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生物制药与技术中国展
2015年,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一起被列为中国十大重点发展产业领域。与此同时,2015年国务院、CFDA关于药审改革、临床试验规范、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发布,新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及医保倾斜性政策、药价调整等政策的出台,2016年的生物制药行业正面临全新的变革与发展。在此契机下,由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UBM EMEA)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CCCMHPIE)主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UBM Sinoexpo)协办的“2016生物制药与技术中国展”(BioPh China 2016)将于2016年6月21-23日在上海新国
-
测序技术精度对精准医学意义重大
生物通报道: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在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的一年后,中国当前正在确定它自己的更大型的项目计划。2015年12月9日至12日,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与康昱盛承办的国际精准医学与未来健康前沿研讨会暨全国第三届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2015精准医学压轴大戏即将上演)中国政府有望在今年3月批准它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正式宣布该计划。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将会投入多少资金——但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会比美国2.15亿美元的计划规模更大,投入资金更多
-
PNAS发布表观遗传学研究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表观遗传学修饰是一种不改变DNA序列的重要调控机制。DNA上的表观遗传学标签控制着基因的开和关,可以决定细胞的命运。目前已知的DNA修饰都是人们偶然发现的。MIT和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个探索未知DNA修饰的系统方法,并将其发表在二月二十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我们开发的技术平台可以发现新的核酸修饰,”MIT的Peter Dedon教授介绍道。研究人员将生物分析化学、比较基因组学和长读取测序结合起来,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DNA修饰。这种修饰可以帮助细菌抵御入侵者,保护自己的基因组。Dedon及其同事认为,细菌和病毒中应该还有多种不为人知的DNA修饰,
-
科学突破奖启动2017年生命科学奖等三个奖项提名活动
-科学突破奖启动2017年基础物理学奖、生命科学奖和数学奖提名征集活动 旧金山2016年3月2日电 /美通社/ -- 科学突破奖 (Breakthrough Prize) 已启动2017年基础物理学奖、生命科学奖和数学奖提名征集活动,并将于2016年秋末在硅谷举行盛大颁奖典礼,届时该颁奖礼将在全球直播。 网络提名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1日。只可提名他人,而不允许自我提名。欲获取提名表和查看相关规则,请访问:www.breakthroughprize.org 。 作为科学界第一巨奖,科学突破奖将在其举办的第五年颁发最多五个生命科学奖、一个物理学奖和一个数学奖,以此表彰顶尖科学家。
来源:Breakthrough Prize
时间:2016-03-03
-
40年WB实验经验凝聚 尽在《蛋白印迹技术手册》
让我们把Western Blotting做得更好40年WB实验经验凝聚 尽在《蛋白印迹技术手册》• 1975年,Dr. Southern使用Merck Millipore的硝酸纤维素膜发明了Southern Blotting技术• 1979年,Dr. Towbin使用Merck Millipore的硝酸纤维素膜发明了Western Blotting技术• 1985年,Merck Millipor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0.45μm PVDF膜 (Immobilon®-P)• 1988年,Merck Mi
-
大大简化药物发现过程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最近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的一篇论文,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方法,大大简化了早期药物发现中一个费力的实验过程。他们的方法称为PRISM,采用一种分子条形码系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癌症和其他细胞系上检测潜在的药物化合物。该系统可同时汇集和检测多个细胞系,并有望加快靶向治疗方法的发现,更好地代表疾病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本文资深作者、布罗德研究所首席科学官Todd Golub指出:“以前,你原则上可以在几百个细胞系上检测感兴趣的化合物,但它需要实验室成员去冰箱,拿出几百瓶——每一瓶
-
中科院成果入选《MIT科技评论》十大技术突破
2月23日,国际著名技术评论期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十大技术突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及其团队关于植物基因精准编辑技术的研发成果名列其中。《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指出,该技术能够精准、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植物基因组编辑,有望用于生物安全的作物遗传改良和定向育种,提高农业生产率,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求。高彩霞团队主要贡献在于建立成熟、高效的农作物基因精确编辑技术平台并对重要农作物的定向育种进行了成功尝试,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成果。2013年,高彩霞团队率先利用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对水稻和小麦的多个基因进
来源: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16-02-29
-
