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公布
生物通报道:每年年底,Science杂志都会评选出十大科学突破。本周(12月17日)Science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15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今年的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红得发紫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这也是继2013年CRISPR技术荣登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后的第二次上榜,也是首个后来居上的科学突破,对此Science表示“前所未有”。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 CRISPR登榜首除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以外,此次公布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还包括(生物类):埃博拉病毒疫苗当2013年12月埃博拉在西非暴发并引发该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疫情时,并没有已被证实在人群中安全
-
Nature子刊:新测序技术揭示惊人的多样性
生物通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将一种新测序技术用于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揭示了惊人的细菌多样性。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二月十四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这些细菌在遗传学上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样化,”文章资深作者Michael Snyder教授说。人类个体之间只有千分之一的基因组序列有差异,而同种细菌的不同个体居然有四分之一的序列存在差异。这样的复杂性非常惊人,我们此前完全没有想到,他说。过去研究者们只能研究实验室培养的细菌,但大多数细菌其实无法在传统培养基上生长。结果人们一直没能充分认识人类肠道甚至整个世界的细菌多样性。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宏基因组学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
-
Nature子刊:操纵细胞质控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许多严重的人类疾病都和蛋白质错误合成有关,为此细胞采用了一系列的质控机制,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在某些疾病中,NMD反而对病情不利。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研究人员为此开发了一个基因特异性的NMD抑制方法,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二月十四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基因启动之后细胞会生成一份RNA拷贝,编辑掉不需要的片段,再将最终版本的mRNA提供给蛋白质合成工厂(核糖体)。这一过程很容易被基因突变彻底搞砸。举例来说,终止信号一般出现在编码信息的末尾,指挥核糖体在适当的时候结束蛋白生产。无义突变会使编码信息变为终止信号,导致蛋白合成提前
-
中科大最新综述:纳米技术靶向肿瘤干细胞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生物通报道:肿瘤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 其中的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为肿瘤治愈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兴的纳米技术为克服传统药物的局限、有效
-
Nature:研究器官发育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成形素(Morphogens)是对组织生长和模式必不可少的扩散性分子,但是细胞如何响应它们,仍然还存在争论。现在有一种新的方法,有助于反驳一个著名的理论,并解决一个重要的争端。延伸阅读:调节胚胎发育的光遗传技术。英国理论生物学家Alan Turing在1952创建了“成形素”这个术语,当时他提出,生物系统中有规则的重复图案是由一对成形素产生的。这对成形素当中一个作为“激活物”和另一个作为“抑制物”,两者一起发挥作用。最近,已有研究确定,成形素通过梯度渐变发挥作用,其中的细胞群体表达不同的基因,响应不同浓度的成形素。然而,细胞响应成形素梯度渐变控制细胞生长的机制,仍然是有争议的。例如
-
MIT牛人:新技术推动合成生物学变革
生物通报道:在课堂内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Joseph Jacobson教授,已经成为合成生物学新兴领域的一位倡导者和杰出人物。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分子机器研究组的负责人,Jacobson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开发快速合成DNA分子的技术。在2009年,他成立了Gen9公司,旨在通过为科学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工具和资源,促进合成生物学的创新。相关阅读:Nature特刊:合成生物学的十年。Gen9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Cambridge,已经开发了一种在硅芯片上合成DNA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成本,并加快了基因的制造和检测。自2013年商业化以来,该平台目前正在被全球范围内的几十个科学家和商
-
