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全国植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技术论坛

    近年来,随着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以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分子育种技术已成为植物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正在推动植物育种科学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经验育种”正逐步向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转化。分子育种技术做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更是解决我国粮食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植物品种遗传改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组织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提高植物育种科学的创新能力,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协办的“全国植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技术论坛”定于2014年1月13日-15在北京召开。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

    来源: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时间:2013-12-06

  • Nucleic Acids Research介绍新实时定量PCR技术

    生物通报道:近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型实时定量PCR技术,该技术诱使PCR产物折叠成为哑铃状,并通过FRET探针实时跟踪PCR的进行。文章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Igor Kutyavin将自己的这个新技术称为Angler PCR,该技术所用的荧光探针只含有几个核苷酸。这么短的探针意味着,可以创建包含所有可能的探针文库,在不牺牲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削减实时定量PCR的成本。Angler PCR利用PCR引物,给扩增子两端添上额外的核苷酸,使两个末端形成环状,折叠成为哑铃形。在哑铃的两个环之间,还留有一段短核苷酸序列,允许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探针与之结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5

  • Science医学:癌症诊断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液滴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首次对一种特殊的肿瘤攻击性免疫细胞进行了定量。这种称之为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的T细胞亚群已知可以改善癌症生存率。这项研究是由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公共健康科学部准会员Jason Bielas所领导,为进一步地探讨TIL定量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作为癌症生存预测指标铺平了道路。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现在我们具备了在肿瘤中重现性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5

  • Nature子刊发布老年痴呆症治疗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酶可以阻止,或甚至有可能逆转阿尔茨海默氏症小鼠大脑中的有毒蛋白片段:斑块(plaque)累积。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采用基因治疗提高小鼠学习和记忆相关大脑区域的神经氨酸酶1(neuraminidase 1 ,NEU1)活性,可导致斑块大幅度减少。阿尔茨海默氏症,又称作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可引起记忆、思维和行为问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当前有500多万美国人受累于这一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预计还会增长。斑块累积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神经元之间,是该疾病的一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5

  • 美拨款1亿美元研究艾滋病治疗方法

    12月2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要开展一项旨在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治疗方案的新计划。他指出:“美国政府将向该项目拨款1亿美元。”奥巴马并未详细说明这笔资金的来源,NIH随后提供的一份新闻稿似乎透露了一些端倪:这笔资金将来自现有资源和在未来三年即将到期的艾滋病(AIDS)研究的经费。 NIH艾滋病研究办公室主任Jack Whitescarver解释说,现有资源意味着NIH目前31亿美元的HIV/AIDS预算,NIH其他部门将不会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每年,约20%~25%的NIH研究经费期满,这部分经费从而将符合重新分配的条件。 Whit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3-12-05

  • 新技术为“脑计划”铺路

    近日,一场神经学学会会议的约3万名参会者中,有近5000人蜂拥至一个礼堂,观看美国哈佛大学神经学家Jeff Lichtman展示其研究成果——老鼠大脑的切片。当它们被放大在几块大型投影屏幕上时,其中一部分类似圆柱体的组织以史无前例的精细度被呈现出来:680个神经纤维,79个树突,774个突触。化学信号通过这些链接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被展示的脑皮层只占小鼠大脑的十亿分之一,如此精确的细节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近年来,高通量的进步和自动化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使Lichtman的团队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INDS)项目主管Yuan Li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2-05

  • Nature Methods发布干细胞培育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就像大多数其他身体组织一样,小肠有一个小储存库,里面储存着一些可以分化为更成熟的、特化细胞类型的不成熟成体干细胞。然而由于它们只有在与一种称作为潘氏细胞(Paneth cell)的支持细胞类型接触时才维持不成熟状态,直到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法来大量培养这些干细胞。在发表于12月1日《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用两种小分子替代潘氏细胞来维持干细胞并促进它们增殖。在包含这些分子的实验皿中培养干细胞,它们能够无限期地停留在不成熟状态;通过添加抑制剂和激活剂等其他的分子,研究人员可以控制最终生成的细胞类型。“这为某天为肠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4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诊断馆全新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4

