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细胞“纳米生物间谍”技术能进入活细胞取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机器人式的“纳米生物间谍”系统,能从单个活细胞内提取出微量样本,进行RNA或DNA测序,而不会杀死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单细胞“纳米生物间谍”技术是一种了解活细胞内部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纳米》杂志上。“我们能从活细胞中拿走一个‘生物间谍’,再把它送回该细胞,在几天内这样重复多次而不会杀死细胞。如果用其他技术,你不得不牺牲这个细胞才能分析它。”该生物传感与生物电技术小组负责人、UCSC巴斯金工程学院生物分子工程教授内德·波曼德说。“纳米生物间谍”平台是研究小组用纳米吸液管
-
Cell:新方法加速揭示致病“垃圾”DNA
生物通报道 由来自德国、美国和挪威等国家的科学家们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1月1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描述了他们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遗传变异使得某些个体易患诸如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制。结合他们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新研究解析并验证了2型糖尿病的潜在遗传病因。大体上,这种新方法适用于所有常见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癌症。有望推动更好地了解这些个体的DNA功能机制,并促成新的治疗。 自2003年人类完成基因组计划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揭示基因促成疾病的机制。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存在:当诸如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等同时
-
英开发质谱成像技术新方法 推动癌组织分析数字化
在癌症研究领域,质谱成像(MSI)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但目前该技术的运用还受原始数据预处理、图像精确度及图像识别能力等问题限制。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近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新方法将改变病体组织的检测方式,从而推动癌症组织分析进入数字时代。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质谱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质谱直接扫描生物样品,分析化学成分在细胞或组织中的结构、空间与时间分布信息。这种成像方法不局限于特异的一种或几种蛋白质分子,可在生物组织样本中找到每一种蛋白质分子,并提供它们在组织中空间分布的精确信息。早在几年前,就有科学家提出利用该技术来确
-
Science医学:大规模癌症标记物筛查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麻省总医院(MGH)系统生物学中心(CSB)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在通过微创方法搜集的极少量患者样本中同时分析数百种癌症相关蛋白标记物。这一新技术将一些抗体与独特的DNA“条码”连接来检测广泛的靶蛋白,其非常强大且极其敏感。它有可能成为一种宝贵的工具,帮助临床医生获得有关癌症进展生物学的一些重要认识,确定某些癌症治疗为何不起作用以及一些开始时有效的治疗变得无效的原因。研究人员将这一技术详细报道在1月15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由于操作简单且廉价,细针抽吸活检或循环肿瘤细胞分析等微创技术,越来
-
蓝柯小组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获突破
1月13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蓝柯课题组在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上。 在乙肝慢性感染过程中,针对病毒特异的效应细胞通常处于耐受或耗竭状态,主动免疫能够暂时性激活效应T细胞,但特异性免疫和免疫记忆反应很快恢复到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的免疫耐受状态。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外源性抗原T细胞应答的免疫治疗概念,设计构建了一种重组乙肝病毒(rHBV)。rHBV激活的外源性T细胞应答将最终控制野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在蓝柯和副研究员邓强的指导下,博士生王卓等人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rHBV,证实能够有效转导并稳定产
-
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获突破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蓝柯课题组在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上。 在乙肝慢性感染过程中,针对病毒特异的效应细胞通常处于耐受或耗竭状态,主动免疫能够暂时性激活效应T细胞,但特异性免疫和免疫记忆反应很快恢复到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的免疫耐受状态。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外源性抗原T细胞应答的免疫治疗概念,设计构建了一种重组乙肝病毒(rHBV)。rHBV激活的外源性T细胞应答将最终控制野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在蓝柯和副研究员邓强的指导下,博士生王卓等人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rHBV,证实能够有效转导并稳定产生野生乙肝病毒的肝细胞系,被
-
哈佛大学开发出无需手术化疗治愈乳腺癌的新方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哈佛大学韦斯仿生工程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多机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实验室培养的小鼠乳腺肿瘤的癌变状态,遏制癌症发展,有望带来一种治疗早期癌症的新方法,而无需手术、化疗或放射治疗。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韦斯研究所主管、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教授堂·英格博说,有些病人的基因预示了他们更容易患癌症,新疗法使治疗这种病人成为可能,能大大减轻人们的忧虑,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早期诊断能大大挽救生命,但乳腺中的前期癌组织很少会变成肿瘤。不过,医生也无法预测哪个人将来会得肿瘤,结果很多妇女进行了手术、化疗和放疗,她们可
