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报告:人类近亲面临灭绝危险
8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近半数的猴子和猿由于森林减少和人为捕猎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634种已知灵长类动物中的48%列入其濒危物种“红色名单”,其中包括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猩猩、长臂猿和狐猴。2008年3月12日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12岁的猩猩“武尼”和她3个月大的孩子“济科”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拉古南动物园玩耍。(新华社/路透)
-
PNAS:南极内陆发现古苔藓遗迹
美联社4日报道,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地球学家亚当·刘易斯在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研究南极冰盖期间,同他人在一处谷底偶然发现苔藓遗迹。 “我们知道自己不该指望看到像这样的东西,”刘易斯在电话采访中说,苔藓遗迹被冻干。与化石不同的是,苔藓遗迹的苔藓组织仍然存在。 刘易斯说,虽然他发现的苔藓已死亡1400万年,但苔藓的“全部细节仍在”,“这些实际上就是苔藓的(生物)组织”。 报道说,虽然人类在南极大陆海滨地区发现过一些苔藓,但刘易斯等人发现苔藓的地点“深处
-
可清除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转基因烟草
英国约克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可以积累和解除1,2- DCA毒性的转基因烟草。1,2- DCA是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中使用的。美国环保局已将其列为主要污染物质,并有可能是人类的致癌物质。 科学家将细菌基因dhlA和dhlB插入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中。这些基因所编码的酶,是植物体内所缺乏的,能够解除卤代脂肪烃的毒性(如1,2-DCA)。作者指出,他们的发现是发展低成本植物修复方法的重要进步,这种方法能
来源: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周报
时间:2008-08-05
-
《科学》:叶绿素D可能影响全球碳循环
此前研究认为,叶绿素D对地球碳循环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日本一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一种能使光合作用在近红外线照射下进行的物质——叶绿素D在地球海洋与湖泊中广泛存在,这种叶绿素可能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驱动力之一。 此前的研究认为,叶绿素D只存在于少数海洋藻类内部,分布在海洋中很有限的海域,对地球碳循环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和京都大学联合进行的新研究发现先前的结论有误。 这两所机构发表的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从北冰洋、日本的相模湾和琵琶湖、南极水域等水温和盐分浓度差异较大的9处水域采集水底堆积物,结果发现,所有堆积物中都含有叶绿素D及
-
多吃昆虫少吃肉
本报记者陈丹 粮食和燃料价格不断飞涨,全球变暖已经让人类付出了经济代价。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万全之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大卫•皮门特尔给出的建议是:少吃点。他在《人类生态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美国能源消耗大约有19%%是用于粮食生产和供应,考虑到美国人平均每天要从食物中摄入3747卡路里,比健康专家建议的摄取量高出至少1200卡路里,因此他提议,人人都应节食,这样还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帮助减少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不过,对于人类已经习惯了大快朵颐的胃来说,节食应该是资源紧缺预算紧缩时的无奈之选。为此,纽约先锋食客大卫R
-
400年来英国首次降生濒临灭绝海狸宝宝
出生在英国的海狸宝宝 海狸宝宝的家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400年来,英国首次降生了一批海狸宝宝。当它们在水中游动、拉木头来建造自己的窝或彼此玩耍嬉戏时,相机拍下了它们可爱的活动场面。 对于热爱动物的人们来说,这一感人的场面的确温暖人心,因为海狸在英国已经濒临灭绝多时了。这次一同出生的有12只海狸宝宝,它们共享同一位海狸妈妈,且都出生在英国格洛斯特郡的米尔庄园。它们的出生表明英国人工繁育海狸计划的成功。 该庄园的主人杰里米·帕克斯顿2005年从德国巴伐利亚带回3对海狸,分别取名为托尼和谢蕾、戈登和莎拉以久约翰和波琳,他为此花了近100万英镑
-
我国野外放归扬子鳄成功产卵
新华社合肥7月26日电(记者王立武)日前,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郎溪县高井庙扬子鳄野外放归点巡护中,首次发现野外放归的扬子鳄产下一窝卵计19枚。野外放归扬子鳄顺利产卵,表明野外放归的扬子鳄对恢复重建的栖息地适应情况良好,将对复壮野生扬子鳄种群、减轻其濒危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濒危的鳄类物种,已有2亿年历史,是生物进化史上的“老寿星”。1979年,安徽省陆续从野外收容了212条扬子鳄,并组建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依靠这212条扬子鳄,如今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人工饲养的扬子鳄数量已超过1万条,并以每年10%
