能综合反映珊瑚的生长环境状况,且更容易测量。20世纪全球地表温度增暖的背景下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10-01-28
-
美预测:2010年是“最热的一年”
1月3日,北京城内大雪纷飞,积雪厚度为近年少有。 北极就像一只碗;气压上升就相当于这只碗的碗壁变浅,可容纳的冷空气变少;多余的冷空气就会倾泻而出流向中纬度地区,从而造成本次大面积的寒冷天气。 气候“变冷派”认为,我们将要进入持续30年的气候变冷,甚至步入地球历史上一个新的冰川期,全球即将呈现降温趋势;气候“变暖派”认为,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全球气温会再次快速上升。 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气温升高。它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又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类似寒潮等极端天气,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出现。 看起来这真是个讽刺:就在一个月前,世界上超
-
世界自然基金会“换钩”一年拯救数千海龟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该基金会过去一年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推行的更换鱼钩项目使深海渔船误捕的海龟数量减少了80%,这意味着数千只海龟逃过了被误捕误杀的厄运。 报告说,大批渔民自觉使用圈型鱼钩代替传统的“J”型鱼钩,这使得他们在深海放长线捕金枪鱼时不易误捕海龟。根据以往的经验,海龟容易误食“J”型鱼钩而导致内部出血或窒息而死。 为保护海龟,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出了“换钩”项目。仅在印度尼西亚,该项目就向当地渔民分发4万个圈型鱼钩,足够40艘深海渔船一年作业使用。以印尼一家金枪鱼交易公司为例,在“换钩”之前,该公司每个月误捕的海龟不下10只,现在则基本不会误捕海龟了。&
-
这个冬天为何这么冷?
今冬为何如此严寒?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分析说,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大西洋涛动出现了异常,大气环流的径向度变大,南北气流比以前活跃,将南方水汽带到北方,同时北方强冷空气向南,南北冷暖空气的交汇频繁。极端低温天气与大气和海洋系统失去平衡有很大关系。 颜宏表示,对于目前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他并不感到奇怪。他说,严寒天气首先在欧洲出现,然后向中欧、东欧、亚洲扩展,这符合气象系统的移动规律。 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专家于飞进一步解释说,今年冬天的突然变冷就是因为厄尔尼诺的反常,北半球冬季受陆
-
未来二十年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
科学家警告说,穷国对于从现在起到2030年的气候灾难最为脆弱。科学家利用首个指出最不发达国家家究竟应该在何时获得来自工业化国家的适应资金的模型预测说,因为气候变化相关灾难带来的死亡的数量在未来20年最多。之后数字将会下降,因为各国获得了更好地抵御这些灾难的经济手段。包括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内的国际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90亿到1000亿美元从而适应气候变化。奥地利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风险与脆弱性研究学者Anthony Patt说,但是之前尚未研究过它们究竟应该在何时获得这些资金。Patt与一系列国际合作伙伴开发了这个模型。他们的研究发表在了本周(1月4
-
英气象学家称2010年或成有史以来最热一年
持续严寒天气肆虐欧洲之时,英国《卫报》1月10日援引一些气象学家的话报道,2010年可能成为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 气象专家道格·史密斯和其他一些气象学家介绍,1998年之所以成为最“热”一年,与当年厄尔尼诺现象不无关联。 厄尔尼诺现象指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现象,出现周期2年至7年不等,一旦出现,可持续数月。1998年出现的“超级厄尔尼诺”现象使当年成为历史上破纪录的高温年之一。 不过,太平洋随后出现拉尼娜现象,阻止气温进一步上升。拉尼娜现象在气象学中特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海面水温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成为1999年至今全球气温低于1998
-
“垃圾焚烧发电并非绿色能源”
昨日,反垃圾焚烧派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出席小谷围科学讲坛,与300多名来自广州番禺、李坑、花都的市民,一起探讨垃圾处理问题的症结和出路。焚烧污染物迟早回到我们身边垃圾焚烧发电究竟是不是绿色能源?赵章元用一个方程式,演示了垃圾焚烧的化学变化过程。“一吨垃圾燃烧以后,释放出来的气体是4000-7000立方米,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多氯联苯等等,还有大家熟悉的二噁英。这么一大堆气体跑到哪儿去了?它们迟早还是要回到我们身边。”赵章元说,从现在分析的数据看,越来越感觉到垃圾焚烧真不是绿色。垃圾焚烧产业利益链已经形成赵章元说,垃圾围城的困局已经形成,民众对于垃圾焚烧的认识在争论中
-
昆明动物所在李仙江流域发现华吸鳅两新种和一新纪录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所生态系统与地理学研究组科研人员在整理采自于云南李仙江流域华吸鳅鱼类标本时发现,该区域存在4个迥然不同的物种,它们在口部结构、体色、侧线鳞数目、鳍条数目等方面差别极大,经过与我国及越南红河水系已报道过的华吸鳅物种详尽对比之后,科研人员确定,其中有两个为新种——分别命名为李仙江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lixianjiangensis)和大口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macrostoma), 一个为新纪录种——多斑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multiocellum), 和已记录过的越南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