-
研究人员发现使神经干细胞重新工作的方法
近日,日本庆应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研究发现使衰老的神经干细胞再次分裂产生传达脑信息的神经细胞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消息称,日本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获知,神经干细胞虽然能够分裂产生各种各样的神经细胞,但制作神经细胞能力也在逐渐衰退。此次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治疗因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引起的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病。神经干细胞最初主要分裂产生神经细胞,继而只分裂产生支持神经细胞活动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数量也会逐渐减少,成人大脑只剩下极少部分。日本研究团队利用试验小鼠的神经干细胞,通过研究确定了制作神经细胞初期状态需要的微RNA分子。研究人员使因衰老而不能产生神经细
-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读书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
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1月11日消息,英国医学家研究发现,读书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一项实验并邀请志愿者参与,在实验中科学家观察志愿者阅读莎士比亚作品时的大脑活动变化。结果发现,读书时大脑负责情感部分的工作正常化,且自控区域被激活。由此,科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用于治疗的书籍。只是要记住阅读疗法的基本原理,即书籍应该是有趣的,但阅读不应仅仅是为了制造乐趣,还要进行思考。所阅读的书籍也应该是可以激发读者乐观精神和信心的,可以洗涤灵魂并冲刷掉愁绪。科学家还罗列不同书籍种类对健康的影响:1经典文学名著特点:有条不紊地叙述给人以稳定感。可以通过书中主人公的
-
Nature子刊:新技术实现细胞预编程
生物通报道:BWH和MIT的科学家们构建了更易于控制的细胞,移植这些细胞可以大大提升细胞疗法的效果和效率。副教授Jeffrey Karp和James Ankrum博士向细胞内载入了特殊的微粒。这些微粒能够在数天或数周的时间里,通过降解持续为细胞提供指引,长时间控制细胞的行为。这一技术发表在本月的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不管细胞在机体的什么位置,它的行为都受到自身内部的控制,”Karp说。“目前的细胞疗法,往往是将细胞放在掺有药物的微载体或支架上。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因为细胞要离这些材料非常近才能起到效果,而且这类材料往往太大难以进入血液循环。我们的新策略与此完全不同的。”众
-
Nature Methods发布单个活细胞RNA分析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方法,可以不损伤周围细胞从自然组织微环境下的活细胞中分离出RNA。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分析细胞间的化学联系是如何影响个别细胞功能以及总体蛋白质生成的。研究人员将这一方法详细描述于《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组织是由各种细胞类型构成的复杂结构。每种组织类型(例如心脏、皮肤、大脑)中单个细胞的特性和功能,与哪些基因转录为RNA并最终生成蛋白质密切相关。就像生态学家在研究个别物种与它的栖息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时一样,要想在自然组织环境中研究单细胞的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必须要能够检测单个细胞的内部运作。
-
《柳叶刀》:帕金森病基因治疗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一项1/2期临床试验的结果,通过一种叫做ProSavin的新型三重基因疗法重编程脑细胞生成多巴胺,有可能安全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研究的领导者Stéphane Palfi教授说:“多巴胺缺乏会导致震颤、肢体僵硬,以及帕金森病特征性的平衡丧失。”“ProSavin利用了一种无活力的病毒,将三个多巴胺生成基因直接传递到控制运动的大脑纹状体区域,以期将非多巴胺生成纹状体神经元转变为多巴胺生成工厂,替代帕金森病中丧失的多巴胺源。”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氏症,居第二位的最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有大约500万人受累于这
-
iPS细胞培养有了简单新方法
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简单地培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同时减少移植过程中引发感染症的风险。迄今为止,在培养iPS细胞时,需要使用含有实验鼠饲养细胞和牛血清的培养液补充营养。但是,在利用这种iPS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和细胞时,来自动物的感染症有可能感染人体,且测试其安全性也耗时很长。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的山中伸弥和中川诚人等研究人员注意到,一种叫做“Laminin-511”的蛋白质能把细胞粘结在一起,于是利用这种蛋白质的片段“Laminin-511E8”(LN511E8)制作出培养基,发现iPS细胞能够在培养皿上牢固“扎根”。为取代动物成分,
-
技术新突破可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肿瘤同时监测
近日的《自然—材料学》报道了一种新的纳米粒子成像系统可以扫描到更多类型的肿瘤。癌症有很多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因而找到一种能够应用范围广的成像方法颇具挑战性。但是,肿瘤微环境中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的因素可以被用于检测,比如高酸度以及快速血管生长。Jinming Gao等人在报告中描述了一类pH超灵敏的荧光纳米粒子,这类粒子能够针对很多患有不同癌症的小鼠体内的肿瘤微环境中的酸度和血管发育进行检测。该纳米粒子在血液循环中不可见,但当其接触到肿瘤的酸环境或者新生血管时,便会发光。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燃料,可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肿瘤的同时监测。研究人员还介绍,他们开发的成像方法可以在静脉注射后1小时内便能检测到体
