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基因组学渴盼技术突围
■许静静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初步破解了人体的基因密码,并利用不断发展的测序手段,获得了大量静态的碱基序列。 然而,新的命题接踵而至:如何解析这些序列信息?这些序列背后对应什么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为此,功能基因组学应运而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润林表示,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要解析生物的遗传信息,从基因组水平和层次上,对其内的各个基因或特定序列进行功能分析,揭示目标基因组的功能及调控机制。 微观世界破译宏观问题 在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中,如果基因功能不被解析,庞大的基因组只是A、T
-
Nature新技术:大规模制造高质量DNA分子
生物通报道: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能制造单链短DNA分子的新方法,这可以用于解决目前制造方法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将有助于DNA纳米技术和DNA片段组成药物的发展。这项技术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以及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这些短小的单链DNA分子,也就是寡核苷酸,是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的一种基本工具,近期许多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发展中的一些突破,如快速扫描机体基因组技术,都与这种DNA片段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方法具有通用性,能解决目前限制DNA片段制造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作者,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 Björn Hö
-
哈医大张岩课题组《NAR》发表BS-Seq数据分析新方法
近期,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岩教授领导的计算表观遗传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pG_MPs: identification of CpG methylation patterns of genomic regions from high-throughput bisulfite sequencing data》被著名科学杂志《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该研究主要关注于DNA甲基化研究的瓶颈之一——基于测序的重亚硫酸盐转换法BS-seq技术检测的数千万个单碱基通量的DNA甲基化位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该研究开发了系统处理和分析BS-seq技术测定DN
-
JCI:应用FISH技术检测肿瘤microRNA
生物通报道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人员通过微调荧光探针的设计以及RNA固定技术,开发出一种检测和定量肿瘤活检样本中microRNA分子的方法。这种新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实现了肿瘤类型的鉴定。《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近日刊登了这一成果。文章的通讯作者,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Thomas Tuschl认为:“之前人们开发出RNA FISH方法,但它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这篇文章是一个新的基础,说明过去许多观点是错误的,但没有化学家进入这一领域,真正优化这些方法。”对于microRNA
-
Nature新闻:新技术破解癌蛋白之谜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在寻找针对与癌症有关的KRAS蛋白的药物,但是均没有成功。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能靶向癌蛋白细胞定位的新方法,令科学家们重新点燃了希望。生物通报道:Ras蛋白为膜结合型的GTP/GDP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1万,定位于细胞膜内侧。编码其蛋白的基因:RAS基因一直以来都背负着骂名,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它们构成了人类癌症中最频繁突变的癌基因家族,每3个癌症病例就有一个有RAS突变。其次尽管付诸了30多年的努力,却还没有任何有效的RAS癌蛋白抑制剂进入临床。近期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PDEδ小分子抑制剂,并确定了它的特征。PDEδ是一种可以结合并调控RAS和RAS相关蛋
-
科学家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研发出造氢新方法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用光合作用原理研发出一个制造氢的新方法,这一重大突破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这些研究人员称,这一先进技术可能有助于挖掘氢作为一种干净、廉价和可靠能源的潜力。和矿物燃料不同的是,氢被燃烧制造能源时不会产生排放物。另外,它还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将水分解,生成氢和氧。科学家数十年来一直不懈寻找在不同时间提取这些元素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更有效,还能减少爆炸危险。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科学家在《自然—化学》杂志15日刊登的一篇论文中概述了他们如何重现植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物理位置通过太阳能把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的方法的
-