-
西班牙亿年琥珀中发现未知昆虫
亿年琥珀中发现未知昆虫 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西班牙一个历史1.1亿年之久的琥珀中发现一些未知昆虫残骸,据信,这些昆虫早在恐龙之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 古生物学家伊恩里克·佩纳尔弗(Enrique Penalver)说,琥珀是在北部省份坎塔布里亚的“El Soplao”洞穴中发现的,保存的相当完好。他在桑坦德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琥珀保存的相当完好,令人难以置信,你可以对细节进行研究。” 佩纳尔弗是科学部地质与矿产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他指出,琥珀中发现的一些蜘蛛纲动物、蜘蛛网和植物残骸已经变成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在西班牙——也
-
研究揭示动物睡眠模式间差异
一些动物像驴一样睡得很少。(图片提供:H. Reinhard/Peter Arnold Inc.) 一些动物也许在美梦中就被天敌吃掉了。当提到在野外到底有多少爱睡懒觉的家伙时,恐惧和食物恐怕是科学家最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研究人员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试图搞清哺乳动物睡眠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例如,一匹驴每天打瞌睡的时间仅仅为3个小时,而犰狳和蝙蝠每天却有20个小时是在睡梦中度过的。为了解释这一谜题,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回旋的假设,即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需要进行更多的睡眠以保存能量并维持体温,从而为逃避食肉动物的追捕作准备。 然而要为这些理论找到足够的证据却不是一件容易
-
中国森林项目“应当更具可持续性”
北京科学家说,中国最大的环境项目中的两个的规划应该更加系统性,而且要加强合作,从而维持其取得的成功。 在本周(7月15日)的《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中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NFCP)与退耕还林工程(GTGP)的生态和经济效用。最近批准了再资助GTGP8年,而且NFCP也可能会获得同样的支持。NFCP是在1997年的严重干旱后启动的,目的是通过禁止采伐和激励林业企业造林来保护自然森林。通过该项目,被保护区域的面积快速增长而且碳截存也有了增长。GTGP是在1998年洪灾之后启动的,通过向农民提供粮食和现金补贴来把种植在陡峭山坡的作物改造为森林和绿地。这组作者写道
-
《科学》:科学家设想将北极熊移民南极以防其灭绝
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如果最可怕的气候预言变为现实的话,北极的冰盖将全部融化,北极熊可能面临灭绝之灾。现在有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把北极熊送到同样是冰天雪地的南极呢? 提议“辅助移殖” 这似乎是一个可笑的问题,但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认真考虑。其他可能性包括:因为适宜的气候带缩减的缘故,将非洲野生动物迁移到美国大平原,或者将濒临灭绝的动物从一个地方空运至另一个地方。 法国圣母大学生态学家杰西卡•赫尔曼说:“这是我们的最后防线,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是决定该做什么的时候了。虽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关
-
8大信号警示:人类活动使动物世界面临严峻威胁
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全球变暖,大气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严重扰乱生物世界原本平和正常的秩序,近年来,自然世界频繁不断地向我们发出警示信号: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动物世界正面临严峻威胁,保护及补救措施已刻不容缓。 信号1:鸟类迁徙开始日期普遍提早 今年6月,刊登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美国东海岸的几种鸟类也改变了它们北上的迁徙时间。早在2006年,也曾有一系列关于鸟类迁徙日期提前的研究论文相继发表,这份报告则再一次证实了气候变暖对鸟类生活习惯造成的
-
专家野外考察发现3个云南新记录属植物
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支持下,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税玉民博士等专家,近两年完成了对云南中越边境的两次野外考察,发现并已确定了3个云南新记录属植物,还有一定数量的新分类群和中国新记录类群有待研究,一定程度丰富了云南植物王国的植物种类。 两次野外考察均集中于云南和越南交界的绿春小黑江、金平藤条江、个旧和屏边红河、河口和马关南溪河、麻栗坡南温河和八布河等热带河谷地区,重点调查这些地带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不清的类群。这一地区为云南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滇东南古特有中心的最丰富和困难地段,以热带喀斯特和峡谷为其最大特色。 在新发现的3个云南新记录属植物中,山榄科(Sapotaceae)的金叶树
-
世界三分之一珊瑚面临灭绝