-
Neuron:穿过血脑屏障传输抗体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2014年1月8日的Neuron杂志上报道了罗氏设计的Brain Shuttle技术,该技术能够使血液中的研究抗体,穿过血脑屏障,有效地传输到临床前模型的大脑中。罗氏制药公司早期研究和开发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穿过血脑屏障的增强的抗体传输,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小鼠模型大脑中淀粉样蛋白减少。(延伸阅读:J Exp Med:大脑细胞活动可调节老年痴呆症蛋白)罗氏pRED的神经科学、眼科学和罕见疾病带头人Luca Santarelli说:“由于我们这个复杂的蛋白质工程,我们能够设计一种系统,这种系统利用天然的运输机制,来显著提高临床前模型中研究抗体到大脑中的运输。使
-
《自然—方法学》年度方法:单细胞测序
近几年来,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果有望为一些重要的医学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文章总结了2013年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于人类早期发育、癌症以及神经科学研究等几个重点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文章特别指出,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一些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完成了许多优秀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新技术(MALBAC)最早由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发明,相关论文2012年发表于《科学》 (Science)杂志。该方法通过形成闭合环来抑制DNA片段被重复地复制,以保持DNA扩增的均匀性,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单细胞基因组扩增的强烈偏好性的问题。这项突破在单个细胞水平实现了全基
-
赖良学课题组JBC发表细胞转分化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类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成为了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Neuronal Restricted Progenitor,NRP),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1月2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赖良学(Liangxue Lai)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和动物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转基因动物的建立、动物克隆及人类治疗性克隆。重编程研究是近年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研究突破,打破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带来的伦理桎梏,为再生医学临床应用带来了一片新天地,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
专家称人工除霾技术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冷空气是雾霾的“克星”,但它何时到来,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雾霾天气却不受人工控制。是否有一些人工除霾方式呢?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人工除霾技术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其效果和影响都还有待验证。 据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廖晓农介绍,从气象角度来说,有两个方法可以清除空气污染物,一个是刮风,另一个是下雨或下雪。 此前,中国气象局也印发了《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如人工催雨等方式以消减雾霾。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最近,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不断升级。国际专家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到底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总部设立在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知名国际农业及食物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非洲、亚洲拥有约500名员工,其中包括超过250名研究人员。樊胜根博士对国际农业及粮食政策等领域有着30多年的专业研究,同时自2012年以来还兼任世界经济论坛(WEF)食物与营养安全全球议题委员会主席。 记者:最近,中国公共论坛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
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 有助探索延缓衰老方法
英国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称,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因为线粒体中的一些基因变异会影响后代寿命,而线粒体基因组只属于母系遗传。这项研究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雌性实验鼠的线粒体DNA中诱发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它们的后代平均寿命仅为45周左右,比正常雌鼠后代少活约10周。此外,这些有遗传缺陷的实验鼠还出现了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等衰老加速的症状。研究人员解释说,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和场所,一般认为线粒体损伤与衰老之间有密切关系。而线粒体拥有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只通过母系遗传。参与研究