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技术令小鼠重见光明
生物通报道:科学家们在视杆和视锥受损的失明小鼠中,利用一种可见光激活的小分子,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赋予了感光能力。文章于二月十九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neuron杂志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Kramer和同事,使用一种被称为DENAQ的小分子,令失明小鼠恢复了视力。这种小分子可以在光学刺激下改变构象,成为一种光敏开关(photoswitch)。在健康小鼠中,视觉是特定感光细胞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结果。这些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负责感知光线,并将视觉信息传递给RGC,随后由RGC与大脑进行通讯。视杆和视锥退化会导致失明(例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这
-
新技术能进入活细胞取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机器人式的“纳米生物间谍”系统,能从单个活细胞内提取出微量样本,进行RNA或DNA测序,而不会杀死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单细胞“纳米生物间谍”技术是一种了解活细胞内部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纳米》杂志上。 “我们能从活细胞中拿走一个‘生物间谍’,再把它送回该细胞,在几天内这样重复多次而不会杀死细胞。如果用其他技术,你不得不牺牲这个细胞才能分析它。”该生物传感与生物电技术小组负责人、UCSC巴斯金工程学院生物分子工程教授内德·波曼德说。 “纳米生物间谍”平
-
新技术可将癌细胞“钓”出大脑
外媒称,医生们公布了一项全新的脑肿瘤疗法——一种细小的钓竿。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18日报道,这项技术利用纳米纤维将肿瘤细胞“拖”出大脑,借助与癌细胞扩散相同的原理将这种细胞“引诱”出来。专家说,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治疗最具攻击性的恶性肿瘤——成胶质细胞瘤。据报道,令成胶质细胞瘤难以治愈的一个因素是,来自肿瘤的恶性细胞能够沿着神经纤维和血管入侵新的“领地”,进而扩散到整个大脑。 现在,研究人员掌握了如何拦截这种“迁移”机制的技术,他们利用一种比人类头发丝还细的纳米纤维薄膜将肿瘤细胞“引诱”出来,从而治疗癌症。报道援引首席研究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埃默里大学华莱士·库尔特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拉维
-
官方叫停“基因测序”因未获批 无关技术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官方给出的原因是,目前国内使用的基因测序仪及相关试剂、软件,均未获得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属于“违法医用”。 什么是基因测序? 这一技术为何被叫停?有安全风险还是在准确性上根本不靠谱?一连串疑问,在两部委的“叫停”通知经媒体报道后,很快蔓延发酵。 昨天,新京报记者多方采访,努力呈现基因检测市场乱象,揭开国家叫停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后的上述疑团。 释疑1 何为基因测序? 可判断人体对某些疾病易
-
PNAS:软骨再生获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基因治疗与合成支架结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在移植后仍能长期引导干细胞分化,生成新的软骨组织。这一技术突破将有望帮助人们在机体所需的任何部位生成替代性的软骨。文章于二月十七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用干细胞进行组织修复通常需要大量的生长因子,这一过程的成本很高,而且在移植后难以继续。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避开了这一限制,对干细胞进行了遗传学改造,让它们在移植后能自行生产所需的生长因子。他们将递送基因的病毒、干细胞与合成材料整合在一起,整个系统就像一台计算机,其中支架提供硬件,病毒提供软件,对干细胞进行编程使其生成软骨组织。Duke大学医学中心的
-
Nature突破性论文发表半月后遭受质疑
生物通报道 日本RIKEN中心在上周五宣布,正在对该机构的生物学家Haruko Obokata遭到指控在工作中犯下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上个月末她作为主要作者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延伸阅读:Nature头条:重大突破细胞重编程新技术),证实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施以应力,例如暴露于酸之中或是给细胞膜施加物理压力,就可以将成熟小鼠细胞重编程至一种胚胎状态,这使得她一举成名。在有人于博客网站上指控Obokata论文中使用了重复的图像,以及多次尝试而无法复制出她的结果之后,RIKEN启动了调查。 &nbs
-
业界对DNA测序公司新技术褒贬不
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可岛被奉为基因测序领域的圣地,每年都有大批研究基因测序的公司及科研人员会聚于此,分享最新科技成果。两年前,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曾宣布,该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测序的新技术,但很多人认为该方法并不现实。与其他技术相比,这一技术可以阅读更长的DNA片段(因此有望用于对细菌DNA的混合样本进行测序),并能实时显示结果。这种测序采用电泳技术,借助电池驱动单个分子逐一通过纳米孔实现测序。由于纳米孔的直径非常小,仅仅允许单个核酸聚合物通过,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高通量测序。而且,纳米级别的孔径保证了检测具有良好的持续性,因此测序的准确度非常高。 经过
-
基因芯片技术助力鲑鱼的选择性育种计划
大西洋鲑鱼(Salmo salar)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环境和科学价值的鱼类。在世界范围内,大西洋鲑鱼的产量每年约为140万吨。大西洋鲑鱼也被认为是研究鲑科其它鱼类成员的一个模式种,同样它也是正在进行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项目的目标。其基因组序列,对于理解鲑鱼复杂性状的遗传调节非常重要,可用于改良水产业育种计划、居群和进化遗传学研究等。然而,不同于主要的陆生养殖物种,在大西洋鲑鱼中,目前从全基因组多态性变异中还未筛选出可用的高通量高密度基因分型芯片。现有的低密度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包含大约6K的多态性SNPs。 通过选择性育种程序对大西洋鲑鱼进行遗传改良,最早在挪威开始于20世
-