两篇Science发表埃博拉突破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人类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1976年人们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埃博拉河附近首次发现这种病毒。2014-2015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造成了严重的疫情,导致超过一万一千人死亡。目前还没有任何治疗埃博拉的药物通过FDA审批。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埃博拉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从埃博拉幸存者体内分离的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保护感染了埃博拉的猕猴,有望成为潜在的埃博拉药物。这一成果以两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在二月二十五日的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获得了1995年刚果埃博拉疫情的幸存者血样,发现这名幸存者具有对抗埃博
-
Nature技术人物:为何想象力很重要
——如何结合生物学、化学和合成生物学为一蛋白添上合成氨基酸,这考究个人的想象力生物通报道:Jason Chin在其学术生涯中首先接受的是成为一名化学家的教育,之后又是生物学家,但他表示这些都不是他特别感兴趣的。他喜欢各种不同观点结合在一起,“我认为通过与各种新的ideas接触,抛却不同学科的偏见能令我们成为更优秀的科学家,”Chin说。目前作为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实验室(MRC LMB)项目负责人,Chin成立了LMB的化学与合成生物学中心,同时他也任职于剑桥大学化学系。“蛋白质是一种迷人的分子,”要想了解这种分子如何在细胞和有机体中行使功能并不容易,尤其是尝试将蛋白分子变化与宏观现象联系起
-
Technology Review十大突破技术:免疫系统的改造
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10大突破技术(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6)。免疫改造、植物/作物的基因编辑、可回收的火箭、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等上榜。编辑认为,这些技术在过去一年建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里程碑。Technology Review认为,遗传改造的免疫细胞正在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不过这仅仅是开始。未来一到两年,我们将看到“合成免疫学”的出现,利用改造的T细胞来搜索和消灭疾病细胞。除了癌症,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和狼疮等也将受益于这项技术。Layla Richards是一名12个月大的女婴,患有白血病。她曾接受化疗
-
北京大学开发创新性三重组学测序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triple omics sequencing)技术:scTrio-seq,并利用它揭示出了肝细胞癌中的遗传、表观遗传及转录组异质性。这一重要的研究发布在2月23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汤富酬( Fuchou Tang)研究员、黄岩谊(Yanyi Huang)研究员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彭吉润(Jirun Pe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近年来开发出的单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大大地帮助解析了细胞群中的异质性。来自国内外的研
-
著名华人学者PNAS发表突破性技术
生物通报道:脂质是活细胞内的重要组分,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脂质组学主要是鉴定和定量脂质分子,研究脂质与其他物质的互作,以及它们在生物体系中起到的作用。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了一个研究脂质组的强大技术,不仅有助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还能实现更快的癌症诊断。“脂质谱的改变与疾病状态或细胞不同阶段有关,”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普渡大学的副教授Yu Xia说。这是首个能够在脂质分子中简单定位碳碳双键的技术,为人们带来了鉴定同分异构体的能力。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质量,但结构存在微小差异,传统分析技术往往难以测定。“现在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位通讯
-
中大王文见教授Nature携手华人学者发布突破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 由东安格利亚大学、中山大学、徐州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朝着解决抗生素耐药这一问题又近了一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了耐药细菌细胞维持防御屏障的机制。新研究结果为开发出新一波通过搞垮细菌的防御墙,而非攻击细菌自身来杀死超级细菌的药物铺平了道路。这意味着在未来,细菌有可能无法形成耐药性。揭示这一机制还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多地了解与糖尿病、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的人类细胞功能障碍。安格利亚大学Norwich医学院首席研究员董长江(Changjiang Dong)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文见(Wenjian
-
解决肿瘤异质性的革命性技术
生物通报道: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被认为是继经验医学、循证医学之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致命疾病,肿瘤是精准医疗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肿瘤的精准医疗需要我们准确认识患者肿瘤的分子图谱。虽然人们已经拥有了强大的遗传学分析技术(比如二代测序NGS),但肿瘤样本的异质性大大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分析结果。众所周知,活检组织样本是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混合物,肿瘤细胞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前不久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为人们展示了能够解决肿瘤异质性的一种革命性技术。这种方法能从FFPE样本(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中分离100%纯
-
南农大****Lancet子刊比较分析不同埃博拉病毒检测方法
2016年2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在国际最顶尖医学期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发表了题为“Diagnostic strategies for Ebola virus detection”的分析文章。该文章通讯作者为南京农业大学****周继勇教授。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以上具有规模的爆发流行。2014年
-
常用的iPS重编程方法是否安全?