Nature:革命性技术遭质疑,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物通报道:光遗传学是神经学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诞生至今已经有十年了。该技术是将光敏通道蛋白添加到想要研究的神经元中,通过光照选择性开启这些通道,激活或者沉默目标神经元。光遗传学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时间和空间控制,是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有力工具,有助于探索神经元功能、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等问题。然而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在错综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中,牵动一根线就会拆开好几个回路,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或药物操纵大脑的神经回路,会出现误导性的现象,使人们得出没有根据的结论。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二月九日的Nature杂志上。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Bence Ölveczky对大鼠和斑胸草
-
逝后的生命,Science开辟法医鉴证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由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在人类尸体分解过程中存在的独特及不断改变的微生物群落,看起来是法医科学家们一个可靠的“时钟”。研究的共同领导者、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高级研究员Jessica Metcalf说,这些研究证实一些与人类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在人死之后按一种可预测的、时钟样的次序滴滴答答地做着记录。这项研究还证实,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预测不同季节的死亡时间,还可作为一种途径来确定移动尸体的原始位置,甚至帮助确定埋葬尸体的位置。Metcalf说:“我们觉得有很大的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法医科学家们所用。我们认为
-
显微技术突破揭秘植物病毒组装
生物通报道:最近,一项关于“一种植物病毒如何组装”的新研究,可以为将来病毒载药进入人体的应用,奠定基础。延伸阅读:2014年最受欢迎的显微镜技术论文。这项研究,是由来自英国利兹大学Astbury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和英国John Innes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完成,描述了豇豆花叶病毒CPMV)的空版结构,以及可让病毒构建自我并压缩其基因组的分子“胶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基于革命性的新电子显微镜技术,或许是“最终使科学家构建定制版本病毒、携带药物进入人体并靶定疾病”的重要一步。该研究第一作者、利兹大学结构分子生物学副教授Neil Ranson
-
加速蛋白质进化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所有的生物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这个巨大的分子家族,是大自然根据基因中的蓝图定制而来的。通过自然的进化过程,DNA突变会产生新的或更有效的蛋白质。人类已经发现了这些分子有那么多的替代用途——作为食品、工业酶、抗癌药物,因此,科学家们渴望更好地了解如何设计用于特定用途的蛋白质变体。现在,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显著加速为了这一目的的蛋白质进化。这项技术,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可允许研究人员测试一个给定蛋白质的上百万个变体,为某些工作选择最佳的变体,并确定产生这一变体的DNA序列。延伸阅读:PNAS揭秘蛋白质组的暗物质。生物工程学
-
顾臻博士Nature子刊开发癌细胞靶向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药物输送技术,利用可生物降解的液态金属来靶向癌细胞。这一液态金属药物输送方法有望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2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延伸阅读:顾臻博士权威期刊:开发CRISPR-Cas9新型载体 )。论文的资深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项目助理教授顾臻(Zhen Gu)博士说:“在这里我们取得的研究进展是获得了一种药物输送技术,其有可能提高传送药物的疗效,可以帮助医生定位肿瘤,可以批量生成,并
-
黄竣教授新诊断技术刊登国际杂志封面
生物通报道:最近,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微流体装置,用于分选和操纵细胞以及其他微/纳米级别的物体,这将使医疗设施稀缺或成本过高的地区生物医学诊断更为便宜和方便。最近,研究人员已经就这种设备申请了专利。这种设备称为声钳,是以温和的音响振动为基础,是宾州州立大学工程科学和力学教授黄竣(Tony Jun Huang)和他的学生研制的。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在最新一期的微纳流控领域顶级期刊《Lab on a Chip》。黄竣教授是活跃在美国科学界卓有成就的青年华人科学家之一,科研成果丰硕。他于2010年因研究基于芯片的早期癌症检测的可视流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控制干细胞分化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最近,哈佛大学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 Inspired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更精确的方法,来控制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这种新技术在骨骼的再生、生长和愈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由SEAS的Robert P. Pinkas教授带领完成,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Materials》。延伸阅读:机械力如何影响干细胞分化?。一个细胞的微环境——组织内围绕和连接细胞的蛋白质和聚合物网络,影响一系列的细胞行为,包括干细