知晓慢性肾病进展有新方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秘书长刘必成教授领衔的慢性肾脏病进展关键机制及其诊断标志物研究成果,近日获得教育部2013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专家介绍,慢性肾脏病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对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仅有10%,有30%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已是慢性肾衰,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刘必成研究团队从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建立各种肾脏疾病动物模型、细胞培养以及对临床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标本的研究,详细探讨了早期蛋白尿产生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足细胞损伤在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临床蛋白尿患
-
可以防止血拴形成而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新方法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与一个国际团队的协作中,开发出了一种称为3F7的抗体,3F7能阻止活跃于凝血系统中一种称为凝血因子XⅡ(凝血因子十二)的蛋白质发挥作用。凝血因子XⅡ的被抑制,使得在临床上既能防止血管中形成血拴又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成为可能。血拴形成是由血液凝结成块而引起的;一条或更多条血管的血流可以被血凝块阻塞,这样就引发了如中风、心肌梗死或肺拴塞等血拴性疾病。目前,血拴形成是依赖抗凝血剂来预防和治疗的。抗凝血药物有许多种,如华法林(维生素K抑制剂)、新型的口服抗凝血剂(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和肝素类药物。所有这些药物是针对凝血系统的不同组分,来防止血液凝结和阻碍血拴形成。然而,
-
我国细胞转分化研究获新突破
日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博士的研究团队成功将人类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为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有望为采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细胞来源。这一研究成果已于今年1月在线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 据介绍,近年来,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因其制作过程繁琐,重编程效率偏低,目的细胞尚存安全性问题等,遇到发展瓶颈。在这一背景下,直接转分化技术受到关注。该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某一种成体终末分化细胞特定地转化为其他种类的终末分化细胞,且不经过多能性细胞阶段,又被称为谱系转换。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曾尝试将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为终末分
-
Nature头条:重大突破细胞重编程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当前将分化的成体细胞回复到干细胞样状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采用核移植置换细胞核物质,或是诱导多能基因表达。在发表于1月29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两篇新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这一技术是基于细胞承受机械应力或低pH值等环境刺激。Whitehead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家Rudolph Jaenisch(未参与该研究)说:“这相当地出人意外。无需任何的遗传操作,只要提供一些培养条件:应力就可以诱导这些改变。我认为其意义是相当非凡的。”尽管一段时期以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某些环境条件可以重编程植物细胞,但动物细胞被证实处理难度更大。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
-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发表致命病毒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香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对新型人类冠状病毒MERS-CoV的结构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叫做HR2P的抗病毒肽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以及刺突蛋白介导的病毒与人类呼吸细胞融合。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月28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复旦大学的姜世勃(Shibo Jiang)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张荣光(Rongguang Zhang)研究员和香港大学的袁国勇(Kwok-Yung Yue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
中国科学家新年新突破,两项成果揭示比目鱼性别决定机制及底栖适应机制
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哥本哈根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破译了迄今为止首个比目鱼——半滑舌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揭示了半滑舌鳎性染色体起源机制和比目鱼底栖适应的分子机制,同时为后续半滑舌鳎的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该成果于2014年2月2日发表在《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上。此外,研究人员还揭示了半滑舌鳎温度控制下的性别逆转现象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并发现了在这种表观遗传调控下的性别逆转的稳定遗传现象,该成果也同时在线发表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Research
-