《自然》:最古老四足动物证据颠覆传统理论
新华网伦敦1月7日电(记者 黄堃)英国《自然》杂志7日刊登一份报告说,在波兰发现的一块含有动物足迹的化石可能是最早的四足动物足迹化石,其年代在约4亿年前,比原先认为四足动物出现的最早时间提前了近2000万年。 波兰华沙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波兰的一个采石场发现了这块化石,上面有两行像是四足动物行走而留下的脚印。这块化石的年代测定结果为3.95亿年前,这不仅比以前根据躯体化石而推断出的四足动物最早出现时间提前了1800万年,甚至比一些从鱼到陆地动物的过渡动物的化石时间还要早。 参与研究
-
水井中的沉默杀手
孟加拉国数百万人口每天都在饮用有毒的地下水。遍布该国的水井所处的地下浅水层富含高浓度的砷。如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导致这种污染的根源所在。 大约30年前,国际援助机构和孟加拉国政府开始在这个国家的各地打井。之所以这样做是缘于人们日常取水的池塘与河流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以及致命的病原体。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他的卫生问题相继出现。那些年复一年饮用井水的居民开始在手脚上生出肿块,并且罹患癌症——特别是肺癌——的人数也逐年增多。流行病学家表示,饮用含砷的井水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就像吸烟一样严重。 在孟加拉国,并非所有的水系都遭到了污染,因此科学家试图搞清为什么有些水井所含的砷要更多
-
全球十大濒临绝种动物名单 老虎居首
据香港《文汇报》1月4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公布全球十大濒临绝种动物名单,鉴于2010年为中国农历虎年,基金会特别将野生老虎列为名单之首,加强名单的象征意义,以唤醒世人对拯救濒危动物的关注。 2010年为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因此WWF在新年之初列举出十大濒危动物名单,希望世界各地能在未来12个月内加强保护这些动物。除了老虎外,其余名单上濒危动物还包括大熊猫和北极熊等。 根据WWF数据,全球老虎数目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大减95%,目前全球仅余约3200只老虎。WWF指出,老虎数目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亚洲地区传统视老虎为补身药材,导致大规模人为狩猎所致。&nbs
-
科学家推测未来30年上海海平面上升约10厘米
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海平面还将继续加速上升!更糟糕的是,科学家们目前只能粗略地推测海平面上升的趋势,而无法预测像格陵兰冰盖融化殆尽、西南极冰盖滑入海中这样的突变会不会发生、何时会发生。 昨晚的第93期新民科学咖啡馆中,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康建成教授,阐述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气候危机。 上海处于高危区 综合世界各地验潮
-
2009年出现在英国的鸟类品种创纪录
新华网伦敦12月29日电(记者黄堃)英国珍稀鸟类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说,2009年出现在英国境内的鸟类数量达到418种,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 英国珍稀鸟类委员会在新一期《英国鸟类》杂志上公布了这些鸟类的名单,其中除了英国常见的300多种外,还有100多种是不常见的“海外来客”,如北美的鸣鸟、北太平洋的海鸥、亚洲的云雀,和地中海的猎鹰等。这是第一次记录到一年里有超过400种鸟出现在英国。 一些鸟类学专家认为,所记录鸟类品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鸟类爱好者观察技巧的提高和投入时间的增多
-
“增温6℃是人类存亡临界点”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留下的,是一个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去年2月,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了自制影片《改变世界的6℃》,670万观众目击了地球增温从1℃到6℃,如何毁灭性地改变了人类的未来。 《改变世界的6℃》的影片制作人、畅销书《6度》的作者、英国记者、科学顾问马克·莱纳斯,在5年前某个晚上即将入睡时突然想到,如果地球温度继续升高,每升高1℃,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莱纳斯花了两年时间,阅读数千篇科学论文,走访数个国家。他发现,6℃是人类存亡的临界点,增温6℃,地球就会变成炼狱。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时间:2009-12-31
-
北大“校园十大浪费”榜出炉 食堂日运残食5吨
食堂残食台前,没吃两口的馒头被随手丢弃;单面打印的社团传单,直接投向垃圾桶……这些情景每天都在北大的校园里上演,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评选出了“校园十大浪费现象”。 记者发现,这些浪费现象分为校园篇、食堂篇、生活篇,其中三角地传单过多形成资源浪费位居浪费排名之首。 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此唤起同学的节约意识,同时也给学校的资源节约措施提一些建议。 北京大学校园“十大浪费”排行榜 1.三角地传单过多,资源浪费 2.食堂打饭菜过多,剩饭浪费 3.打印多为单面 4.食堂提供塑料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