Nature子刊:创新iPS细胞诱导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近日报道称通过按严格的时间表达重编程因子,他们调控了干细胞的生成。在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的新研究论文中,他们证实通过控制转化因子的导入顺序,可以优化细胞重编程的效率,以及干细胞的产量,并在理论上探索了这一情况背后的潜在机制。2006年,日本的研究人员避开对卵母细胞或其他胚胎干细胞的需求,将皮肤细胞有效重编程为干细胞。通过表达4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他们生成了能够转化任何细胞类型的干细胞(至少在理论上)。然而不幸的是,不仅存活干细胞的总产率低,抽提的这些“恢复青春活力”的
-
Science:新方法监测细胞命运的决定机制
生物通报道:Illinois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巧妙的新方法,能够用来检测受体与配体之间的单分子相互作用,文章于五月二十四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干细胞、癌症、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学研究等领域。人体中的细胞并不是单独执行任务的独行侠,它们需要与其它细胞或基质进行交流。细胞的许多功能都是由环境中的信号激活,包括细胞增殖、细胞粘附、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以及白细胞迁移去抵抗感染等等。这是一种分子水平的双向通讯,细胞既接受信号,也同时释放信号。当特定分子与贯穿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后,会使受体激活从而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
单细胞转染方法的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单细胞转染的新方法,能通过细胞表面的临时孔洞将分子导入单个细胞。这种技术有望应用在药物输送、细胞治疗以及相关的生物学领域。这篇题为“Nanofountain Probe Electroporation (NFP-E) of Single Cells”的文章于近期发表在《Nano Letters》杂志上。在细胞转染时,电穿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利用电脉冲瞬时电击细胞的质膜,提高其通透性,从而促进分子(如核酸或蛋白)的进入。然而,这种方法会造成细胞存活率低,且细胞之间的转染效果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工具,用于单细胞的转染
-
Cell突破性论文发表一周后遭到质疑
生物通报道 8年前,韩国的“克隆之父”黄禹锡(Woo-Suk Hwang)被揭露制造了最大的一起科学欺诈事件,在整个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的震动。而近期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的一篇突破性干细胞论文也被质疑伪造数据,正在接受调查。2004年2月韩国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2005年5月,他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hESCs)的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一时轰动全球。然而在不久之后,《科学》杂志便揭露黄禹锡的研究团队涉及了操作图片和伪造研究数据,
-
Cell新突破:无用的细胞能促进干细胞变化
生物通报道:由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领导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干细胞调控的一种新机制:无生理功能的嗜中性粒细胞能诱导骨髓发生改变,触发干细胞释放到循环系统中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是一种白细胞,能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攻击。为了完成其细胞功能,嗜中性粒细胞在接触到微生物时会释放有毒物质,但是如果嗜中性粒细胞受损,在错误的地点释放出这些物质,就会造成血管和组织严重受损。不过机体进化好像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嗜中性粒细胞比其他细胞更新的要更快一些——每天都会有大约1011个嗜中性粒细胞会被清除掉,同时又会有同等数量的干细胞补充到血液
-
美胚胎干细胞“重大突破”论文遭质疑
新华社华盛顿5月22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一研究小组近日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称,成功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但很快就有读者指控论文存在“图片重复使用”等问题。《细胞》杂志已证实正在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2日报道,遭受质疑的是美国俄勒冈州健康和科学大学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米塔利波夫领导的研究小组。他们5月15日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通过向剔除细胞核物质的卵细胞内植入皮肤细胞,成功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 此前,该研究小组就曾利用这种克隆技术成功培育出猕猴胚胎并提取出干细胞系。这次他们又
-
Cell子刊突破:胰岛素的惊人效应
生物通报道 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精确地绘制出了胰岛素在细胞中的作用路径图。从而为了解糖尿病中的异常提供了一张综合性蓝图。来自悉尼Garvan医学研究所的Sean Humphrey和David James教授将这一突破性的研究在线发表在著名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胰岛素于1921年被首次发现,由于它能够帮助我们降低餐后血糖,确保血糖进入细胞中,在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科学家们已在广泛水平上了解了胰岛素的功能,然而直到现在他们都还在努力了解胰岛素完成自身任务的确切机制。称作质谱仪的最新分析设备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直以来缺少的一种
-
胚胎定时成像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成功率