Nature子刊:突破性干细胞培育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一种新方法可实现大规模生成具有高临床质量的人类胚胎干细胞,且无需破坏任何的人类胚胎。这一研究发现是推动干细胞研究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为替换受损细胞,由此治愈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等一些严重疾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当前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无法用于产生妊娠的体外受精(IVF)胚胎。由于在这种操作程序下胚胎无法存活下来。在美国利用这种方法来获得胚胎干细胞系是非法的。而瑞典的法律则较为宽容。在捐赠卵子和精子的个人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剩余的、早期IVF胚胎来生成胚胎细胞可以为人所接受。来自瑞典Karolin
-
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月团队运用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等技术,近期在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研究人员建立了基于药物代谢酶和受体通路的中药相互作用减毒增效评价方法,建立了适合于中药量毒关系研究的评价方法,为配伍禁忌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同时,创建了包括中药早期毒性预测、毒性物质分析和配伍禁忌评价等3类技术和8种方法的综合技术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对临床易发生不良反应的7大类中药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人员还阐明了中药配伍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实证了“十八反”、寒热配伍、甘草“调和诸药”等中医经典理论。(潘锋)
-
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实现丙肝个性化诊疗 缩短治疗时间
科技日报讯(戴欣郭阳虎)近日,解放军302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针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对患者本身的白介素28B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在国内率先将多色荧光探针技术(PCR)运用于丙肝患者临床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和评估中。这为快速检测丙肝患者对某种抗病毒药物是否有效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准确选择用药,提升治疗效果。由于患者身体基因型的不同而导致抗病毒用药使用疗效的差异,一直是广大医师用药的困扰。业界许多专家认为,丙肝患者体内白介素28B基因的分布与抗病毒疗效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掌握其分布有助于更准确的用药选择。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已相继开发了
-
中国疾控中心:H7N9病例累计突破200人
H7N9在冬季卷土重来。昨(1月20日)晚,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底(我国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1月19日晚12时,全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 去年12月至今,H7N9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发病高峰再次出现。”冯子健说,目前H7N9疫情在人间仍处于散发状态,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 中疾控:H7N9未现重大变异 据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称,最近我国每天新增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至7例。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H7N9病例报告还会进一步增长。
-
Nature子刊介绍新原子力显微技术
生物通报道:在最新纳米级生物成像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首次直接在活细菌中观察了噬菌体的释放过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图像。以force-distance(FD)为基础的原子力显微镜,是生物学家的一个强大武器,能够在纳米水平上反映样本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不过,传统原子力显微技术的横向分辨率有限,难以成像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现在,UCL的研究人员采用新型原子力显微技术,首次在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成像了单个噬菌体挤出细胞壁的过程。这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研究指出,以FD力学曲线为基础的原子力显微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多种复杂
-
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已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投入使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上,该校申宝忠教授领衔完成的课题《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此项成果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纳米医学技术,破译了肿瘤细胞内及细胞间联络通讯的“分子密码”,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展示了全新的视野。癌症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目前,肺癌检查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段是医学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CT、核磁共振等。这些检查方法一般只能待肿瘤长到一定大小时才会被发现。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最先进的医学技术也只能“捕捉”到直径0.5厘米以上的肿块,体积较小时传统影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