    近年来,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生物制药等前沿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环境、提高农业与工业的产量与质量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体外诊断试剂的应用与开发,并不断促进其拓宽种类。随着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分析、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自2002年首次登陆中国,每两年在上海举办一次

    来源:analytica China

    时间:2013-12-02

  • 《自然》撰文比较曝光学术不端行为的3种方法

    过去10年来,被撤销的科学论文数量猛增了约10倍,许多引人瞩目的研究存在“处理不当”之处,从剽窃到人为操纵数据等等,究竟是人们犯的错误更多了,还是揭露错误的人更多了?当对某项研究的不满达到临界值时,同事或是监督者、年轻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与研究毫无瓜葛的局外人,都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是揭发问题还是保持沉默。揭发要承担极大风险并面临难以想象的挑战。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一些人选择沉默,另外一些人则决不妥协。匿名监督者通过邮件和公共论坛揭发他们看到的错误,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本文中,《自然》杂志列举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有的选择沉默,有的选择揭发,但无论何种选择,都为那些想成为揭发者的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12-02

  • 天津干细胞研究获重大突破

     日前,由天津市申报的《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治疗卵巢早衰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4新药创制项目。这标志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次将干细胞药物研发作为支持对象,也是我国今年正式启动的首个国家级干细胞临床研究课题。这一项目是由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顺昊细胞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牵头,与天津市药物研究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共同研发,经市科委筛选申报,经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5轮评审,以其独创性和成果的临床效果,从全国40余个干细胞项目中脱颖而出。 子宫内膜再生细胞作为近年来国际干系细胞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之一,对卵巢组织具有重建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3-12-02

  • 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除蜱虫 获盖茨基金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主办的探索大挑战(简称GCE)第11轮获奖人名单今天(11月26日)揭晓,81位佼佼者从来自全球2700个申请提案中脱颖而出,各获得10万美元资金实现自己的设想。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获奖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周金林博士研究的是对抗与人类和动物共同的敌人——蜱虫。周金林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干扰蜱虫体内的重要基因表达,达到直接杀死蜱虫的目的。 周金林提出这项研究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实验室一些研究发现和合理的科学假设。周金林研究蜱虫已有十多年了,他认识到当前用化学杀虫剂对付蜱虫的方法,容易产生抗药性问题,也会造成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始寻求更环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11-29

  • Cell最新技术:探索内部机制的利器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DOE JGI)的研究人员首创了一种先进的可视技术,解析了几乎遍布地球每一个生态系统的一种生物:蓝藻的内部结构,这将有助于了解细菌生理作用机制,以及促进纳米科技的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原DOE JGI研究员Cheryl Kerfeld,她现就职于密歇根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表示,“蓝藻羧酶体(carboxysome)不同于真核细胞器,是从内向外组装装配的”。(这一图片演示了研究人员探索蓝藻组装的步骤)虽然蓝藻通常被称为蓝绿藻(blue-green algae),但这个名词并不恰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8

  • PNAS:一种提高败血症存活率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败血症,是人体对严重感染的响应,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感染。能引起比乳腺癌、前列腺癌和HIV/AIDS更多的死亡人数。在这些人中,通常有30%的人被诊断为败血症死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纳米中心的主任、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的教授Jamey Marth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报道了一种提高败血症存活率的新方法。这个成果即将发表在11月25日的PNAS杂志上。在较早的研究中,Marth的团队揭示了肝脏中Ashwell-Morell受体(AMR)的生物学意义,基于这些较早的研究,新研究不仅描述了AMR的保护机制,而且还提出一种方法将AMR用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8

  • Nature子刊介绍基因组装配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UMMS)的研究人员,利用DNA互作频率数据,开发了更快更准确的基因组装配方法,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复杂的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生成的DNA短读段,是构建完整基因组序列的基础,而UMMS开发的这种新方法能够将这些读段更有效的拼凑起来。Job Dekker博士及其同事通过这项研究展示,测定DNA片段间的相互作用频率,可以帮助人们在基因组三维结构的指引下,快速准确的组装基因组。他们利用这一技术,给人类基因组的未完成区域补上了65个DNA片段,文章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二代测序技术生成了大量的短DNA读取,这些信息对于研究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7