据美国探索频道报道,39名科学家对海洋生物首次进行评估后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珊瑚因气候变化和水污染而面临灭绝。此研究报告发表在7月11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负责此项研究的肯•卡彭特调查了845种珊瑚,发现704种珊瑚还能找到,231种珊瑚处于高度灭绝的威胁中,而407种珊瑚已经灭绝或近乎灭绝。他说:“此研究结果令人不安,当珊瑚死亡后,其它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也会紧接着死亡,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全面崩溃。” 海洋温度上升加快珊瑚白化,并抑制海藻生长,从而使海洋生物变换其颜色,导致它们更加容易患病。科学家表示,珊瑚礁作为25%以上
-
神农架发现7种极度濒危植物新种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与湖南吉首大学植物分类专家近日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7种植物新种。专家认为,这些植物新种目前极度濒危,亟待加强保护。 据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所长杨敬元介绍,科研人员在对采集到的3300余份植物标本进行鉴定时,发现有7个植物标本从未见过。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并对照各地模式标本,最后确定其为植物新种,分别命名为:丝柄黄堇、神农报春、神农红景天、草地红景天、具腺委陵菜、太阳参、神农小檗。 据了解,这7个植物新种分别采集于保护区板壁岩、姊妹峰、老君山等地的悬崖峭壁上,模式标本现存放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馆。杨敬元说,这些植物新种生长环境特
-
阿根廷研究:牛羊打嗝放屁成变暖的罪魁祸首
背着气罐的牛 据科学家指出,牛羊等反刍动物通过打嗝和放屁的方式排放大量的甲烷,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据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在牛背上绑上一个塑料罐,专门收集牛打嗝和放屁排出的废气,供研究之用。 这种新装置,由通向胃部的气管把气体输送到绑在牛背上的红色气罐中。一头重550千克的牛可排放800到1000公升的甲烷,那么阿根廷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都要归咎于牛羊。据悉,阿根廷是世界最大的牛肉产商,拥有5500万头牛。 甲烷会破坏臭氧层,导致
-
气候变化颠覆爬行动物性别比例
气候变化将在本世纪末使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全部变为雄性。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这个预言的主角是斑点楔齿蜥(Sphenodon guntheri,如图),这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的大蜥蜴,它们已经有两亿年的历史。随着全球温度逐渐变暖,这种爬行动物的性别比例将出现倾斜。模拟结果显示,到2080年,该地区的温度将足以抑制雌性的孵化。研究人员认为,这对于一个本已濒临灭绝的物种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提议,将斑点楔齿蜥转移到一个温度更低的岛屿上繁殖。研究人员在7月2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告了这一研究成果。&n
-
中美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使青藏高原部分植物物种消失
但放牧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 一项由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开展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上植物物种的急剧下降,但放牧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 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朱丽亚·克莱在7月5日结束的2008年世界草原和草地大会上介绍说,26%至36%的植物物种在1998年至2001年间开展的变暖试验中消失,其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医用植物减少了21%,适合畜牧的植物减少了25%。 这一研究是国际冻原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的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开展。这里平均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2摄氏度。该
-
冰城7月盛开罕见丁香花 专家确认为新品种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居民区内发现一株至今仍盛开的丁香花,且花瓣多裂,比较罕见。经专家现场查看后确认,这是一株以前没有记载的杂交新品种,并将其命名为“异冠小叶丁香”。 作为哈尔滨市市花的丁香,花期多在4月末至5月下旬,进入6月以后开始陆续凋落。然而,近日记者在南岗区一处居民小区内看到,小区花园内众多丁香树中,有一株仍开满了一串串香气四溢的花朵。 花朵呈淡粉紫色,与常见的4瓣丁香花不同,这株丁香同一花序上的花朵有4瓣的、5瓣的、6瓣的,最多的达10瓣,十分罕见。据小区居民讲,这些丁香都是2000年前后小区建成时栽植的,每年都正常开花,至于花期长短、花瓣
-
青岛浒苔暴发与海域环境无关 水质未受影响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淑莲在青岛市政府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漂入青岛近海海域的浒苔与近海海域水质和环境没有根本关系。 王淑莲说,浒苔的种类很多,有片浒苔、条浒苔等。浒苔属于全球性的水域生物,常温下生长在潮间带及船的附着上。浒苔适应能力很强,繁殖和暴发得快。从生物角度上说,近期青岛沿海出现的浒苔属于外来品种,其主要生长在温度和盐度比较适合的条件下,也受到南方天气的影响,其暴发与青岛近海海水水质和环境没有根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