根据英国研究的定时成像的方法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定时成像就是对发育的胚胎拍摄成千上万张照片。 生殖医学在线报道了这个定时成像生育治疗技术,可以使用定时成像的方法来选择胚胎,降低坯胎的缺陷风险。 生殖治疗中心的专家们说,用这种方法选择坯胎可以提高56%的出生率。 其他专家说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但是研究规模太小,仅对69对夫妇进行了这项技术研究,所以,目前还无法给出明确的定论。 去年在曼彻斯特生殖治疗诊所对这69对夫妇进行跟踪研究,对88个胚胎进行成像选择后再植入子宫。 把胚胎放入一个孵化器中,每10-20分钟定时成像一次。 研究者们基于坯胎染
-
Nature:X射线新技术成像活体胚胎
生物通报道:生物学家一直希望在活体内,以亚细胞的分辨率观察胚胎结构的变化,以分析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行为。重要的形态发生运动贯穿着整个胚胎发育阶段,特别是当原肠胚形成时,发生了一系列剧烈而协调的细胞运动,驱动胚胎形成复杂的多层结构。此前,人们已经通过荧光显微镜、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对非洲爪蟾和斑马鱼胚胎进行了体外和体内实验,分析了发育阶段细胞和组织的运动。但这些技术无法在不透明的活体胚胎中,成像高分辨率的细胞行为。为此Karlsruhe理工学院(KIT)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X射线技术,他们通过这一技术获得了一系列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胚胎发育的高分辨率图像,并通过三维重建揭
-
两篇文章Nature子刊:转分化技术应用进展
生物通报道:利用转分化技术生成病患自身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修复多种神经疾病中髓鞘损伤问题,这一治疗方法通过近期的两项研究论证,也许将会带来巨大的治疗潜力。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是大脑和脊髓中鞘磷脂的来源,这种细胞的前体就是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髓鞘细胞为大脑神经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隔绝膜,保护神经元并使大脑脉冲传递到全身。在多发性硬化病患、脑瘫病患和罕见的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病患体内,髓鞘细胞受到了破坏而且无法被取代。科学家们希望能通过恢复这些丢失的髓鞘细胞,从而扭转了这些疾病引起的损害。但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OPS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细胞,主要出现在发
-
Cell子刊突破性成果:定向诱导干细胞命运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利用胚胎干细胞生成了第一个功能性的人类胸腺组织,点燃了人们对细胞治疗的期望。他们在小鼠体内证实,这一组织可用于促进白血细胞发育。白细胞是机体启动健康免疫反应,防止有害自身免疫反应的必要条件。当将这些胸腺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其导致了功能性免疫细胞增殖和成熟。研究人员称,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进步,将有助于开发以干细胞和器官移植为基础的潜在新疗法,以及1型糖尿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病的新治疗策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糖尿病中心主任和干细胞研究人员Matthias Hebrok博士,以及免疫学家Mark Anderson共同领导研究人员,以人类胚
-
中科院Nature开源性刊物发表蛋白质研究新技术
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型的同位素标记策略,可对6种不同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可靠标记并进行同时定量。并证实这一策略适用于高通量检测蛋白质周转(turnover)动态。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旗下开源性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邹汉法研究员和王方军博士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邹汉法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的制备、多维液相色谱和联用技术、血液净化工程及其临床应用、中药生物指纹谱的表征及其活性成分筛选、生物质谱检测的样品制备方法和新基体的发现。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SCI他人引用近
-
McAfee LiveSafe云存储引入生物技术
McAfee将在下个月推出新的LiveSafe安全与存储产品,该产品融合了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 据悉,LiveSafe是McAfee与与英特尔共同合作推出的产品,旨在保护消费者设备上的的数据和身份信息。作为服务的一部分,用户将能够利用语音和面部识别技术来保护隐藏在“个人存储室”中的数据。 “‘个人储物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1 GB的安全云存储保险箱。用户存储于其中的都是类似护照、信用卡等敏感个人信息。”McAfee集团产品经理Yogesh Jain说道。“然后,用户可以通过脸部识别、语音识别等能够证明其身份的方式访问该文件。” 用户将
-
胚胎筛选新技术可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新华网伦敦5月17日电(记者刘石磊)胚胎异常是体外受精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筛查胚胎质量的新技术,有望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英国《生殖生物医学在线》杂志刊登这项新成果说,胚胎出现非整倍性变异(即染色体数目错误)等,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后最终流产或产下不健康婴儿的重要原因。一家名为“卡利生育组织”的机构发现,这种问题胚胎在早期发育时有两个节点会表现出异常,即从密集束细胞变成微小的囊,以及囊开始充满液体两个阶段。研究人员根据这一特性,开发出一套为胚胎健康程度评级的计算机程序,可将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分为三等。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评估了88个胚胎的健康风险,结果在被评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