生物通报道:诱导多能干细胞(称为iPSCs)类似于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两种细胞具有独特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灵活性,能变成人体中的任何细胞。然而,iPSC细胞是由重编程的皮肤或血细胞产生的,并不需要胚胎。重编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一至两周),大部分效率不高,通常只有少于1%的原发性皮肤或血细胞能成功地变成iPSC。iPSCs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它们可以提供患者特异性细胞的单一来源,替换那些因损伤或疾病而失去的细胞。它们也可以被用来制备新的疾病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目前制备干细胞的重编程方法有很多。2月19日,2012年诺奖得主山中伸弥在Nature Revi
-
2015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 6名90后获奖
2月19日上午,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有188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29项、二等奖54项、三等奖105项。其中医药卫生、食品安全、交通等民生项目95项,占比超过一半。据了解,2015年获奖人员总数1540人,35岁及以下465人,占30.1%;36至45岁586人,占38.1%。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比例高达68.2%,创历史新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获奖者第一完成人中有12位80后,最年轻的年仅31岁;在所有获奖者中,有6位90后,最年轻的3位均年仅25岁。此外,获奖项目中有75个项目由企业独立完成或牵头完成,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0%;企业牵头及参与完成的项目113项
-
华人女学者:预测癌症和死亡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表观遗传学年龄是衡量你生物学年龄的一种新方法。最近,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你的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年龄大于你的实际年龄时,你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且,这两种年龄之间的差异越大,罹患癌症的风险就越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5日的《EBioMedicine》。本研究通讯作者侯丽芳(音译,Lifang Hou)在去年5月份,跟哈佛大学合作了一项研究表明,血细胞端粒(DNA链的保护端盖)长度变化的独特模式,可在实际确诊多年以前就预测出癌症,相关研究结果也发表在《EBioMedicine》杂志(华人女学者:端粒变化可提前十年预测癌症)。她指出:“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癌症早期预警信号
-
著名华人科学家Nature自闭症研究获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 自闭症有多种遗传病因,其中大多数仍然未知。大约1%的自闭症患者缺失一种叫做Shank3的基因,Shank3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基因,个体会表现出典型的自闭症症状包括重复行为和回避社会互动(华人女学者自闭症研究获突破 )。在一项小鼠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证实,通过在生命后期再度开启这一基因,使得大脑能够自己正确地重新布线,可以逆转其中一些行为症状。他们的研究论文发布在2月1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教授冯国平(Guoping Feng),这位著名的神经生物学教授曾创建了为神经生物学界广泛应用的绿色
-
PNAS:脂肪肝治疗又获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脂肪变性是指身体不能正常合成或消除甘油三酸酯,从而导致细胞内脂类的异常滞留。此外,脂肪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疾病,特点是炎症和脂肪堆积。这种情况通常见于酗酒者,但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的人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最终,脂肪肝炎可发展为危及生命的肝硬化。鉴于发达国家中糖尿病的指数上升,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引起了医学研究者极大的兴趣。2015年2月,在《科学》(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控释口服疗法,可逆转大鼠的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疾病(Science:逆转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新策略)。2015年12月,中美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称,一种胆汁酸——可以关闭肠道内的一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