  • NIBS北生所Cell子刊细胞重编程技术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对两种重要的细胞重编程技术: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技术进行了比较,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21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高绍荣(Shaorong Gao)研究员和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的鞠振宇(Zhenyu Ju)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高绍荣博士主要从事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再编程的分子机理研究, 其曾首次利用iPS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证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这一成果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5

  • PNAS:一种体外抗体诊断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者在最近的PNA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一种诊断方法,能够精确可靠地检测跟疾病相关的抗体,而无需知道疾病的病因或机制。同时,这种方法能够鉴定腹泻病相关的关键环境因素。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发展成一种有效的诊断性检查,应用于缺乏这种检测的疾病,和鉴定某些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你可能对麸质敏感,但是你不确定。你可能不能准确地形容一种经常性的不适感,你的医生也对此困惑不解。最近,由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的Patrick Daugherty教授发明的一种诊断方法,能在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些被认为由环境引发的疾病背后的因素。这种简炼和精确的方法,通过解码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5

  • Science发布辅助生殖研究突破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  Y染色体是雄性的象征,它只存在于雄性体内,编码对雄性生殖至关重要的蛋白。近日,科学家们利用Y染色体上只有两个基因:睾丸决定因子Sry和精原细胞增殖因子eif2s3y的雄性小鼠的生殖细胞,通过辅助生殖生成了活体小鼠后代。夏威夷大学John A. Burns医学院生物起源研究所副教授Monika A. Ward说:“这是否意味着不再需要Y染色体(或是Y染色体的大部分)?鉴于我们当前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取得的技术进展,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时她也强调Y染色体对于正常、非辅助生殖以及雄性生殖的其他方面还是非常的重要。在发表于11月22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新研究论文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5

  • 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助药明康德实现行业突破

    2013年11月22日,中国上海——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为药明康德提供的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Single-Use Bioreactor, SUB)近日在药明康德无锡生物研发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助力药明康德实现生产扩能并成为行业标杆。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这也是中国公司第一次为全球的用户提供临床产品。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专门用于替代传统的生物发酵罐进行动物细胞培养。药明康德无锡研发生产基地是中国第一家同时符合美国、欧洲和中国cGMP 标准的抗体临床生产工厂。此次2000升生物反应器的投入使用,拓宽了药明

    来源:赛默飞世尔

    时间:2013-11-25

  • 艾滋疫苗研究取得突破 新疫苗在兔子体内已见效

    南非金山大学(又译为“维特沃特斯兰德大学”)两名科学家在研究艾滋疫苗领域取得突破,他们研制的新疫苗在兔子体内已经见效,今后他们计划在猴子体内乃至人体进行试验。 这两名科学家是病毒学家玛莉亚·帕帕坦纳索普洛斯与病理学教授彭妮·摩尔,他们将于下周在金山大学做报告,介绍几项已经获得国际认可的研究成果。 在接受南非《泰晤士报》的采访时,帕帕坦纳索普洛斯指出,虽然通过避孕套和男性包皮环切术可以阻止一些艾滋病毒的感染,但是仅在南非,每天就有1000人新感染艾滋病毒。“这也是我们需要艾滋疫苗的原因,”她说。 自从30多年前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尝试研制出有效的防艾药物,并推出了218种疫苗,但几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11-25

  • Nature重大突破:靶向“无药可及”的癌症基因

    生物通报道  在药物设计领域,K-Ras蛋白是一个传奇。作为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癌基因,30多年来它一直位列在所有研究人员的“靶点”清单上。尽管如此的高调,由于许多的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和高校实验室都未能设计出一种能够成功靶向这一突变基因的药物,在科学界里K-Ras被视作是“无药可及”的靶点。 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人员,鉴别并利用了K-Ras一个新发现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这一薄弱点就是HHMI研究人员Kevan M. Shokat和同事们在K-Ras上新发现的一个 “口袋”(结合位点)。Shok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2


页次:209/494  共9869篇文章  
分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