-
新方法酿出浓度99%的烈酒
无论是朗姆酒、伏特加还是杜松子酒,传统烈酒的酿造依赖于加热使酒精从水中蒸发。但是现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称,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于这种物质有了新的见解,并且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光学酿酒”的过程。 尽管这种方法不可能取代基于加热的蒸馏法,但它更加高效,并且达到99%的酒精浓度。而这同大多数酒类最高达到95%的浓度相比,已经是非常烈性的酒了。(徐徐) 《中国科学报》 (2015-12-01 第2版 国际)
-
纳米粒子助力 超越经典PCR技术
生物通报道:最近,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mall》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地应用一种新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来检测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infantum)动基体(kinetoplast,是利什曼原虫独有的线粒体)特有的DNA序列,这是兽医学上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也会影响人类。这项工作是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ICN2)——位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AB)校园的一个研究中心,和UAB衍生公司Vetgenomics带领完成的,旨在提高当前兽医病原体诊断的速度和精度。延伸阅读:PNAS:新的纳米粒子提供最佳的基因沉默。胜过经典的PCR技术聚合酶式反应(PCR)是
-
英将推出“试管婴儿”新方法 不需要“试管”
英国将于几周内推行一种“试管婴儿”新方法。与获取精子和卵子后在实验室中培育受精卵的传统方法不同,新方法可以让受精卵在母体内形成。 英国《每日邮报》28日说,医生取得精子和卵子后,把它们放入一个大约1厘米长,1毫米宽的针状容器中。然后把这根“针”放入母亲体内。放置过程无痛,也不需要麻醉。放置完毕后,母亲就可以回家。24小时后回到医院,由医生从容器中挑选出合适的胚胎植入母亲子宫。 生殖专家表示,母亲参与受孕过程将对她们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受精时所处环境与自然受孕相同,对胚胎质量和婴儿出生乃至成年的健康也有益。 另外,新方法还能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这一方法并非英国首
-
12篇权威综述:不容错过的技术进展
生物通报道:Cell出版社旗下Trends系列期刊近期集合了生命科学多个研究领域的多篇权威综述,介绍了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其点评,同时这也作为Trends Limited Editions的创刊内容。12篇综述分属于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Trends in Biotechnology,以及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三份期刊,这种“技术工具箱”覆盖了多个领域科学应用的先进技术,比如如何最小化大量行为数据分析,利用FBDD促进药物靶标的研发等等。Process engineering of human
-
三大Cell子刊盘点2015前沿技术成果
生物通报道:Cell出版社旗下Trends系列期刊近期集合了生命科学多个研究领域的多篇权威综述,介绍了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其点评,同时这也作为Trends Limited Editions的创刊内容。12篇综述分属于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Trends in Biotechnology,以及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三份期刊,这种“技术工具箱”覆盖了多个领域科学应用的先进技术,比如如何最小化大量行为数据分析,利用FBDD促进药物靶标的研发等等。上篇:12篇权威综述:不容错过的技术进展Structure
-
Nature子刊发布革命性技术:培育功能性人类肝细胞
生物通报道 在发布于著名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由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描述了在实验室中培育人类肝细胞的一项新技术。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将帮助推动从研究药物毒性到构建出生物人工肝来支持等待移植的患者等许多的肝脏相关研究和应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是完成代谢的主要部位。人类肝脏的85%是由肝细胞构成——制药行业常利用这些细胞来研究肝毒性、药物清除率和药物间的互作。它们还在临床上用于细胞治疗以纠正遗传缺陷,逆转肝硬化,或支持佩戴肝辅助设备的患者(延伸阅读:知名华人干细胞科学家Nature发布突破性成果 )。令
-
赵可吉博士Nature发布重要测序技术
生物通报道:DNase I超敏感位点(DHS)是对DNaseⅠ高度敏感的活性染色质区域。哺乳动物细胞的DHS定位,能够提供转录调控元件和染色质状态的重要信息,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DNase测序(DNase-seq)是进行全基因组DHS分析的常用方法,不过DNase-seq需要数百万细胞,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美国NIH的研究团队为此开发了在单细胞中检测全基因组DHS的超灵敏策略,并将其命名为单细胞DNase测序(scDNase-seq)。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NIH旗下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的赵可吉博士。赵可吉博士1980年毕业于昌潍师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